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3199|回复: 38

天山游龙文集

[复制链接]

452

主题

2109

回帖

6689

积分

一派掌门

整理马甲号

积分
6689
声望
6058 声
银两
28703 两
回帖
2109
精华
2
阅读权限
100
注册时间
2006-11-15
最后登录
2024-3-21
发表于 2008-2-1 01: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家园出资人,管理员,也为西陆羽生论坛斑竹,亦在旧雨楼羽生阁有个人专栏,为老梁迷,34本羽生小说看全,34本梁评将写完整,为人随和。具体可以看此帖:采访评论版斑竹天山游龙
期待你的文章也收入梁羽生迷作品中

452

主题

2109

回帖

6689

积分

一派掌门

整理马甲号

积分
6689
声望
6058 声
银两
28703 两
回帖
2109
精华
2
阅读权限
100
注册时间
2006-11-15
最后登录
2024-3-21
 楼主| 发表于 2008-2-1 01:27 | 显示全部楼层

问世间,情为何物BY天山游龙

第一次看《女帝奇英传》,觉得这是一部精彩动人的武侠小说,故事性强,内容精彩,人物生动;隔几年再看这部书,觉得这还是一部典型的武侠历史小说,是一部反映武则天时代的历史小说,同时也作为一部替中国历史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翻案的历史小说,其提出的论点具有一定参考意义。再一次翻看这部小说,我又觉得这还是一部典型的武侠言情小说。情之深、情之切、情之苦、情之无奈、情之变幻莫测种种无不一一展现于书中。李逸、上官婉儿、武玄霜、长孙璧十年的爱恨情悉、伤心离别通过作者富有深度的笔调呈现到读者面前。大凡武侠小说的言情,很多离不开一段不畏世俗、一往无前的轰轰烈烈爱情,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另一个特点则女姓大多为爱而生、为爱而死,依附于男主角,这样或许更能打动或满足部分读者的心理。但本书可贵之处在于打破武侠言情的窠臼,更多表现出爱情在现实面前的无奈,残酷的现实怎样把美好的爱情导向一幕幕的悲剧。


  业是悲,情是悲,我本是这幕悲剧的主角
  流落江湖的落拓王孙,文武全才,才华过人的皇族子弟,李逸。本当是成就一番事业的大好时光。惜乎故土依旧,江山不再。伤心宇内英豪,尽归新主;忍见天京神器,竟属他家。重振河山,再光李唐成了他一生中的追求,亦是作为李唐后代所要承担的责任。面对这一切,他别无选择。但现实却是这样的残酷,金峰顶斗剑的惨败,消磨了他的雄心,民心尽归新朝,摧垮了他的信仰,这一切注定了他在政治上的失败者角色。命运是如此的残酷,江山无份,爱人也背他远去。怀着那一份皇族的骄傲,他只有坚守他的立场。皇宫中,淡淡的一句:“婉儿,我后悔与你相逢,今生今世,你我路隔云泥,你不必再望与我相见,在我心中,也当你已死去”。一句话,伤了两个人的心,但这是他唯一的选择,站在他的立场看,婉儿何尝不是深深地伤了他的心,这又何尝不是表现出一种男性的骄傲?政见的不同将他们分到河的两边,谁也无法将谁拉到自己的一边,只能各奔东西,天各一方。婉儿如此,玄霜又何尝不这样?琴韵相和,款款情意,几度援手,这本应是人生一位红颜知已,但造化偏偏弄人,他们本是仇家。即使没有婉儿,他也不能接受她的爱,何况婉儿更是他心头永远不变的痛。而且她又是那么的强,斗剑惨败是否让他的心留下阴影。他无法也没理由接受他的爱,他只能避她而去。百丈高涯纵身一跳,这或许是内心所要的一种逃避,一种追求解脱吧。幸好世间还有痴恋他的人,长孙璧的痴情打动了他。全心他们的结合,完全是两颗饱经创伤的心急需找一个安静的港湾,抚平他们的伤痕,这一切别无选择。七年的隐居,始终无法让他忘怀心头的痛,内心的情。七年间,他是幸福的,也是苦闷的。但更大的不幸等着他。独有的政治身份使他永远脱离不开政治,突厥可汗想利用他,潜在的政治对手想翦除他,平静的生活再掀波澜,压抑的情感再生波折,爱妻在他怀中悄然离去。一切他都无力反抗,唯有放手一搏,个人的力量终究过于渺小,他的代价只 能是献出他的生命。他在爱人的关怀中死去,或许这是他唯一的归宿,卷入政治的人最终的结局只能是这样,政治的残酷是谁也无法回避的,即使他逃得过这次,也逃不过未来的政治宿命。

  业大?情大?执着的事业追求代价往往是失去爱情
  初看这部小说,我不喜欢上官婉儿,觉得她身上的政治气息太浓烈,缺少了女姓特有的温柔色彩。后来再看这部小说,我似乎象小说最后的李逸一样,对她增添了几分理解。这本是一部女帝时期有武侠小说,女姓本应追求自己的事业,何况是冰雪聪明,才华过人的婉儿。作者让这个典型人物表现出现实生活对女姓残酷的一面。天妒红颜,事业成功的女姓往往是情场上的失意者。李逸是他的初恋爱人,日夜之所思。“书中无别意,但怅久离别”表达了他在她心头的位置。他们本应是一对让人羡慕的爱侣,但爱情同样不是一个女人生命中的唯一,她同样有自己的理想、自己的追求,更有自己的思想。尽管这必然失去唯一的爱人,但她无悔,这是值得她为之所用的英主, 这是她值得为之追求的事业。她曾努力地想把他拉到身边,蛤这是绝不可能的。男姓本有他独特的骄傲和自尊,转变本来的立场会让大多数人感到可耻,何况那一份独特的皇族子孙的骄傲不是那么容易放弃的,即使是心爱的人也不能,如果她想让他为之放弃只能是她不了解他,但她是他的知已,没有惋留,他们平静的分手,决绝的话伤透了她的心,她彻底地失去了他,或许她不后悔,但她的感情世界在执着的事业追求中彻底地破失了。在事业辉煌的同时她日夜饱受感情的折磨,最终的归宿是嫁入皇宫继续她未完的事业。她身上体现了中国女姓尤其是古代女姓的悲剧。业大?情大?当无法取舍时,伴随着只能是一生的痛苦折磨。

  历劫了无生死念,经霜方显傲寒心
  武玄霜是我在梁羽生小说中最喜欢的女主角之一。不过直到现在,我无法理解武玄霜为什么会爱上李逸。论武功,李逸远不如他,金峰顶上,她让他惨败而归;论文学才华,她也绝不在他之下。他们又是处于在敌对的两个阵营之中。他显然不可能转变他的立场,但即使他转变立场后又会怎样,他们会在一起吗?她能取代婉儿在他心头的位置吗?显然这又是不可能的?那么他为什么值得她无怨无悔地付出一生?我无法理解?或许李逸在这部小说的男子中是佼佼者,或许在她所接触的男子中李逸独一无二?或许?或许?或许这是情之无奈,情之变幻莫测?爱一个人不需要理由吧?她为爱情付出了她所能付出的一切,但她在期待什么?追求什么?她内心中显然充满茫然。她只想见他。踏入苍茫的大漠中。是为了国事,还只是为了再见他?七年过去了,他在她心头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但他会不会想她?这或许是深夜独处时她所苦思的问题。当她知道李逸已与长孙壁成婚之时,她整个人被击垮了,谈笑击破金峰顶英雄会的她几乎举步唯艰,这就是现实,已她的冰雪聪明,这本当在她意料之中,只是她不愿面对而已。让人同情是她的无奈,让人佩服是她的理智,让人感动是她无怨无悔的付出?征途迢迢,风沙飘扬,孤身涉险,置个人生死于不顾,只是为了心中的一个他。在他死去后,她又拒绝了裴叔度的爱意,伴着爱人的遗孤终老此生。她的一生都是付出,她又得到了什么?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销得人憔悴
  谈及这本书,我无法忽略长孙璧,一个让人同情的痴情女子。家国、江山、恩仇与她无关,她的一生只为她的爱人。他是她的唯一,他是她的灵魂,她绝不可能失去他。爱情是她生命的唯一,她短短的一生只是“为爱而生,又为爱而死”。在三个女子之中,她是幸运的,因为她毕竟得到了他,但她又是不幸的,她日夜为之担忧,只为他可能会被其他人抢走。作者在书中深入地刻划了她的“痴”。一切显得动人而又是那么自然。当她见到了武玄霜之时的那份恐惧,当她为爱人将离开而不安,当她再见到她时的快乐,当她为武玄霜无法再抢走他而高兴,当她最后倒在他怀中心满意足地离去。一切让人心酸,每一人都无法怪她,对她有的只能是同情。

  整部小说是一部悲剧的小说,同样是一部无奈的小说。每一个都是以悲剧告终。武则天、武玄霜、上官婉儿、长孙璧、李逸、甚至狄仁杰、长孙均量、长孙泰、裴叔度,太平公主,再甚至优昙神尼、尉迟炯、夏侯坚哪一个人不是充满无奈、悲剧?

[此帖子已被 江湖三女侠 在 2008-2-2 14:37:54 编辑过]

期待你的文章也收入梁羽生迷作品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2

主题

2109

回帖

6689

积分

一派掌门

整理马甲号

积分
6689
声望
6058 声
银两
28703 两
回帖
2109
精华
2
阅读权限
100
注册时间
2006-11-15
最后登录
2024-3-21
 楼主| 发表于 2008-2-2 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唐悲歌BY天山游龙

  《大唐游侠传》为羽生先生著作中的一部杰作,整部小说叙述大场面、大悲剧的时代,表现铁血金戈的场景,更表现豪迈绝伦的侠气。阅读全书有让人感觉高潮不断、一气呵成,人物、情景、武侠、场面、细节无一不让人沉浸其中。

  传奇、历史与武侠
  这是一部传奇的武侠,也是一部武侠的传奇;这是一部历史小说的武侠;这是一部传奇的历史小说。武侠、传奇、历史三者在整部小说在全书中融为一体,不可分割。让人在武侠小说中领略着历史、传奇的趣味和意境。整部小说不仅只有江湖的争霸,更通过江湖的争霸与江山的变迁紧紧联系于一起,江湖争霸牵动于江山的变迁,而江山的变迁又主宰着江湖的争霸。整部小说不仅有虚构的江湖人物,更有唐玄宗、杨贵妃、高力士、杨国忠、李白、贺知章、安禄山、史思明、郭子仪、张巡、南霁等等长长的一串历史真实的人物,而这一连串人物于书中既没有历史人物的死板,也没有戏说的意味,而是构成一个个个性鲜明、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除了历史人物之外,整部小说更让唐人传奇之空空儿、聂隐娘、薛红线,还有《隋唐演义》秦琼、尉迟敬德之后代,十八路反王的后代,更将十八路反王的绿林争霸延续下来,成为全书的一条主线,更成为大唐系列的一条主线。 历史人物、传奇人物、小说人物同样出色,同样感人,且看睢阳破城血战中,真实的历史人物张巡、许远、南霁云、雷万春与虚构人物段圭璋、窦线娘、夏凌霜同样感染于读者,让读者心动欲泪;而真实的历史人物安禄山、令狐潮和虚构的羊牧劳、王龙客同样让人憎恨,历史人物和小说人物融于一体,让人心动心醉。而传奇人物空空儿在作者笔下更为生动,更为鲜明,在唐人寥寥数语的基础上更为深化,两两比较,更显作者的文笔之功。而整部小说置身于安史之乱这一大场面、大背景之中,为整部小说的展开提供了一个悲壮的时代背景,小说之中结合着历史、更突出于历史,是小说,也是历史,让人感受到,原来历史是可以这么写的,历史也是可以这么读的,历史不是那枯躁无味的数字,而是如此波澜壮阔的大场景。武侠小说不仅只有江湖,更有江山,谁说江湖独成一统,其实这只是改朝换代中的一个缩影,也是一个侧幕?谁说江湖的争霸无关于江山的大局,其实这可能是江山争霸的一枚棋子。传奇、小说、历史三者如此紧密的交融,构成了全书的独特魅力。

  侠之真谛
  羽生先生多次说过:“武侠小说宁可无武,不可无侠”,这为创作三十多年一直坚持的一条理念。然“何谓侠”?那么全书以一个个情节、一个个人物道出了一个侠的世界。
  侠决不是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枭雄,决不是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绿林豪杰。“侠”又是什么?
  “侠”应是如段圭璋、南霁云那样为国为民,拼将热血洒疆场那样的侠之大者。
  “侠”应是如史逸如般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更为朋友之安危而付出生命的侠士气节。
  “侠”应如卢夫人般的蕙质兰心,忍辱偷生,以求报国恨家仇于一朝的苦心造诣。
  “侠”应如窦线娘、夏凌霜般的,在生与死面前,放弃悲伤,相互扶持以助于身边亲人走出困境之坚韧。
  “侠”应如铁摩勒般的恩怨分明,国事为重忍将个人荣辱放一旁之侠士气概。
  “侠”应如展元修般的出污泥而不染,愿为他人舍弃自己的侠士情操。
  “侠”应如卫越、车迟、皇甫嵩般的古道热肠、嫉恶如仇。
  “侠”应如秦襄、尉迟北般的身居高位而勇于助人脱困风格
  “侠”应如段克邪般的小小年纪而肯将生命付危城的勇气。
  甚至虽游戏人间而大节不移的空空儿也不脱侠之风范,而“恃武少侠”的人物终将受到谴责。投靠安禄山的王伯通下场悲惨,而一味于绿林争霸的窦家五虎也受到谴责。

  武侠与文学
  在很多人眼中,武侠不登文学大雅之堂。但武侠实应在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武侠固有粗制滥造之作,更有激动人心的精品文字。而羽生先生的武侠作品,更应归属于后者。而个人最为动心,莫过于《冰川天女传》中的攀登珠峰和本书中的睢阳血战。攀登珠峰让人心醉于大自然之伟大及人力之无穷;睢阳血战感叹于羽生先生描写大场面之功力。在此先引用陈墨先生的一段评论,“最为令人叹复的是小说最后的关于睢阳围城的战争场面的描写,张巡、雷万春、段圭璋、南霁云等人在千军万马的战场上拼搏战斗直至牺牲的壮烈场景,在作者朴实而又有力度的叙述中,使人血脉贲张而又热泪满眶。梁羽生的叙事语言,至此已达到一个新的境界”。
  睢阳血战这一情节我已看了不下十多次,每一次沉醉于书中,闭上眼睛,仿佛看到了激烈的古战场,见到那在血与火中见证之侠骨柔情,及生离死别的豪迈、悲苦。大场面中包含着个人捐躯的场景,以及窦线娘、夏凌霜在生绝境面前表现出的勇气。看到窦线娘那句“这还不是悲伤的时候”让人心酸叹服,短短的一句话,蕴含着多大的毅力,多大的勇气?书中这段话“这车上载的是两个女人,三个孩子,但却是两个失去丈夫的女人,三个失去父亲的孩子,这车上所载的悲痛,未免太过沉重了”,短短的几笔,作者对战争作了最有力的控诉,自古以来战争所造成的结局无不是妻离子散。
  再看书中最后一段窦线娘得知丈夫死讯时的临终一刻“段郎,我来了。可怜她已是油尽灯枯,只为着一丝最后的信念 ”。廖廖几笔,道尽了夫妻情重。每当我看到此处,真为催人泪下。
  我认为这段文字已超出了武侠的境界,言之为上乘纯文学绝不为过。整个章节真可谓历史的再现,战场的重现,真情的显现。
期待你的文章也收入梁羽生迷作品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2

主题

2109

回帖

6689

积分

一派掌门

整理马甲号

积分
6689
声望
6058 声
银两
28703 两
回帖
2109
精华
2
阅读权限
100
注册时间
2006-11-15
最后登录
2024-3-21
 楼主| 发表于 2008-2-2 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重温《龙凤宝钗缘》BY天山游龙

  如果说《大唐游侠传》有如钱塘江水,掀起一坡又一坡的浪潮,让人感受到凝重的侠气,体会到何谓侠之大者。《龙凤宝钗缘》则好比退潮之江水,以一段又一段普通而又深刻的爱情故事予人以心潮汹涌波动之后的宁静。带着畅读《大唐》之余的激情,再读《龙凤》,未免先有几分希望,细品之,又觉有其独特之韵味。羽生先生在大唐三部曲可说是贯注了心力,在书写侠意之后转入爱情、人性,在系列中呈现独特主题和构思。
  段克邪与史若梅的爱情,是传统爱情故事的深化,在爱情故事中揭示深刻的人物性格和心理冲突。
  空空儿与辛芷姑的爱情,是一种曾经沧海之后对彼岸的回归。
  宇文虹霓与楚平原的爱情,是通过爱情故事表现历史的大局与广阔的背景,更展现了爱情的纯真、高洁及无国界。
  聂隐娘与牟世杰、方辟符的爱情,牟世杰与史朝英的爱情还有如独孤兄妹、吕氏兄妹等等爱情故事,构成了整部小说的一个爱情世界。或许说,整部小说缺少了震憾人心的爱情悲剧,过于追求大团圆的结局。但是完美如童话般的爱情也足见作者的功力,毕竟一种抱着一颗善良的心看待世界,从整部小说中足见作者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之祝福。
  整部小说在爱情故事逐一评论,写起来怕是不知如何写完,个人也自认没这方面的水平。个人想谈一谈本书中关于人物的刻划。在《大唐》专美于前,本书在侠的塑造难以突破,段圭璋毕竟是历尽沧桑的一代大侠,段克邪与之相比,缺乏了其父亲身上的成熟,本书在“侠”字难以突破另一原因可谓是缺乏了如前书那般动荡的大时代,无从让人感受到绝处的侠意。但本书反面人物的刻划可说是独具一格。
  常说羽生先生的反面人物缺乏深刻的形象,羽生先生也自认塑造反面人物是其弱项,但大师毕竟为大师,其塑造手法又岂是一般人所能及之。如孟神通、云舞阳、叶凌风等等,都算得上鲜明的人物形象,而本书牟世杰、史朝英更是一对出色的人物形象。
  本作中,作者着意书写他们的悲剧,个人感觉,作者在这对人物似乎怀着深深的矛盾。既以自己对人生的理解、对正义的追求理念约束着创作的思路,又似乎不时地冲破这种规范,作者既谴责他们的行为,又似乎带着一定的同情、理解,带着镣铐的舞步原是如此之独特,呈现个性。
  牟世杰,可谓是全书中一个亮点,从他的初次出现,到他饮剑自刎,无不呈现其个性。他的身上,表现了一代枭雄的独物气质。历史上,英雄与枭雄何尝分得清楚,我们习惯以成败论英雄,而单纯以人格而论,又似乎难成大事,历史上建功立业者又多为乱世之枭雄。
  牟世杰初次出现,是在谈笑中打发群豪,予人以一个风流潇洒的侠士形象。
  第一次英雄大会,又是予人以工于心计之政治家性格,处处表现其野心、城府。
  京城与铁摩勒关于成大事之争论,既表现了其内心的曲折 ,又是表现了其未泯灭的人性。
  草原兵败,表现了其与无奈,毕竟战乱之后,民心思定,天时不予。
  之后是一步一步地走向末路,挣扎、再挣扎,内心世界一步一步地走向阴暗,从豪迈、飘逸走向狠毒、险恶,当个人野心战胜理智、情感,将会导致毁灭一切的力量。
  整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反面人物走向毁灭,也可以看成一个枭雄人物走向末路,毕竟,他和史朝英的形象在深刻程度上要超过段克邪和史若梅,他们有着明确的目标及为此目标奋斗不止的精神意志。牟世杰坚毅果决,史朝英坚韧明断。但毕竟他们的事业是非正义的事业。任何造成生灵涂炭的事业都是非正义,而为达目的不达手段更为需要谴责。作者最终让他们身败名裂,但是又让他们在身死中表现一种悲壮,或是一股纯真的人性。这是否又是作者创作的矛盾?
期待你的文章也收入梁羽生迷作品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2

主题

2109

回帖

6689

积分

一派掌门

整理马甲号

积分
6689
声望
6058 声
银两
28703 两
回帖
2109
精华
2
阅读权限
100
注册时间
2006-11-15
最后登录
2024-3-21
 楼主| 发表于 2008-2-2 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何用参禅坚定力,但凭慧剑斩心魔BY天山游龙

  读《大唐游侠传》,自觉大潮澎湃般的热血汹涌,再读《龙凤宝钗缘》,感受大潮过后之宁静,作为羽生先生大唐三部曲的最后一曲《慧剑心魔》,感觉又会如何?武侠系列中最著名的三部曲莫过于金庸的射雕三部曲,射雕以侠为主,神雕以情为主,倚天是侠和情的结合。人物主角是以入世的大侠,到避世的侠士,而再到平凡之侠。如陈墨先生曾以儒侠、道侠和佛侠喻之,虽为一家之见,却自有独到之处。再观大唐三部曲,《大唐》以侠为主,《龙凤》则以情取胜,作为卓有成就的作家,作者在创作本作时,自也思如何做到异峰突起,而不重复前作之佳处。个人妄测,作者在创作时有意将侠义精神予以进一步扩展至每一个平凡之人,写出千千万万人民隐藏的巨大力量。同时在侠、情的基础上,引入佛学的理念,激发人于汹涌澎湃、宁静之后再予以深思。单就这一构思而言,那么整个大唐三部曲将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将会达到一个新的成就。但我们也看到,《慧剑心魔》一书在羽生先生的整个著作是可谓是平平之作,全书既缺乏前二部曲激动人心的亮点,也缺乏能引人深思之哲学意义,不客气地说,本作既不动人,又不深刻,在一定程度上反而影响了大唐三部曲的整体成就,使大唐三部曲未能与射雕三部曲并架齐驱,实让人这人感到深深遗憾。究其原因,个人认为,百尺竿头再进一步何其艰难。在前作的基础上要另辟道路,再创高峰,需要更多的付出,更多的探索,但羽生先生有了好的构思之后,可能是由于约稿太多,那段时间基本是三部著作同时进行,从而未能为之付出更大的精力。而整个创作过程中只能按照业已自成一格的创作套路进行创作,构思的新颖与整个创作手法的套数化出现矛盾,很多地方都是点题而不深化,那么只能予人以失望之感。同时也不排除1966至1968年全世界左派思潮涌动,对作者所处的左派阵营及作者的创作所带来的影响,所以本作在一定程度之上相似于大陆解放初期的一些革命小说,从而也有朋友称之为羽生先生作品中“最革命的小说”。当然,这些小说自有其自身价值,但由于经历文革之巨变,加上思想上的百家争鸣,很多人对之前这种大一统的文体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反感,因此更影响《慧剑心魔》 这部小说在读者中的印象。但作为大唐三部曲之结束曲,本作还是有一些特点值得一提。
  1、保持大唐三部曲浓厚的历史背景。《大唐》是发生于安史之乱时期,《龙凤》的背景是扫清安史之乱遗孽及藩镇割据的初步形成,而本书的背景则随着历史的进一步发展到藩镇割据局面全面形成,唐中央集权的衰落。试比较《龙凤》与《慧剑》,《龙凤》一书中,无论是金鸡岭之战,还是在平定史朝义、牟世杰叛乱中,大唐朝廷还是处于主导地位,藩镇的实力还是较弱,如段克邪、史若梅可以将田承嗣府扰得天翻地覆;而在《慧剑》中,在与绿林对抗中,各藩镇已处于主导地位,同样是魏博节度使的田承嗣的势力比起《龙凤》更为强大,如大唐功臣之后尉迟俊已沦为田承嗣的部属。在描述藩镇割据的同时,作者也写到流寇的出现,写到回纥的强大,阅读本作让读者对唐的历史有更强的认识。
  2、本作继《七剑》、《塞外》之后,又再次将写作地域转向回疆,既开阔了读者的眼界,同时从描写抵御胡人入侵转为协助弱小民族抵抗外来侵略,抵抗血腥征服。这引出了一个问题,同是少数民族,羽生先生为什么让笔下的侠士帮助一方而抵抗另一方。这充分表明了羽生先生创作中坚持的一个理念,就是“反抗暴政,反抗野蛮的侵略和血腥的征服”。
  3、延续了《大唐》中窦王绿林争霸这一条线。窦王绿林争霸作为一条创作线路,可以说是贯穿大唐的三部曲。《大唐》自不用说,《龙凤》在争夺绿林盟主也多次提过,如造成铁摩勒将盟主让与牟世杰及两次的比武夺位。在本作中更是再一次掀起波澜。窦家后人再次出现向王燕羽、展元修一家报仇,造成展伯承双亲亡故,而同时又雄心勃勃想再争绿林盟主,使绿林又再多事,从而揭开了一系列的故事。
  4、三部曲贯穿于一起,更完整地表现了一些重要人物。前二部曲的人物在本作中都得到很好的刻划表现。如空空儿、辛芷姑,如曲离、曲英。但最突出的是铁摩勒,比较三部曲,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的成长,从莽状少年、复仇少侠、到绿林盟主、一代大侠,不仅看到武功修为的进步,更是个人的逐步成熟,从而读者看到了一个完整的人生。
  5、本作的“武”方面在三部曲中位居第一。武侠小说离不开高手之间的比斗过招,尤其是绝顶高手的比武,出色的作者通过笔下描写,能让读者感觉身临其境。而本作在这方面描写可谓水平极高。几场比武精彩动人,如段克邪让司空猛十招,空空儿与华宗岱的高塔比武,空空儿与司空图的决战,还有华宗岱与铁摩勒的比试、铁摩勒与司空图的决战均写得精彩动人,就这方面而论在三部曲在堪称第一。
  《慧剑》一书具备了以上特色,本来如果作者多一点心思,未尝不能使到本作成为一部佳作,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本作依然是一部失败之作。这就表现在:
  本作人物形象显得苍白无力。全书好象没有一位主角。前半部分应该是展伯承,但后半部分展伯承的情节却越来越少,后半部分中最突出的人物好象成了空空儿。应该说大唐三部曲着重的是群体人物的描写,就如同《大唐》一书中,你很难说第一主角是段圭璋还是铁摩勒,但是《大唐》一作中不同的人物各具鲜明个性,甚至连后面出场的聂隐娘、薛红线也给读者留下深深的印象,而本作中一系列人物展伯承、铁铮、铁凝、诸葆龄、华剑虹、南夏雷、南秋雷却都显得苍白无力,没有个性,读过之后印象模糊。反而不是主角的龙成芳予人的形象更为鲜明一些。全书中写得最好的人物依然是空空儿和铁摩勒,作为三部曲的终结曲,未能创造出更为出色的人物形象,这本身为作者创作的失败。反而个别在前书中出色的人物如段克邪、史若梅、聂隐娘、方辟符等也失去了前作中的光彩,沦为可有可无的人物。反面人物的司空图除了武功还过得去之外,没有反面人物应有的气势,试比较孟神通和乔北溟,差距更是明显,甚至连前作中的羊牧劳也是有所不如。至于窦元、沙铁山等更不足道。如果用心一点,窦元这一人物应该是可以写好,其窦家后人的身份,既是复仇者又是绿林新一代的争霸者,想要挑战铁摩勒绿林盟主之位,对这一人物写得深一点,应该是一好的题材。但是作者却意不在此,该人物迅速沦为二流人物,实在让人觉得有点浪费。另外如作者一开始反复渲染的人物夏候英,本来也是一位可以着重突出的人物,可惜也是匆匆一现,让人失望。
  本作另一失败的地方是作者在创作中引入佛家学说,提出“挥慧剑,斩心魔”,并在书中大力加以宣扬,作为一个主题,作者用意本来不错,如果创作成功可以引人深思,那无疑会使本作更上一层楼。可惜作者在这方面的尝试仍然为失败。作者写的“何用参禅坚定力,但凭慧剑斩心魔”,个人理解,这代表对佛学的一种“顿悟”,也如《多情剑客无情剑》中阿飞最后“忽然想通了”。作者让女主角之一的诸葆龄得到“顿悟”,毅然挥慧剑,斩心魔,在构思上应该是好的。但佛学讲究一个“佛缘”,不同的人身上有不同的“缘遇”,因此不可能每个人都会有相同的认识。而本作中作者却让诸葆龄向人不断宣扬这一提法,将佛法最终变成一句宣传口号,而受宣扬的人更仿佛个个若有所悟,更显得苍白而让人不可相信,本作在这方面的尝试明显是失败。
  本作也试图塑造千千万万人民身上的巨大力量,书中也让空空儿重新认识到真正的天下无敌是千千万万人民,这也是作者在本作中的一个尝试。但自古以来,武侠本来是突出个人,本作表现群体的力量应该也算得上一个很好的尝试,这方面作者不能算是失败,但是却过于浅薄,未能发人以深思。
期待你的文章也收入梁羽生迷作品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2

主题

2109

回帖

6689

积分

一派掌门

整理马甲号

积分
6689
声望
6058 声
银两
28703 两
回帖
2109
精华
2
阅读权限
100
注册时间
2006-11-15
最后登录
2024-3-21
 楼主| 发表于 2008-2-2 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穴道铜人中的三国演义——我看飞凤潜龙BY天山游龙

  初次看《飞凤潜龙》,是在羽生先生小说差不多看完的时候,对照羽生先生的作品目录,发现还有一部《飞凤潜龙》,为了完成看完羽生先生小说的心愿,便到租书店寻找。租到手发现只有一本,还是伟青书店的原版,不由有点失望,匆匆看完之后,也没有留下多少感觉。因为看武侠总是感觉长篇比中篇好,中篇又比短篇好,短篇小说总是有点不瘾。感觉上这是一部武侠侦破小说,其次感觉上小说中还有完颜长之和“穴道铜人”、“指元篇”,看来与狂侠还是有点联系,不过除了完颜长之其他又联系不上,第三小说太短了一点,刚看出点意思就完了,很不过瘾。不管怎么说,又完成了一部梁羽生著作。
  过了一年多,自己买了一套《塞外》、《冰魄》和《飞凤》的“三合一”《塞外奇侠》,重温了这三部书,觉得羽生先生的短篇写起来也真有点意思,出色的是三篇各有不同的主题,不同的创作思路,虽为短篇也表现了羽生先生的创作水准。之后或多或少重温了这部小说,慢慢地感觉到这部小说的价值,其中部分是与侦探交流中受启发而产生的想法,在此简单谈一谈对这部小说的一些个人想法。

  曲折的情节设置
  本书可以说是羽生先生武侠创作中第一部将武侠与创作相结合,通过悬念的揭开慢慢将小说情节推向高潮、结局。小说一开始就充满着悬念而引人追看,开始是一场考试,但是没有明说是什么考试,第一个小标题是“他若死了,要你偿命”,第二个小标题是“朝向病人就是一刀”,小说情节发展就令人耳目一新而出人意料之外,至此读者方觉原来是一场类似于现代外科手术的考试,不由得松了一口气。然而在第三道试题还未开始,主角被关进地牢,又让人始料不及,而后却发觉这就是试题。一切都围绕着鲁世雄这个人物,为这个人物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究竟是什么人?而书名《飞凤潜龙》,飞凤已出现,那鲁世雄是否另一主角潜龙。恐怕很多人都会有此想法。而之后研经院之行更让人相信鲁世雄为此而来,既然作为主角,他是潜龙无疑。让人意料不到的是,作者在鲁世雄新婚之夜竟会又安排了一场考试,这次杀的却是宋代名将杨令公的后人,鲁世雄在犹疑中前往,他将如何应付。而出人意料的是鲁世雄真的完成任务,亲手杀了完颜长之要杀之人,至此又是一个转折,他不是潜龙,因为潜龙是不会杀大宋义士。真正的主角出现了,出卖是一名车夫,武功高得不可思议,如果鲁世雄不是潜龙,那么只能是他了,但是作者又说明他是完颜长之最为信任的家将。之后潜龙受伤,孟中还却没伤,再次证明了孟中还不是潜龙。鲁世雄意外发现独孤飞凤受伤又让形势更为复杂,同时鲁世雄的身份、目的也逐步暴露出来。最终是鲁世雄盗书失败,陷入绝境,孟中还出现,原来潜龙还是他。从整部小说看,其情节设计还是成功的,利用潜龙这个神秘人物吸引读者追看,其次是短短的小说中采用一实一虚二主角,明是鲁世雄,暗是孟中还,各有其特点、个性,作者对该部小说还是花费了一定心思,看后感觉是不会后悔。

  武侠创作的创新尝试
  很多人指责羽生先生武侠小说缺少变化,这是不公平的,事实上在中期开始,羽生先生有意识地进行武侠小说创新的尝试,《飞凤潜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羽生先生作为一个有成就、有影响的武侠小说家,对创新还是持较为谨慎的态度,利用一部短篇小说作一个尝试无疑是一个好的选择。但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毕竟还是要花很大的工夫。如侦探认为由于在《飞凤潜龙》进行的尝试可能花费了太多的精力,导致《狂侠、天骄、魔女》的创作中出现严重的虎头蛇尾现象,个人认为这个意见是极有见地的,也表现了侦探对羽生先生小说探索的深度,实非我所能及之。
  本作的创新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在武侠的创作中引入侦探小说的素材,融武侠与侦破为一体,尽管作为一个短篇匆匆结笔,但这次的创作无疑为羽生先生最后的著作《武当一剑》的悬念大布局打下了一个基础。
  二是小说结构中进行了创新。本书开篇没有常见的诗词,而是一个小标题“他若死了,要你偿命”,直截了当,完全没有梁氏武侠中那种含蓄优美之感。之后全书在每一回中引入了若干小标题的结构,这更是小说结构的第一次创新,大量的情节通过人物对话表现出来,这个结构之后在《武林三绝》被再次运用,在《幻剑灵旗》是第三次使用。或许羽生先生最终对这种小说结构还是不持欣赏态度,稍作尝试,便予放弃。或许这也是《武林三绝》一直没有出版的原因之一,但愿一切终有答案。
  三是小说大量运用了虚写的手法,主角人物潜龙孟中还所占的笔墨不多,但他的影子又似乎无处不在,对武功描述也大量运用虚写,整部小说真正的武打场面只有鲁世雄与独孤飞凤地牢之战,鲁世雄与完颜定国婚宴较量,本来很好写的鲁世雄刺杀杨老板及孟中还与完颜长之的一战作者均是一笔带过,尤其是孟中还与完颜长之这场正反面人物的最终较量之惨烈当是可想而知,结果是孟中还突围而出,避开了正反面人物的一战,这在羽生先生35部小说中是极为罕见的,此部分读者可能有失望之感,但也表现了作者在创作手法上所作的创新尝试。

[此帖子已被 江湖三女侠 在 2008-2-2 14:37:31 编辑过]

期待你的文章也收入梁羽生迷作品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2

主题

2109

回帖

6689

积分

一派掌门

整理马甲号

积分
6689
声望
6058 声
银两
28703 两
回帖
2109
精华
2
阅读权限
100
注册时间
2006-11-15
最后登录
2024-3-21
 楼主| 发表于 2008-2-2 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世间有奇士,武林称天骄BY天山游龙

  羽生先生在晚年积极求新求变的历程,经历了《弹指》的尝试,《剑网》、《幻剑》的探索,在《武林天骄》又一次实现了一个突破。个人认为,本书应是是羽生先生后期创作中较为出色的一部作品。小说从创作手法、创作观念、人物塑造看有令人耳目一新之感。作者在惯用的反抗异族入侵、反抗暴政的创作中更进一步突出民族融合,各族人民和睦相处的思想。以选取的主角檀羽冲独特的身份、曲折的历程以展开本书,檀羽冲的母亲是民族英雄岳飞的外孙女,父亲檀道成是金国的贵族。他身上一半流着宋人的血,一半是金人的血。他心中的理想(也可以说是他一家的理想)是令两个百年相互仇杀的民族走向和睦,至少令两国人民不再视同寇仇。这是多少人的理想?但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这是不可能的,毕竟长期的战争带给两国人民心中的创痛是巨大的,难以愈合的。尽管檀公直放弃王爷的爵位,尽管檀羽冲深爱着母亲之邦,但是依靠个人的行为无法消除战争带来的偏见。自来先知的有识之士多是伴随着悲剧的,因为他们的思想不容于他们的时代,从而为世人所不解。问世间几多知音人?他们往往既不容于宋人、也不容于金人,檀公直先被“亲家”张炎下毒,又死于金宋两国武士之手,而檀羽冲既受金人之迫害,又逢宋人之仇视,可悲的是他们都认为他们的行为是正义的行为,看张炎不择手段的下毒却口口声声继承岳飞元帅的遗志,而宋人对檀羽冲天生的仇恨以致不择手段杀之,他们的理念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作者通过檀羽冲一家的遭遇写出两国人民根深蒂固的仇恨,而更可悲的是这种仇恨是通过正义的形式表现出来,它让一个完美的家庭破碎,让一个人几度生死,更让多少人惨死于非命。正是在狂热的思想支配下,正义的理念往往会变成了杀人的工具,这才是人类社会中最可悲的事,作者在本书中对此作了反思。
  无论金人,还是宋人,都是他之所爱。因为一方是父亲之邦,另一方是母亲之国。但世人偏不谅他,乃至世人皆曰杀,但却何处是知间。“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彼何人哉?”是檀羽冲一生的写照。作者创作一这位人物或许在一定程度上借鉴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中萧峰的形象,个人认为两个人物从创作上各有所长,在气势上萧峰明显比檀羽冲胜出一筹,能够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力,但檀羽冲更让人产生同情。他身处的险境比萧峰更深。萧峰在他不容于一方的时候往往另一方会加以接纳,但檀羽冲却时时受两方的攻击。萧峰更为粗旷而檀羽冲更显细腻。当读者惋惜于聪明精灵的阿朱痛死于萧峰掌下之时,又是否注意到天真活泼的钟灵秀更成为民族纷争的牺牲品。两个人物各具特色,不过金庸笔法更为煸情,梁羽生的笔意较为平淡从容,导致两者在读者心中留下的不同的位置。《天龙》的结局中萧峰为了反战阻止侵略而献出自身的生命无疑予以以最大的震撼,而本书结局带有特定的理想化,檀羽冲选择了金宋交界的翠屏山作为隐居地,也应了他身上一半金人、一半宋人的血统,结局稍嫌平淡,与萧峰壮烈自杀相比更为明显。但萧峰的创作上应该还有一定的不足,因为他生于辽而养于宋,但是当得知养父母死于生父之手的反应似乎过于平淡,脱离了人之常情,而檀羽冲的创作上没有这方面的缺陷。从这也可以看出两位作者创作手法的不同,金庸更多考虑的是予读者以震撼,吸引读者最大的关注,而梁羽生更着重于塑造“平凡的人”而“推已及人”,武侠人物也应有平凡的一面。
  应该说本书从创作理念、文字技法、人物形象、人物内涵方面作者的创作还是取得了较大的成功,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为作者晚期的代表作。但是本书还是存在一定方面的缺点,首先本书与作者创作的《狂侠、天骄、魔女》存在一定的矛盾。我一直不明白有这么好的创作思路作者为什么不另起炉灶,塑造出新的人物、新的故事,这以作者才华而论当不是难事,但作者却要借用以前小说的人物创作、背景创作出本书。致使本书在很多方面受制于前作,无法尽展作者之才华。 部分小说情节又与前作产生矛盾,如两部小说檀羽冲的身世就大不相同,前书他明显还是金国贵族,是金人武士心目中的“武林天骄”,后书虽冠名为“武林天骄”,但感觉让只是为了对应前书,这个外号对他来说没什么意义。从而让人有点反感。这无论对作者、对读者而言均是很可惜的事。其原因不得而知,或许作者偏爱这个人物,故在后期创作中着意再写一下,或许作者创作精力不足,有偷懒之意,让人无法猜测。另外本书篇幅偏小,有这么好的体裁本可以创作出一部长篇巨著,可惜本书偏于小巧。全书多着力于檀羽冲面临的险境,却没有让他在更强民族冲突中更好表现自我,无形中降低了人物的影响力,比起《萍踪侠影》中的张丹枫,呈现出明显的差距。甚至与《狂侠、天骄、魔女》那个谈笑自若、亦哭亦歌,傲视王侯的檀羽冲相比,我觉得前者更当得起这一称号,因为“天骄”这个称号当让人产生一种脱俗、神往之感,不是尘世之人之感。而明显前者更让人有这种感觉,后者缺少了这种神韵。另外小说一些情节作者有欠交代,如檀羽冲妹妹的下落等作者一直没有向读者说明。尽管本书予人以不完美之感,但本书仍然无愧于一部好的小说,堪称作者晚期的代表作。
期待你的文章也收入梁羽生迷作品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2

主题

2109

回帖

6689

积分

一派掌门

整理马甲号

积分
6689
声望
6058 声
银两
28703 两
回帖
2109
精华
2
阅读权限
100
注册时间
2006-11-15
最后登录
2024-3-21
 楼主| 发表于 2008-2-2 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宋代风云之一BY天山游龙

《狂侠、天骄、魔女》应该是羽生先生中期的一部杰作,作品创作于1964至1968年,该部小说是羽生先生宋代系列之第一部,作为羽生先生中期一部著名的小说,本书还是具有较高的水平,但同时也带有羽生先生创作中期一些较明显的缺陷,如人物、情节、内容带有一些模式化、作为长篇巨著前工后拙,前半部很吸引人,后半部流于平淡等等,让人在欣赏本作中又不免带点遗憾。

《狂侠》与《天龙》
  我个人也注意到金庸先生的《天龙八部》也是创作于同一时期,差不多是1963至1966年,两部小说创作于同一时期,又都是长篇武侠大作,选取的历史背景都是宋代。《天龙八部》选取的是北宋中后期,北宋所面临的契丹、西夏等异族威胁,笔端触及大宋、契丹、西夏、吐蕃、大理还有新兴的女真。《狂侠》一书选取的历史年代则动荡不安的南宋时期。积弱的南宋,灭亡的辽、夏,强弩之末的金国,方兴的蒙古,交织在这一动荡时期的历史舞台上。《天龙》中着重讴歌的第一主角还是萧峰,而《狂侠》的第一主角则是柳清瑶,从这也可以看出羽生先生笔下还是对女侠创作之有所偏爱,但是《狂侠》一书写得最好的还是足以有萧峰比美的武林天骄檀羽冲。两部小说都述写了那个历史时期中所发生一幕一幕悲欢离合的历史剧、武侠剧,在武侠小说创作中展现历史,也展示着作者对历史、对民族的理解、解读。

狂侠·天骄·魔女
  檀羽冲,武林天骄,是一个继张丹枫之后又令读者心醉的主角。同样的洒脱不羁,同样的才华横溢,同样的名士风流,檀羽冲比张丹枫更多了一丝身为金国贵族那份难以抉择,左右为难的处境。张丹枫虽身在蒙古,但他的内心深处自认烧成灰都是中国人,都是汉人,张丹枫的处境虽是艰难,但他内心深处少了一份抉择,少了一份不安,但求心之所安,努力前进。而檀羽冲出身金国贵族却是他永远洗不去的,虽然他渴望两国和平,但两国毕竟是世代相仇杀的敌国,他的每一个行为,帮助了一方势必伤害到另一方,而身处两方误解而不能自辩无疑是极度痛苦,更甚为内心的每一个抉择都让他为难。他虽反对完颜亮,但作为金国的子民却又不愿见到他为异国人所杀。表面看是少年得志,武林争雄,但谁又能体会其内心深处那一份苦痛。他深深爱着蓬莱魔女,但是面对同样优秀的华谷涵,却怀着民族不同而难以被认同的自卑自怜。以至小孤山一战,他不得不推枰认输,因为他是一个异国人,竞争未开始,他已输在起跑线上;在爱情面前,他只能默默退出,“山头怅立盼归帆”可说是其心境的写照,盼暗中见爱人一眼,为其祝福,这一篇章与小孤山一战均见作者才华。傍徨、无助、孤寂、依依,在这两章中尽显无遗,每观于此,不能不叹服作者笔调之细腻,文笔之感人。武林天骄确为羽生先生笔下一大绝顶人物,就人物而言,实足以和萧峰所比美,如果说萧峰予人以波涛汹涌之澎湃,那么檀羽冲予人以独秀孤峰之突兀。只不过《天龙》之成就把萧峰推向了更高的影响,而萧峰最后的自杀也予人以悲壮之感,给读者以更深的观感。相比之下狂侠、魔女自是相形见拙。

  狂侠很多人都不是很喜欢,究其原因可能是太喜欢武林天骄了,加之过于咄咄逼人,让人感觉不是很舒服。其实就单个人物形象而论还是颇见个性,作为一位大宋的侠士,他站在宋人的立场上,做了他所理解的侠义道应为的行为。狂侠在全书中不乏亮点之处,如在千柳庄中怒斥金超岳,在飞龙岛怒骂柳元甲:

 “柳庄主,你现在当己明白我所说的‘不敢’与‘不屑’了。我是布衣,不敢与国师并坐首席;但我也是大宋男儿,不屑与敌国国师为伍!”这几句话说得痛快淋漓,许多人都禁不住鼓掌叫好。

  只听得笑傲乾坤华谷涵朗声说道:“这不是保境安民,这是祸国殃民!诸位都是大汉男儿,金寇南侵,是要灭咱们的国,毁咱们的家,奴役咱们的父老兄弟!有血气的男儿,安能置身事外?倘是和金寇也讲什么互不侵犯,那岂只是开门揖盗,简直是助纣为虐了。再说,你要保境安民,但金寇灭来之后,可容得你苟安一隅之地么?那时你们是不是也打算跟这位柳庄主做金寇的奴才?”

  两番铿锵有力正气凛然的言辞表现了这一种狂放迫人之豪气,足当得上“狂侠”之称。独闯千柳庄、激战飞龙岛、平定丐帮之乱、决战桑家堡,营救武林天骄,大战尊胜法王、深入漠北等等行动中华谷涵均是主角,充分表现了华谷涵的胆识、武功,独凭以上行为“狂侠”足以和“天骄”并架齐驱。

  而读者对之不满意莫过于在小孤山与天骄一战并打伤武林天骄的行为,个人以为,这也是羽生先生在创写出了一位侠士在国事与爱情相冲突的矛盾心理,以及内心深处的另一面,因为站在他的立场上,产生误会也是有其原因,毕竟有种种巧合,而他与檀羽冲在当时还不算知心的朋友,且他更深的内心深处或许还潜藏着一种希望天骄是敌人而扫清他与柳清瑶的障碍的想法,而之后在对柳清瑶和檀羽冲说出的负气言语更让读者觉得不甚舒服,给人以过度自我之感,比起檀羽冲处处为他人着想更是差了一筹。但天骄只有一个,作者毕竟在小说中写出了另一位不同于天骄的狂侠,从而避免了笔下人物“千面一孔”的缺陷。在此个人不禁想,不是很多人批评羽生先生笔下人物过于理念化,缺乏真正的人性,但是当先生在笔下的侠士加进更多人性化的色彩,反而又受到批评;不是有很多人批评羽生先生笔下的爱情过于谦让,那么当狂侠一往无前的争夺爱情,又有许多人认为狂侠不该争夺本该属于天骄的爱情。理想、人生、人性、爱情,究竟有多少人真正的理解这简单八个字的真正内含?

  柳清瑶虽有蓬莱魔女之称,本作的真正主角其实也就是蓬莱魔女柳清瑶,全书的情节、人物均是以她为主线,围绕着她所展开。但其虽称“魔女”,个性却没有半点魔性,其善良个性颇似云蕾,但多了一丝绿林盟主的英资,决断,也多了一丝理性、责任。在狂侠、天骄之间最终作出了个人的抉择,很多人可能会指责她,更甚之指责作者,但在现实生活中,因为她所作出的选择是对她和檀羽冲终生的负责,对人生多一分理性的把握未尝不是一种负责任。因为武林天骄的出身不能改变,他爱宋国人,也爱金国人,两国又在交兵之中,如果两人在一起,除非隐居山林,退出纷争,否则作为绿林盟主的她将不得不在他面前残杀他的国人,那么武林天骄又情何以堪,此后两人的一生中势必会有无尽的痛苦,那么与其两人一生痛苦,不如理智分开,很多人夸大了柳清瑶与檀羽冲的感情,但是个人认为檀羽冲只是她的选择之一,在她内心深处,确是感到难以取舍,但是绝对没有放弃华谷涵,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不是也常有这一份取舍。很多读者不喜欢羽生先生源于羽生先生这一份清醒,但我个人喜欢羽生先生也是因为这一份清醒。这不是拘泥不化,而是对于现实生活清醒把握而作出的选择。

爱情的悲与伤
  情与仇是武侠小说两大题材,本书同时演绎了经典的爱情和残酷的仇恨。柳清瑶与华谷涵的爱情虽让不少人反对,但不得不承认这对双方来说不失为一个好的归宿。本着对人世间美的祝愿,作者为檀羽冲找到了赫连清云。耿照与秦弄玉渡尽劫波终在一起,珊瑚最终找到了心灵的港湾,一段段美好的爱情,代表着作者善良的心及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愿望。但爱情也有悲剧,桑青虹一生伤心、一生失望,聂金铃和石瑛母女有着相同命运,为整部小说平添的几分唏嘘。然而本书的爱情故事给人的感觉是少了几分精彩,而多了几分理智,虽然缺乏《白发》、《云海》、《萍踪》等小说的震撼力,但是理念的审慎未尝不为人带来一点深思。但是本书的爱情描写也有不尽人意之处,全书亮点狂侠、天骄、魔女的生死情缘以檀羽冲的推秤认输而过早告终。对柳清瑶的内心情感作者显得过于轻描淡写,小说可见飞龙岛之前檀羽冲在她心头的位置应稍重于华谷涵,但经历飞龙岛一战后,柳清瑶一颗心已完全向着华谷涵,虽然有种种原因,但作者这么处理显得过于轻率。檀羽冲对赫连清云的接受显得过于自然,好象是檀羽冲退出爱情之争而求其次。这样既不自然也显得对赫连清云的不尊重。如果作者能着力塑造一下赫连清云对檀羽冲受伤心灵的抚慰,终于两颗心走到一起那么效果可能会更好点。赫连清波虽然是个反面人物,但个人对她也不怎么反感,毕竟自小由完颜长之养大,如同《射雕》中的杨康一样,要她象两位妹妹一样矢志反金是过于理想化了,她对耿照还隐隐约约地存着一份感情,若有若无,她的结局有点可惜。

最残酷的复仇
  爱情是美好的,仇恨是可怕的。羽生先生笔下最残酷的复仇故事我认为不是厉胜男向孟神通的复仇,而是桑青虹的复仇。厉胜男毕竟受对金世遗有着一份深深的爱,让她在复仇与得到金世遗的爱中作一选择她很可能会选择后者,她也一直在不懈努力,尽管在此过程中用了很多不光彩的手段,然而在她心灵中不全被仇恨所占据。而桑青虹却抱受公也奇、孟钊的欺骗,她所爱的耿照又早早心有所所属,在她内心深处残存的只是悲伤及受骗的屈辱,所以她的报仇更是残酷。当看到桑青虹为报仇下嫁公孙奇,而不惜委身下嫁,引导公孙奇走火入魔。我才领略到仇恨的可怕,仇恨对所带来的毁灭。桑青虹固然成功了,但这样的报仇究竟需不需要,所付出的代价是否太过巨大?这样做唯一的好处是二十年后有了一个公孙璞。但更可怕的复仇是公孙奇发现真相后竟然将毒布在出生婴儿身上,桑青虹未来的二十年不得不为儿子吸毒,而二十年后亦将走火入魔。天地间竟有如此之怨毒,借助亲生儿子生命来完成复仇,仔细读下去不由不毛骨耸然。桑青虹的复仇故事比之厉胜男的复仇真是毫不逊色。不过厉之故事是全书主线,而本书不过是全书的一个部分,因此很多人读后印象可能不是很深刻。

全书的结构布局
  《狂侠》一书整部小说情节精采,整部小说从开头耿照南归遇变开始就引人入胜,步步深入,吸引读者追看。耿照遇难、被擒,玉面妖狐、蓬莱魔女的先后出现,桑家堡狂侠会公孙奇夫妻,泰山之巅,魔女遇天骄,桑家堡生变,魔女斗金超岳,魔女江南行,到身世之谜,狂侠、天骄反目,飞龙岛一战,采石矶大战均写得精采生动,引人追看。但之后却出现前工后拙之感,丐帮之变写得还马马虎虎,桑家堡大战就让人大失所望,整个战局了无创意,多为抄袭前期或同时期一些章节,这部分章节中公孙奇分明是另一个孟神通,而桑家堡之战虎头蛇尾,公孙奇走火入魔太早出现,之后更流于平淡,高手好象越来越多,但个性鲜明的越来越少,多流于符号,模式。

  我想,如果作者在写该部小说时写到采石矶大战后收笔,那该部小说完全上一部上乘之作。而后边的部分可仿效《剑网》、《幻剑》结构,第二部分主要写大破桑家堡,因为桑家堡一战其实可以作一个尝试,放弃以往的擂台战模式,描写正邪双方的攻守,多几方谋划、攻城、破阵,因为蓬莱魔女、华谷涵和公孙奇都是绝顶高手,加上桑家堡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创作空间,多几多心机未尝不能更进一步。同时将桑青虹的复仇作为第二部分的一条主线,那么整个复仇故事予人以震撼将绝不亚于《云海玉弓缘》。而第三部可以写到狂侠、天骄、魔女联合宋金侠士与新兴蒙古帝国之战,将侠士抗金推向另一个高潮。同时也可以写到金蒙之间的矛盾争斗,那么故事将会更为精彩。

  而本作显得前工后拙,很多朋友都说本作是半部佳作,个人也深有同感,更觉得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一个时代、一个构思,也使羽生先生在《大唐游侠》之后无法达到另一个高潮,让人颇为遗憾,究其原因,可能是长篇小说的创作结构问题,在此再比较一下《天龙》与本作的结构。在小说结构上《天龙》采用的是先后讲述三位不同的主角的故事,再在第五部加以总结,记得羽生先生在《金梁合论》中曾批评《天龙》在金庸作品中的结构最为松散,这自是见仁见智的问题。而羽生先生的《狂侠》则是三位主角齐头并进,自开头至结尾都是一条主线。《天龙》与《狂侠》都是在三位主角,羽生先生对《天龙》的结构似不认可,因此,在《狂侠》的创作中羽生先生坚持一条主线的创作结构。

  个人以为,创作长篇小说的结构确是充分表现一位作者的功力,而长篇小说的创作难度比中短篇小说要大。如果是采用系列结构,那么必然会呈现出结构松散的特点,作为一部小说可以,但作为四部系列小说也似无不可。而采用一条主线的结构大都会前工后拙,或是平铺直述,整部小说阅读到后边对前边的内容没留下多少深刻的印象,或是前半部精彩绝伦,而后半部却流于平淡,《狂侠天骄魔女》可能属于后者的现象,而如果能克服以上现象,该部小说无疑为佳作,但让人可惜的是羽生先生还是没能做到这一点,这或许是他创作得太多,且多部小说齐头并进,不但不容许有更多的探索尝试,且越是长篇小说,到后来就越是流于固定的创作模式,从而让人有似曾相识之感。但是在武侠长篇中,很多作家也都不能克服或完全克服以上缺陷,产生一部更高水平的长篇巨著。如黄易先生的大作《大唐双龙传》,整部小说的篇幅差不多有几部《天龙》或是《狂侠》的份量,但是看到后边前边的情节真的忘了很多,让人有好看而不耐看之感,如金庸的封笔之作《鹿鼎记》也或多或少的存在这个毛病,作者让韦小宝玩遍整个中国,甚至到了俄罗斯,整个过程可说是精彩,但是看完整部小说对小说中发生的一些情节自觉没有多少回味。而个人认为小说的结构处理得最好的要算是《笑傲江湖》一书,整个结构浑然一体而不乏亮点之处,让人阅读之后自觉回味无穷。以上是个人就武侠长篇小说的结构所提的一点不成熟想法,已是题外之话了。

  《狂侠》一书与《天龙》创作于同一时代,但其影响却远不如《天龙》,而小说的创作水平也不如《天龙》,在此不由让喜欢羽生先生小说之读者为之深深惋惜。如果多一点心思,多一份耐心,再多一点尝试,以羽生先生的才华,不难创作出比美《天龙》的一部武侠巨著,然而作者却未能做到这一点,这不由得不让人为之扼腕叹息。

期待你的文章也收入梁羽生迷作品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2

主题

2109

回帖

6689

积分

一派掌门

整理马甲号

积分
6689
声望
6058 声
银两
28703 两
回帖
2109
精华
2
阅读权限
100
注册时间
2006-11-15
最后登录
2024-3-21
 楼主| 发表于 2008-2-2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宋代风云之二BY天山游龙

《鸣嘀风云录》是宋代狂侠系列的又一部长篇著作,作品篇幅同狂侠相差不远,同为羽生先生小说中最长的二部著作。本作在人物、情节承接了狂侠未完的故事,原书中的狂侠、天骄、魔女已成为武林钦仰的一代大侠,但他们依然继续着抗金反蒙的大业,而反面人物完颜长之、尊胜法王也继续兴风作浪,而书中的矛盾已从抗击金国转变至抗击蒙古,保持了历史发展的延续性。全书的内容情节较为情节、同时设定了一些悬念,部分情节结合旁述、回忆、倒述,使得本作具备了一定的可读性。然而比较《狂侠》一书,本作在结构上、人物塑造与前书相比有较明显的差距,因而在成就上也显得不如。

  《鸣嘀》的系列结构
  狂侠是以狂侠、天骄、魔女三大主角作为一条主线展开小说的情节,本作改变了了前书的结构特点,全书描写了多位男女主角,让他们在那个时代展现出各自的精彩及各自的价值。阅读全书,你很难说出全书的第一主角是谁,是公孙璞,还是谷啸风,是韩佩瑛,还是奚玉瑾。甚至其他人物在奚玉帆、辛龙生、宫锦云、车琪都在小说中占有一定的情节比重,就小说情节而言,该部小说从前至后表现出了一定的可读性,避免了小说前工后拙的缺点。但是作为一部小说而言,最大的缺点也就是该部小说在整体结构上松散性,从而整部小说无法做到浑然一体,独具一格。个人以为,长篇小说中整部小说应该有一对贯穿始终予人以震撼的主角人物,以人物形象带动整部小说的情节发展,主角不一定要在各自情节中出现,但必然让读者在整个阅读过程中感受到他的存在及他的影响,如《狂侠、天骄、魔女》一书中作者较好地做到这一点,然而本作在这方面却有所欠缺,无法是公孙璞还是谷啸风,都无法做到这一点。就人物的塑造而言,两位男主角的深刻程度还远不及韩佩瑛和奚玉瑾,但是两位女主角虽然写得好一点,但也远无法影响整部小说,而整部小说予人以印象最深恐怕还是前传的狂侠、天骄、魔女,无论是人物的风采,推动情节发展方面,他们所带来的影响都是其人物所无法比拟的,特别是小说的最后他们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成为主角,但他们毕竟不是全书的主角,他们的出色反而起到了喧宾夺主的效果,从而导致整部小说呈现了明显的结构缺陷。因此,阅读本作最好将整部小说看成是南宋中后期的一个系列故事,有不同的主角、不同的空间、不同的抗金抗蒙故事,而彼此之间在一定程度上又互有联系,那么感觉应该会好很多。个人认为,全书可分为扬州婚变、洛阳惊变、婚礼变故、穴道铜人、临安遇险、坠崖奇遇、大都锄奸等七个故事,中间穿插过渡人物及过渡情节,单纯看这七个故事,都不乏看点、亮点,七个故事的主角也都有各自的个性、各自的际遇及各自的内心挣扎,那么以这个角度而言,本作也不失为精彩之作。

  从洛阳惊变看羽生先生的创作功力
  洛阳惊变是整部小说最出彩的亮点,该情节占到全书约六分之一的篇幅,作为承接扬州婚变,将小说的空间移到洛阳城,不同身份的个性人物,不同的情节主线尽在这个故事中得到表现。整个故事起自韩佩瑛带着受创伤的心灵独自回家开始,路上的际遇、交友、回家的惊变引出了韩大维之谜、韩家巨大财富之谜、韩佩瑛之母死因之谜,韩大维三十年前与辛十四姑、孟七娘的感情纠缠之谜,又发展成为韩家财富的争夺和营救韩大维两条主线。小说和穿插了宫锦云对韩佩瑛的误会及与公孙璞从相识到相知,从逃避到主动走在一起,更在前书的基础上写到了韩佩瑛、谷啸风和奚玉瑾的情感变化,扬州婚变的情感格局再起波澜,最后是韩佩瑛和谷啸风重新开始,而奚玉瑾和辛龙生远赴江南,继续新的未知故事。大量的人物先后出现于洛阳城,少年英杰谷啸风、奚玉帆、公孙璞、韩佩瑛、奚玉瑾、宫锦云,正派的还有陆昆仑、上官复,邪派的西门牧野、朱九牧,蒙古武士乌蒙、宇文化及先后现身。有正面人物、有反面人物,更有似邪实正的真君子,还有似正实邪的伪君子。各个人物都表现出各自的个性,如韩大维,刚开始人证、物证都表明其系大奸大恶之徒,而任天吾却是正气凛然的武林君子,谁料结局正好相反;又如辛十四姑与孟七娘,孟七娘是囚禁韩大维的元凶,而辛十四姑更似一意营救韩大维的良知挚友,但结局却又是一个相反。两对截然相反的人物形象表现了作者在塑造人物的深厚功力。而以陆昆仑为代表的正派人物则表现了为国为民侠士风范的一面,也表现了主观、武断的另一面。而奚玉瑾在营救韩大维的整个章节充分表现了她细致的心思、过人的见识、不俗的谈吐,征服了孟七娘、辛龙生,甚至毒辣过人的辛十四姑在一定程度也为之所折服。夺宝和救人两条主线平行,而通过任天吾师徒串在一起,救人的艰辛、夺宝的一波三折,全在书中得到表现,而夺宝以武林天骄的现身划上了一个句号,武林天骄在书中风采不变,盖过了正邪各派,且看西门牧野和朱九牧在前面何等霸道,又何等了得,而武林天骄竟谈笑间将其玩弄于股掌之上,两大魔头和任天吾一番苦心尽化流水,武林天骄真非凡间之人。个人认为,单就洛阳惊变这一章节而言,在羽生先生的作品中可列入上乘之作。

 辛龙生的人生历程
  在人物创作尤其是男主角中,本作缺乏了可与狂侠、天骄相比拟的男主角,无论是谷啸风还是公孙璞,与狂侠、天骄相比均相差甚远,但辛龙生却是一个异数,也是人物创作中一个亮点,其摇摆不定的个性中表现了人性的复杂及多面性。他既是天下第一使毒高手辛十四姑的侄儿,又是江南武林盟主文逸凡的掌门弟子,在他身上集中了正义和邪恶两种不同的因子。作者让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个性在不同时期充分表现,刚开始予人以少年英侠印象,而后逐步表现自私、虚伪及临阵变节的邪恶一面,而这邪恶又受到正义的一面所制约,从而两种思想不断在他内心交战,时而正义占上风,时而邪恶为主宰。而坠崖则完成了一次死而复生的历程,坠崖奇遇可说是本书第二亮点,死而重生、隐姓埋名、爱意关怀、重出江湖、愧对旧人、顾念爱人、再度经历善与恶的考验,所幸的是死而复生,心魔渐灭而善念渐渐主宰了心灵,最终在生与死的考验前表现出舍生取义的精神,赢得了众人的认同,更赢得了一份真正的爱意,整个过程从善到恶,再由恶到善,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历程,人生得到了升华,羽生先生的小说中,这样的人物还是较为少见,甚至可说是一个异数,展现了羽生先生人性描写功力。

  韩佩瑛与奚玉瑾
  《鸣嘀》一书在女侠描写应比男侠的塑造胜出一筹,这也是羽生先生小说的一大特点,作为本书女主角,韩佩瑛与奚玉瑾在小说中的形象不仅超出谷啸风与公孙璞等男侠,即对比羽生先生其他小说也毫不逊色。小说以韩佩瑛扬州完婚为开始,塑造了一位满怀憧憬的待嫁小女在爱人另有所爱的重在打击面前,强忍悲痛,为另有所爱的未婚夫化解危难,在面临家庭巨变中的坚强。而韩佩瑛最突出的特点是她的“自尊”与“自爱”,她从一开始认为谷啸风“并没有做错什么”,而当谷啸风追求她时却表现出高贵的自尊而直至最终双方真正的情投意合。
  奚玉瑾则是表现出特有的心机及带有几分常人难以避免的虚荣。如为韩佩瑛疗伤迫使她自动退出情场,又想当然的想撮合韩与其兄的婚姻等等,内心深处流露于自逞聪明而摆布他人的想法。其机智及心机在营救韩家父女,周旋于孟七娘和两大魔头中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接受辛龙生的爱意又有一点虚荣心作怪,而最终呑下了苦酒,未尝不是她之过于聪明,过深的心机所造成。

爱情与速配
  《鸣嘀》一书中最耐人寻味莫过于韩佩瑛、谷啸风与奚玉瑾的爱情纠纷。记得我初看这部书后,老是喜欢将这作为问题考问其他开始阅读本书的朋友,让他们猜韩佩瑛最终和谁在一起,结果没人猜中。小说的开头是韩佩瑛赴扬州完婚而引起婚变的故事。谷啸风和奚玉瑾的自由恋爱的确冲破了传统的父母之命。所有的人都默认了这个结果,按普通小说情节的发展,当是谷与奚成为伴侣。但小说情节的发展,却改变了这一看似必然的结果,这既反映了人生命运的多变,在这一过程中也显现了作者独到的匠心。扬州婚变后,韩佩瑛是回家怃慰那受伤的心灵,谷啸风是登门退婚陪罪,奚家兄妹是送酒治伤,相机帮助谷啸风更有为奚玉帆求得韩佩瑛之用意。但当几人至洛阳之时,韩家已发生巨变。韩佩瑛被俘,谷啸风忙于帮义军运送珠宝,奚玉瑾则被辛十四姑所利用,假充侍女,想要救出韩家父女。在此过程中,奚遇到对其产生好感的辛龙生。之后是谷啸风在运送珠宝的过程中与蒙古兵交战坠崖,死讯误传至奚,奚一时悲痛欲绝。而奚在救韩家父女中又得到辛的相助,如果没有辛龙生的救助,奚可能生命不保。在辛龙生的安慰下,奚慢慢对其产生好感。而奚与辛远去江南这一消息又通过不同的人传至谷啸风,尔后谷与韩几经患难,终于慢慢地走在一起。整个过程中,很难谈得上孰是孰非,只能责怪造化弄人。奚接受辛龙生在先,在这一过程中,也没有多少传统的婚姻观起作用,谷啸风在认识到韩佩瑛的可贵之处又转而追求韩佩瑛,一切就显得意料之外而情理之中。

  奚玉瑾与辛龙生的婚姻因辛龙生的风流放纵而招来的报应终成悲剧,同时也揭开了两人内心深处的那份虚荣感,可以发觉的是两人其实内心都并不是深爱对方。最终辛龙生坠崖,其实这对于两人来说未必不是一份解脱。否则照这样下去,势必会有更大的悲剧发生。坠崖对辛龙生来说是一次解脱,又是一次新生。他遇到了善良纯真的车琪,而车琪又深爱着他,再次出山后那一段经历更使他对过往的行为、内心想法进行了一次反思,最终他选择了车琪。辛通过对内心只忏悔,摒弃了以往的“虚荣”。最终他和车琪的婚姻对他来说是找到了自己的幸福,对奚玉瑾来说又是帮助她走出那段有名无实的婚姻束缚

  最后奚玉瑾和赵一行确实处理得不够细腻,但这是不是就是很多人所批评的梁先生为主角们拉郎配对的功底。但我认为奚与辛婚姻的终结来说,对她不是痛苦而是解脱,现实生活中,这样一个女子,重新接受一段爱情是很现实的,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爱情是经过旁人介绍,而慢慢发展的,并不是先要经历一段“同生共死”之后才走在一起。在武侠小说中,更不须用“北宋的礼法”去约束小说的人物。

  以上这一段爱情,个人认为是虽然不是惊天动地的悲剧爱情,但在现实生活中却是非常正常甚至是普通的爱情。而本作中也写了很多对类似的爱情,如杨洁梅与邵湘华,任红绡与李中柱等等,虽有速配之嫌,但这些情节大多取之现实生活,个人始终认为现实生活并不都是那些充满悲剧的爱情,也有平平淡淡的爱情,在欣赏完云海的悲剧后,如游剑或本作一些爱情生活的描写未必就是不真实。


华清颦:《鸣嘀风云录》在羽生小说中不能算作是出名,在我见过的寥寥的评这篇小说的文章中,这篇绝对是第一了。从系列结构,书中情节与人物,还有爱情速配等角度深入分析。尤其探讨了洛阳惊变的情节和辛龙生这个异数人物,好的评论不仅能让人重新认识这篇小说。更能引发人再读的激情。

期待你的文章也收入梁羽生迷作品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2

主题

2109

回帖

6689

积分

一派掌门

整理马甲号

积分
6689
声望
6058 声
银两
28703 两
回帖
2109
精华
2
阅读权限
100
注册时间
2006-11-15
最后登录
2024-3-21
 楼主| 发表于 2008-2-2 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宋代风云之三BY天山游龙

 翰海风沙迷望眼
  漠漠黄沙,无垠无际。白衣少侠,孤身单骑。北上寻父,扑朔迷离。几度风波,真相大白。亲人离去,夫妻失散。音书不闻,谣诼纷纭。天涯比邻,心心相印。雾云消散,携手天涯。
  大漠风沙,少年涉险,揭开了羽生先生宋代系列之《翰海雄风》的序幕。南宋侠士抗金的悲壮故事已转向抵御蒙古贵州吞金灭宋的野心,作者写作的笔端从北五省、江南转向了大漠、中原,主角从狂侠、天骄魔女系列转向了孟少刚、李思南、屠百城等中原豪杰。毕竟乱世多英雄,处处有着反抗侵略、不甘压迫的火种,在本作中作者又再一次掀开了新的抗金御蒙篇章。

  大漠风云生豪情
  在金国衰败,蒙人崛起的年代,将门之后少侠李思南孤身北上,寻找被蒙古兵掳去的父亲,却在翰海风沙中遇险。之后人生遭遇之奇慢慢出现在他身上。救他的人却转眼要杀他,刀刃相见的蒙古武士反之成了“自己人”,转眼间在中原侠士眼中百口莫辩,一切困扰着李思南。而最令人吃惊的是,寻找的父亲却成了蒙古的高官,甘心为虎作伥。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李思南陷入极大徨彷,及忠孝不能两全的痛苦之中。徨彷、痛苦之余又疑点重重,更是困扰着李思南。
  大漠之中多豪杰,成吉思汗、拖雷及蒙古金帐武士都是当世袅雄之辈,展示在作者笔下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向上民族,而李思南进入这个圈子中所带来的是文化的冲撞。

  成吉思汗道:“你从中原来,你看看我的武土比金国的怎样?我的军队可以荡平天下吗。”
  李思南道:“大汗兵强将勇,要打败金国是容易的,不过……”
  成吉思汗道:“不过什么?”
  李思南道:“我们汉人讲究的是以德服人,不是以力服人。以德服人老是王者之师,不须多事杀伐,天下自会龛然景从。请大汗整军经武之际,兼施仁义。”
  成吉思汗摇了摇头,大笑道:“这就是你们汉人的所谓儒家之说吧?嘿,嘿,这些腐儒之见,怎能信得!不用武力怎能讨平天下?空谈仁义,这不是孩子的说话吗?”
  李思南见话不投机,正待退下,成吉思汗却又把他叫了回来。

  李思南和成吉思汗在此分别代表了德政与征服的碰撞、冲突。乱世之间凭武力打天下,但空谈武力而不施仁政、以民为本决定了蒙古贵族不能长久统治中原大地,作者也通过这一对话阐明了自己的历史观感,即对野蛮征服的、血腥掠夺之厌恶,这也是作者在创作生涯中所一直坚持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誓不还。”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作者在文章中巧用两首王昌龄“从军行”,将假李希浩即余一中卖身投靠、为虎作伥的的丑态和李思南心忧故国的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更进一步表现了侵略和御敌两种不同的思想的碰撞,在国难当头中,万千被侵略者都愿身为“龙城飞将”,抵御着胡马的入侵,我们的民族永不会被灭亡。
  作者并没有继续让李思南在迷茫的圈子中继续下去,而是选择揭开了真相,我个人阅读本作后,常常带有一丝遗憾,如果延长李思南在大漠中的故事,让他一步步地揭开真相,再进一步写到其与汉人绿林豪杰的误会冲突,本作可能会更精彩,但作者选择的是尽早揭开谜底,披露真相,让李思南明白了原来眼前的父亲正是陷害真正父亲的仇人,而在得知真相,寻到父亲的喜悦中,转瞬却是父亲、妻子的兄长先后的身死及再一次遭受的毁家之痛,使他再一次踏上新的茫茫之路。大漠风云这一段落写得迭沓起伏,而又精彩百出,主角李思南的迷茫疑惑,成吉思汗的豪迈勇武及扩张吞金灭宋的野心,更写出了李思南与孟明霞邂逅而彼此留下的念想,写出余一中的阴险小人本色及李希浩所遭受的非人痛苦,控诉了战乱年代对百姓的伤害及身处乱世的不同选择,直至真相被慢慢揭开,这个篇章可谓是全书的精华部分。同时,本作中有个别细节羽生先生可能借鉴了金庸名著《射雕》,如受成吉思汗赏识封赐,与拖雷义结安答,成吉思汗之女钟情与主角都有相似的影子,还有成吉思汗手下的木华黎、赤老温、哲别等武士。不同的是,郭靖是在蒙古长大的纯朴、豪迈之士,而李思南更多体现着浓浓书卷气的书生剑客,这也是羽生先生与金庸笔下塑造人物的不同着眼点。

  乱世姻缘多阻滞
  李思南与杨婉的婚姻,是由李思南父亲安排的一桩姻缘,之前谈不上任何了解、相知。能将这段姻缘写得感人曲折,武侠小说家非羽生先生莫属。在认识杨婉之前,李思南心中已有孟明霞,虽然只是相处一晚,但孟明霞不但是他的救命恩人,她的影子更是在他心中挥之不去,李思南一开始接受杨婉有些勉强,这也是人之常情,毕竟心中初恋是最无法让人忘情。但李思南与孟明霞的恋情毕竟还未开始,这也为他与杨婉的感情的慢慢发展留出了空间。而相继而来的亲人离去、毁家之痛、万里沙漠共行慢慢地拉近了两颗受伤的心灵,患难之中所需要的是相互的抚慰以治疗心中的创痛。李思南内心慢慢的接受了杨婉,但杨婉心中却还留有一点未了的疑虑,毕竟李思南一开始的态度说明李思南另有心上人,而这种拒绝在一定程度上也小小地伤害了她的自尊,因此她敏感于李思南的一言一语,一举一动。她痴情于李思南,却又不愿他为父亲之命而勉强与她度过一生,与长孙璧惊恐于武玄霜出现不同,她更愿意三人在一起,留待于李思南自己的选择,尽管这种选择可能会彻底伤了她的心,同是痴情女子,对爱情的态度却是截然不同,却又是言之成理,羽生先生描写内心感情笔端之细腻可见一斑。而李思南为了避嫌,选择的却是远避孟明霞,长此下去,两人心头的阴影必将挥之不去。但是突如其来的战乱失散又改变了这一切,本是患难夫妻何辜再经战乱的离散,离散的夫妻又经历死讯的误传、小人的挑拨,这一切让这段乱世姻缘似已无可奈何花落去。但是好人毕竟有好报,两人在最困难的时候既受到生死一线的劫难,也得到可贵的友情,命运只钟情于强者,李思南历经伤痛终奋发而上,杨婉在历经磨难也克服了心头的阴影,尽管她有着牺牲自己,成全他人的想法,但这只会引起一点点波折,虽历经磨难,近在咫尺而心怀顾虑,但两颗心却是慢慢地走到一起,直至不可分离,这段乱世姻缘注定了将以喜剧而告终。这一段爱情故事,不但发生于武侠小说中,更可能存在于普普通通的生活的,若问何谓人生,这一段爱情故事就是发生于你我身边的“人生”故事。

  有情人终成眷属 
  本作在儿女之情的描述上颇多动人之处,李思南、杨婉的爱情故事予人以平静的深思,但谷涵虚、严浣的爱情故事却呈现出一种轰轰烈烈的爱情。李思南与杨婉是在父亲之命定下终身而后慢慢走在一起,谷涵虚与严浣却是勇敢冲破婚姻“父母之命”的传统模式,百折不挠地走到一起,尽管其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但其同样获得美好的结局,心心相印的爱情必将战胜一切。在这段爱情中,谷涵虚表现得更加含蓄,他通过相助严声涛抗敌,而后上门求亲,被严所拒后又不知所措,有心放弃而离去。容貌被毁之后更是出现颓费而又患得患失,心思再见爱人又不敢相见。反之严浣对爱情的追求更为大胆、直接,她通过正面的表白坚定和谷涵虚对爱情的信心,对张元吉直言退婚,又勇敢地逃出家门,远涉江湖,追寻爱人的足迹,不管爱人容貌是否改变仍无怨无悔地追随。谷涵虚的犹疑既有其软弱,又有其社会规范的束缚,毕竟追求一个已有婚姻之约的女子无疑是违反社会的伦理道德,予人以不道德之感。但严浣用她追求爱情、冲破传统规范的决心让爱情之火变得更加绚丽而不灭,终于感动了天、感动了地,感动了身边每一位亲人,情战胜了理,而有情人终成眷属,这段爱情也同样已喜剧而告终。

  世间自有真情在
  本作除了描述两段感人心痱的爱情故事外,在全篇行文更是处处体现于人世间可贵的真情。孟明霞明快灵慧的个性,对于李思南那种可贵的信任,助他走出困境,又使他夫妻团圆。虽然在她内心中不无对李思南怀着一份感情,但是她却选择了玉成于李思南于杨婉,因为从另一程度讲,两人的恋情还未真正开始,孟明霞选择抽身而退,与他们夫妻成为永远的挚友,无疑是对她也是对李思南、杨婉的一种负责。一往情深的明慧公主,在得不到李思南的爱,选择的却是让心爱的人活得更好,无怨无悔地帮助心上人夫妻。作者在文中也写到了出生于帝王之家的悲哀,虽贵为成吉思汗的公主,却如同笼同金丝雀般,无法主导自己的命运,连终身大事也成为政治的交易,这无疑是人生的悲哀。羽生先生笔下颇多皇室女子,如长乐公主、顺治三公主、明慧公主乃至独孤飞凤,作者都写出了她们身上那先天带来的悲剧命运。与其他人相比,明慧公主多了几分草原儿女的直朴端庄,敢于与命运挣扎,尽管这种挣扎更多是徒劳的,但是为黯淡的一生增添了几分光彩。
  屠凤与石璞、蒙古勇士阿盖与民间歌女喀丽丝的感情,作者也写得曲折婉转,细品本作,可以领略作者对爱情生活细节把握的深厚功力。

  反面人物的塑造
  本作的反面人物塑造也颇见作者功力。如蒙古武士的凶残、余一中的阴险、阳天雷的奸恶、屠龙的卑劣都各不相同。典型人物如屠龙,本是抗金义士屠百龙之子,却利欲薰心,充当了蒙古的汉奸。残杀同门,图谋亲生妹妹。更先后欺骗了杨婉于刘银姑,挑拨李思南与杨婉的关系。屠龙的武功在本作中虽非一流,但是其所作所为之奸恶堪称本作反面人物之最,而后死于刘银姑的毒龙镖下,固然算是罪有应得,但是却陪上了刘银姑一条性命。阳天雷、阳坚白、白万雄、白千胜,更不用说卖友求荣的余一中,他们的悲劣行为也让人发指,最终的结局也体现了“恶有恶报”的宿命。

  本作的一些遗憾之处
  本作写史、写情、写事、写人都表现出作者深厚的创作功力,不过个人也觉得本作有一些遗憾之处。我深觉遗憾的是大漠风云结束得最早,如果延长李思南揭开谜底的时间及当中与汉人侠士的误会,象《武林天骄》一样,本作或许会更为精彩,或许本作的一些思路也为日后作者创作《武林天骄》打下了基础,也或许作者在创作过程中转变创作思路于写情,即写李思南于杨婉的患难真情。本作名为翰海雄风,但翰海生涯过早的结束,让人似乎感觉意犹未尽。而李思南在当上武林盟主之后似乎失去了翰海风沙的光芒,从而使李思南这个人物形象未能赶上檀羽冲、张丹枫、金世遗甚至唐经天,也给金庸笔下的郭靖比了下去,这不能不说是梁版射雕一大遗憾之处。本作的精华集中于李思南当上武林盟主之前,之后的故事固然精彩,但是过早达到高潮,从而影响之后的故事情节予人以震憾。

期待你的文章也收入梁羽生迷作品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2

主题

2109

回帖

6689

积分

一派掌门

整理马甲号

积分
6689
声望
6058 声
银两
28703 两
回帖
2109
精华
2
阅读权限
100
注册时间
2006-11-15
最后登录
2024-3-21
 楼主| 发表于 2008-2-2 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宋代风云之四BY天山游龙

天南地北,问乾坤何处,可容狂客?借得山东烟寨,来买凤城春色。翠袖围香,鲛俏笼玉,一笑千金值。神仙体态,薄幸如何消得?回想芦叶滩头,蓼花汀畔,皓月空凝碧,六六雁行连八九,只待金鸡消息。义胆包天,忠肝盖地,四海无人识。闲愁万种,醉乡一夜头白。
                  ——念奴娇 宋江作

《念奴娇》,相传梁山泊首领宋江所作,芦叶滩头,寥花汀畔梁山泊旧址,荒凉近百年的梁山又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战揭开了羽生先生宋代风云的第四部曲《风云雷电》。乱世春秋多豪杰,国难方见英雄怒。风起云涌的南宋时代,又涌现了一批英雄儿女抗金御蒙,反抗侵略的动人故事。本作写到男女主角继承了梁山泊好汉替天行道,保家卫国的精神,挫败了金国、蒙古侵略者的阴谋,更书写了各族人民之间向往和平、向往团结如一家的精神风范。作者又通过本作又将《狂侠》、《鸣嘀》与《瀚海》的前三部曲紧紧结合在一起,前作中的狂侠、天骄、李思南以及反面人物完颜长之、龙象法王、拖雷等都是本作举足轻重的人物,会同风云雷电、小魔女等后起之秀共同把羽生先生的宋代风云推向又一个高潮。

另一意义的《水浒后传》
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水浒传》,在广大读者心目中有着巨大的地位。自明代以来,关于《水浒传》的续作不断,影响较大的分别有《水浒后传》、《荡寇志》、《古本水浒传》等等,而其他诸如《水浒中传》、《残水浒》等不下数十种,而八十年代还有诸同庆所作的《水浒新传》,可见古典名著的魅力及所留下的丰富精神遗产,而本作一大看点是运用《水浒传》的巨大影响,使本作在某方面写成了另一意义的《水浒后传》,这也是作者对传统优秀文化的一种继承和深化。本作以梁山首领宋江所作《念奴娇》为开篇,以梁山水泊为故事发生的地点,从黑旋风口中缅怀了梁山好汉替天行道,保家卫国的可歌可泣故事,也写到了他们的结局,应该说这个结局在某种意义上同金圣叹评校的《水浒传》版本相合。即卢俊义被俘,而宋江等梁山好汉为救卢俊义而诈降却惨被杀害,该结局基本与金版《水浒传》所写相吻合,写到鲁智深坐化六和塔留下的偈语,李俊飘洋出海成为异邦国王,也均与《水浒传》及《水浒后传》遥相呼应,而李逵被引诱中毒而死,也源自《水浒传》。作者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吴用写下兵书,委托鲁智深传诸后世,吴用已预料金国必将成为宋国之大敌,在兵书中增加对付金国拐子马的战术及对策,让人感受到梁山好汉不仅具有替天行道的侠义行为,更有着保家卫国的赤诚之心,而智多星的形象也更加丰满起来,让读者读后为梁山好汉的命运平添了几分感叹嘘唏。

作品中更如同《水浒后传》及众多续作一样写到了梁山好汉的后人,风云雷电中的轰天雷凌铁威本人正是梁山好汉“轰天雷”凌振之后,其父凌浩继承了祖先擅长制造火器之长,而他师从霹雳火秦明之后代秦虎啸练成了秦家家传绝技霹雳掌,而秦家本人还有后人秦龙飞,鼓上蚤时迁的后人时一现,豹子头林冲的后人林重等等,构成了梁山好汉后人的一个体系,他们以梁山好汉后人为荣,承继了祖先替天行道、为国为民的精神,在民族动荡中尽一已之力抵御血腥的侵略。如果再多几位梁山后代的故事,本作活脱脱就成为一部武侠版的《水浒后传》。

风云雷电
羽生先生笔下的宋代风云惯于在一部书中刻划多位主角,如《狂侠》中的主角是狂侠、天骄、魔女三位,而《鸣嘀》中则分别有谷啸风、公孙璞、韩佩瑛以及辛龙生等多位,而本作的主角则是书名所列的风、云、雷、电四位男女主角并架齐驱,这也是羽生先生在武侠创作中的一个尝试。风云雷电正是动荡的时代人们所祈望给侵略者带来震撼的力量,同时又与各自代表的主人公身份、性格所相关。黑旋风风天扬,外号与梁山好汉李逵相同,虽不似李逵那样的鲁莽,却承继了李逵的侠义心肠及令敌人胆颤心惊的气概,所到之处,敌人“谈风而色变”,梁山泊上谈笑间打发各路强敌,让金人鹰犬为之丧胆,更令蒙古高手列之为第一强敌,黑旋风后继有人,当年的梁山好汉李逵料当感到欣慰。云中燕,轻功过人,就如云中之燕,时现而不现。同时由于出身蒙古皇族,也使到其身份年朔迷离。她的出场正邪莫辩,抢走了黑旋风的兵书,而让人对其身份行为发生怀疑,而后又多次相助侠义之士,慢慢呈现出自身的侠义气息,作为蒙古皇族,她的身上背负太多的无奈,云中之燕毕竟要承受着时时的狂风暴雨而又不能自主。她是高傲、坚强,勇于同暴风雨挑战,背叛自己的家族,反正自己的家庭也是权力斗争的失败者,自身说到底更是蒙古贵族侵略中原的一颗棋子,不如放手一搏,掌握自己的命运。与姑姑明慧公主相比,毕竟她还是幸福的,得以在茫茫人海之中寻找到真爱,最终更是掌握了自己的命运,而不致象明慧公主那样寂寞终生。轰天雷凌铁威,与先人梁山好汉凌振的外号相同,他是梁山好汉之后,使到梁山好汉的义侠精神后继有人,而他所练的秦家霹雳掌,每发一掌吐气发声,惊人耳鼓。羽生先生笔下的主角少有豪迈超群的北国大汉,而轰天雷可以说是羽生先生创作中的一个异数,在作者笔下,充分写活了轰天雷身上那质朴刚直、磊落光明、神勇无敌而又一往无前的性格与气质,给人以一个顶天立地奇男子之感。轰天雷与云中燕,一是刚强磊落,震天动地,一是神龙见首不尾,似隐似现;一是宛如巨斧开山,铁锤击石,一是俨若惊鸿掠水,柳絮轻扬,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闪电手耿电的形象指的是他的武功、轻功如焛电般快速无比,也指他如闪电般一闪而过,与黑旋风相比,风过留声,予敌人以长久的威慑,而电则是一闪而逝,给敌人以致命的一击。不过黑旋风与闪电手的两位人物形象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出现某种相似,相同是风流俊雅,神采飞扬,行侠仗义,致使读者很难从内心中给这两位人物以一个清淅的形象,这也是本书的一个遗憾之处。

爱情与和平
这本是两个关系不大的题目,但在本书中却有着紧密的联系。或许为补偿《狂侠》中檀羽冲以异族身份,自甘推手认输,退出竞争的一个遗憾,本书中羽生先生予以某种程度的补偿,笔下玉成了几对异族爱侣。黑旋风与云中燕,秦龙飞与完颜璧,罗浩威与李沅芷都是来自不同的民族,而最终走在一起。而促成他们走在一起的莫过于他们心中都有着一个阻止侵略、祈求和平的共同愿望,使得一对对爱侣在相识、相知而相互倾慕,而冲破重重阻碍,成为相伴一生的爱侣。云中燕的故事更在一定程度避免了明慧公主身上悲剧的重演,悲剧故事发生于一代人身上已是足够,谁又何忍让它周而复始,不断地在下一代中重演。而他们的爱情故事得以有情人终成眷属,恐怕也得益于他们还不是两国刀兵相见、冲突风浪上的主角,所以他们也无法体会至檀羽冲当年那黯然落寞的心境。

而本作中的另一些爱情故事也值得玩味,耿电、杨沅青、罗浩威、李沅芷的爱情故事。耿电与杨沅清早已有婚约,但耿电误以为杨沅青与罗浩威是情侣,而罗对杨也恰是倾慕不已。令到耿电一度想牺牲自己,而玉成罗与杨的婚 事。羽生先生笔下出现的一些“让情”故事多为今读者之诟病,但是仔细考察本作时,其实也有其产生的原因,正如现实生活总是千资百变,而耿电一开始与杨浣青只有婚姻之约,其内心深处还谈不上真正爱上杨浣青,因此他不想以婚姻之约而束缚杨沅青的幸福生活也是人之常情,而之后当他与杨相交、相识,更了解到杨之真实情感,耿电也再没犹疑,坦然地接受了杨沅青的爱,这是人生中是极为正常的一段爱情故事。因此如果不仔细阅读作品,体味作品中爱情故事的前因后果而一味指责作者描写“让情”故事,这对作者无疑是不公平的。而凌铁威与吕玉瑶的故事则在一定程度相近于谷涵虚与严浣的爱情,女主角勇于冲破种种阻碍,终于寻求到属于自己的爱情,让人感到感动与羡慕。

一失足成千古恨
本作除了讲述风云雷电抗金御蒙的悲壮故事 外,应该说几位小人物的故事也颇耐人寻味。丘大成,浙东大侠吕东岩的首席弟子,也是吕夫人的内侄,更是吕夫人属意的未来女婿,本也是武林后起一代的人物,但是受挫于高登禹,又嫉恨武功比他高明的凌铁威,为了得到吕玉瑶,向蒙古武士出卖了凌铁威,成为可耻的叛徒,之后更是死心踏地当上了鹰犬。白坚武,青龙帮四大金刚排名第二,武林中也有一定的地位,由于控制不住淫欲,而铸成大错,以致把柄被敌人捏于手中,而叛变投敌。赵武仲,虎威镖局总镖头孟庭的关门弟子,本也是武林的一把好手,为人轻浮骄躁 ,而又贪图功名,终被孟庭逐出门墙。楚雁行,大都韦陀门掌门,在武林中一个门派,原受了丐帮帮主陆昆仑之托,冒充李思南的师叔,混入“王府”,心怕灭门之祸,又贪富贵功名,利令智昏,终于向完颜长之告密并暗中加害李思南。秦龙飞的故事与辛龙生颇多相似之处,同是出身名门,而误入歧途,秦龙飞是由于自小自恃比师兄凌铁威聪明,而长成后却显得处处不及而由嫉生恨,误被魔头引诱而练毒功以致不能自拨,好在秦龙飞内心之处天良未泯,而在关键时刻悬崖勒马,而又因祸得福,最终练成正邪合一的内功心法,走上正途。以上这些配角人物,有的因名、有人因贪、有的因妒、有的因欲而把持不定,最终一失足成千古恨,而沦人敌人的鹰犬,作者在一部小说描写了这么人变节投敌的人物或有着其深意,抒写着对人生的自省自戒,也有着一个警示的作用。秦龙飞相比较是幸运的,最终能够回到正途,作者对其安排也有深意,花费了一大段情节让其在独自在江湖历练中慢慢斩断心魔,又找到了爱情,最终成为一名真正的侠义道。而作者在书中又书写了另一位人物罗浩威,在危急生死关头,不为威胁而屈服,不为利所引诱,更难得的是,当窦光枢以耿电为李沅芷所救之事,妄图诱使罗浩威因妒成恨而不为所动,求仁得仁,死又何惧,表现了一股热血男儿的气节和广阔胸怀,通过正反两方面人物的对比,书写了作者对人生的理解,同时又写活了一大批的配角人物,更显出了作者的深厚笔力。

本作存在的一些问题
以本书而论,还不失为一部武侠佳作,但本书在羽生先生作品所得到的评价却是平平,35部小说之中,排名可能在20开外。羽生先生武侠小说最为突出的特点是他的作品系列性,但是其系列性有时也成为其缺点,一些作品独立看待不存在任何问题,而放在整个系列之中就显出其缺点。如《冰河洗剑录》,则由于结局的团圆与《云海玉弓缘》相违背,而使得该书的评价一直不高。其实个人认为,看待一部作品,首先应将其作为一部独立的作品看待,其次才考虑其作品所处的系列。

《风云雷电》与《鸣嘀风云录》存在的一些问题。以作品年代而论,《鸣嘀》在前而《风云》在后,最直接的证据在于《鸣嘀》中孟庭刚把镖局从洛阳迁往大都,而《风云》中孟庭已在大都举行封刀仪式。而《鸣嘀》中孟庭接受了护送耿电之托,《风云》中耿电已成为主角之一。《鸣嘀》年代无疑在前。但是《鸣嘀》中已死亡的完颜长之、龙象法王、辛十四姑却是《风云》中仍是重要的反面人物,这不由不让读者产生质疑,也影响了本作的地位。究其原因,《鸣嘀》创作于1968至1972年,发表于商报,而《风云》创作于1970年至1971年,发表于大公报,《鸣嘀》创作起笔早而收笔迟,以致在最终结局时作者失之考虑,而将一些在后传中出现的人物身死。这些缺陷在连载中应该说是很难以完全避免的,但是在出版时应该略加修改,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让完颜长之、龙象法王和辛十四姑身负重伤而元气大伤,这样不影响其在后传再次出场。或是干脆在《风云》中改成另外两位蒙古、金国的高手和另一位女魔头,这样就不存在矛盾。本作与《鸣嘀》几乎于同时创作,因此出现了一些矛盾,而且同时创作,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作者一些构思分散使用,以致先读完一部再读不一部,不免有些似曾相识之感,从而影响本作在读者心目中的地位,也让人为之感到深深惋惜。
期待你的文章也收入梁羽生迷作品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2

主题

2109

回帖

6689

积分

一派掌门

整理马甲号

积分
6689
声望
6058 声
银两
28703 两
回帖
2109
精华
2
阅读权限
100
注册时间
2006-11-15
最后登录
2024-3-21
 楼主| 发表于 2008-2-2 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简评《还剑》与《雪山》 ——三世与百年

  《还剑》与《雪山》分别是梁金之作两部典型的中短篇小说。羽生先生对《还剑》的创作颇为自许,对《雪山》一书也多赞赏有加(见《金庸梁羽生合论》)。个人看来两部小说也确有许多方面可共论短长。
  三世与百年。两部小说分别都是在短短的篇幅中描述一段很长的历史。《雪山》一书整个情节发生在一日,《还剑》也不过是廖廖数天。然《雪山》一书中一天写尽了胡、苗、田、范的百年恩怨,而《还剑》也是数天间写尽了陈家、牟家、云家的三世情仇。《雪山》一书写了大顺与清朝两个政权之争,《还剑》一书则尽写明朝与蒙古及张士诚三方势力的角逐。两部小说均是已小见大。
  人物塑造上本来梁羽生擅长正面人物的描写,金庸则擅长反面人物的刻划。但这两部小说从正面人物比较《雪山》的塑造远胜于《还剑》,胡一刀、苗人凤、胡斐等人物给人的感觉均超过陈玄机、上官天野。苗若兰和云素素则各擅胜场,均是那么单纯、可爱。反面人物比较尽管《雪山》写了不少反面人物,许多也刻划得比较出色,但是没有一个超过云舞阳。云舞阳可以说是梁羽生塑造的反面人物中最好的一个,人物原型脱胎于《雷雨》但又有所超越。《还剑》一书既写到其为成为天下第一剑客而不择手段,又写到其真情的一面,其内心的忏悔。就人物所隐含的内涵而论,云舞阳应超过田归农。其他角色两人均把握得很好。天龙门、宝树、平四、清廷侍卫、石天铎、武当五老、毕凌风等人都各有个性,基本没出现模型化、概念化的人物
  《雪山》中胡苗两人的大战让人心醉,《还剑》中云舞阳三场大战令人心惊。就武打而言也应是各具特色,不相上下。
期待你的文章也收入梁羽生迷作品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2

主题

2109

回帖

6689

积分

一派掌门

整理马甲号

积分
6689
声望
6058 声
银两
28703 两
回帖
2109
精华
2
阅读权限
100
注册时间
2006-11-15
最后登录
2024-3-21
 楼主| 发表于 2008-2-2 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云家再论武侠与人生BY天山游龙

谈及羽生先生的作品,自离不开《萍踪侠影》和《云海玉弓缘》。张丹枫和厉胜男,可说是羽生先生小说人物中最引起关注的两个角色。如果说,厉胜男是一个引起争议的人物,那么张丹枫这位羽生先生倾力塑造的绝顶人物,在武侠世界中所产生的影响无疑是举足轻重的。纵酒狂歌,名士风流,才情横溢,惊世功业。在他身上表现出历代知识分子的向往,也反映着羽生先生的追求。对张丹枫的评论不乏溢美之辞。但我个人注意到,作为《萍踪》的女主角,云蕾和她的家人所得到的评价却是褒贬不一。或指责他们过于着重鸡虫之争的私人恩怨,或说不明国家大义,或将张丹枫所受的伤害是云家造成,更甚的评价云蕾直指云蕾从第7回开始就再没长大过。或许张丹枫太出色了,所有的光彩都聚集在他身上,旁人在一起未免黯然失色,包括女主角云蕾在内。然而云家真的应受到责怪吗?

张家和云家都有着血海深仇。然两者不可相提并论。张士诚与朱元璋之争完全是一种以天下为棋盘,以苍生为棋子,以江山为赌注的博弈。自古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张家败了怪不得谁。如果张士诚胜了相信朱元璋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所以怨不得任何人。但云家不同,如果没有张宗周,云家作为官宦之家,云靖为朝廷大臣,云澄是进士,不失为一个幸福的家庭。但张宗周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作为明朝使者不得不在冰天雪地的大漠中牧马二十年,作为文质彬彬的书生不得不弃文习武,深入大漠,几经风险,最后落得残废。还有云重、云蕾,童年时就远离亲人,一在藏边,一在小寒山,失去了亲人的爱护,失去了欢乐的童年。相比之相府中锦衣玉食的张丹枫,云重、云蕾是否更值得同情。以上的苦痛,任何感同身受的人都难以禁受,云家的人痛恨张家是非常自然的。如此大的仇怨,向被伤害者说什么不能计较鸡虫之争的私人仇恨,化干弋为玉帛之类的话现实吗?正如鲁迅先生说的“损着别人的牙眼,却主张宽恕,这样的人万勿与之接近”。我们主张放弃报复,那么受害者的伤害如何得到补偿。张丹枫如想要化解仇恨,需要一步一步的努力,慢慢的消除云家的怨恨,而不是简单地说几句不要报复之话。何况张丹枫并不想简单地化解仇恨,更想和云蕾相爱相结合。事实上化解仇恨,化敌为友,成为知己,结为爱人完全是四个不同的层次,每进一步都将异常艰难。但张丹枫做到了这一点,为使整部小说充满魅力。但没有云家的善良,张丹枫最后能成功吗?在此过程之中,云家应受到指责吗? 

云蕾,当知道张丹枫是仇家之子,十多年对张家的仇恨,怀内深藏血书的驱使,使她不由自主地把剑刺向张丹枫。然而她最终没有下手,表明在她内心中无法将他当成敌人。而后几次的联手对敌,云蕾都不由自主地受张的引导。一切都表示,尽管血书要求杀尽张家子孙,但云蕾个人的主见还是极强。固有的好感始终让她在内心深处将张当成是亲近的人。如在山洞梦中向张求救,如劝说张丹枫不要为了一家一姓,害苦百姓。但要求云蕾在这个时候接纳张成为爱侣,是否现实?毕竟云蕾还是出身于古代的官宦之家,同时亲人所受到的苦痛是这么容易就跨过吗?内心中的傍徨、无助,是任何一个人都会有的。尔后,隔开哥哥与张丹枫的争斗,与哥哥相认的迟疑无不出自这内心。你能要求她有更好的选择吗?是什么?是毅然撕毁血书,投进张丹枫的怀中,这现实吗?张丹枫就喜欢吗?在太湖联剑对敌,携手运送军用地图,云蕾的内心基本已接纳了张丹枫,然而,她不能无视家人压力,哥哥的恳求,善良的她的不能让失散多年的哥哥受到伤害,而内心的阴影要驱赶更非一朝一夕,她只能感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园缺,此事古难全”。带张去寻母亲,或许想要让母亲的善良、慈爱让自已多点勇气,但面对却是白发苍苍、成了残废的父亲,对爱人的爱是爱,难道对亲人的爱不是爱?难道为了自己的爱情可以抛弃已成了残废的父亲,何况父母所受的伤害确是由爱人的家人所造成的。这个时候,任谁又能甩开父母,走向爱人。这样做忍心吗?她除了甩开张丹枫,她还能做什么?柴门一关,她所受的痛苦并不在张丹枫之下?张丹枫差点疯了,但云蕾一进门晕了过去。之后更是形容憔悴,张丹枫得以尽情发泄,她却只有默默承受,相比之下,谁所受到的伤害更重更深?如果没有最后云澄的谅解,那么云蕾的一生离不开郁郁而终。但她除了这样,她更好的选择是什么?是不顾一切离家出走和张在一起吗?是背弃家人毅然地走向张身旁吗?这样做读者就真的喜欢吗?她真的应受到指责吗?

云重,当他第一次挥刀向张丹枫时,除了他知道张是他的仇人外,更因为他认为张是入关的奸细,不利于国家。象周山民向张围攻一样,这样的行为自不应指责。擂台上,人们更多关注到张暗助云重夺的武状元,感叹他的风流大度。但却甚少看到云重在擂台上明知张是他的仇人却怕累及张风府而隐忍不说,这足以表明云重同样具备宽大的胸怀、善良的心。而在太湖山庄,一句“蕾妹,你与他同去”,一个热血男儿跃然于纸上,这样的人难道还可以说他不顾国家大事,固执于私仇。妹妹的婚姻同样让他傍徨无助,难以自处。站在他的立场,只能是对妹妹说出那一番话。连云蕾都极度困惑,指望云重支持云蕾与张丹枫现实吗?再看最后,云重为救张丹枫力拒金牌,甚至对皇帝说出以自杀相谢,勇救张丹枫。可以说,张丹枫一家一半是脱不花所救,另一半是云重所救。云重与张丹枫拥在一起,这时云重已完全超越了个人的仇恨,最后云澄出现时,云重也只是想哀求父亲离开。这一切,云重哪一方面应受到指责?除了武功、见识不如张丹枫,在为国为民云重并不次于张丹枫,更无愧于一名热血男儿。难道面对仇人他不能有一丝丝冲动,不能有一丝丝犹疑,一见面就应该化敌为友?这样的人是真实的人吗? 

云澄,父亲的仇恨,自身的仇恨。云澄的一生,张宗周应负重大责任。云澄对张家恨之入骨自是人之常情。当女儿竟偕同仇人之子回到家门。你能要求他怎样做?是化敌为友,设宴款待吗?作为父亲,女儿竟爱上仇人之子,他能一下子接受吗?云澄是一个善良的人,我们应注意到,他没有利用父亲 的身份,没有利用血书,命令女儿向张丹枫报仇,这一点已是难能可贵的。在哪种情况下,除了让女儿走他还能选择做什么?之后也没有在女儿面前再提此事,避免触及女儿的伤痛。在最后,他只是将仇恨转向张宗周,而没有要求儿女报仇,不让下一代加深仇恨,这一切都已难得。站在他的角度,他还能做得更好吗?张丹枫难道没半点责任吗?他在云澄没对他整个人有所了解的情况下,就表白身份,这不是将云蕾推向难以自处的境地吗?难道凭轻飘飘一句“今天前来请罪”就能化解两家的仇恨吗?我们假设一下,假若张丹枫转了一周带回了一个明朝公主回家,张宗周就接受得了吗?他也只有运用祖训要求张丹枫离开明朝的公主,最后恐怕也只能让他们离开。那么为什么我们就如此苛求云澄不能原谅张家的仇恨?

我个人认为,云家的每一个人都做到一个云家的人,甚至是一个正常的人所应当做到的人,不应指责云蕾,不应指责云重,也不应指责云澄。更应该清楚,化解仇恨与成为爱侣本是二回事,不能因为云家的人在张云的婚姻表现出来的反对、猜疑,就滥于指责云家的人不识大体,毫无民族观念,两者其实挂不上钩的。大度如张丹枫,不也要求他的弟子不能当明朝的官么?

当我看到一篇篇对云家的指责时,回头再翻翻书,个人觉得云家其实没什么地方值得指责。他们的表现放在任何一个人身上,都会是正常的。指责他们的,请问一下他们应该怎样做?才能让读者满意?究其原因,是否一些读者阅读武侠小说是否以自已喜欢人物的喜怒哀乐为自身的喜怒哀乐,包括一些主角的缺点读者也认为是好的,就象钱理群先生所说的阅读作品“进得去而出不来”。另一个原因恐怕是一些读者将武侠小说超人化了。作为生长在五千年文化传统国度的中国人,每个人无疑在现实生活中受到或多或少的束缚,极少人不厌烦这种束缚。我们无力解脱这种束缚,是否在武侠小说中寄寻求解脱,这恐怕是武侠小说在中国的土壤之一。

我们看到,主张任性而为的金庸、古龙人物比恪守规范的梁羽生人物更受欢迎,更得读者喜欢。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可以忍受束缚,却不能接受武侠人物受到约束,否则就变成刻板、墨守成规。为此,放在我们生活中不能轻易化解的仇恨,人们有理由要求云家的人轻易放弃。云家只能高兴地成全张云喜事才不受指责。我们再看一段羽生先生小说的经典爱情,金世遗二十年后再娶谷之华,受到了多少人的指责。在这里,我不想谈论究竟对谁的爱情更真之类的问题。我只想说一说日常生活中,当一个人深爱的妻子过世二十年后,当他想要再娶一位他当时也爱过并为他苦守二十年的女人。这时一个据称是非常关心他的人对他大谈什么是否可以同时爱两个人,二十年来感情淡了吗?淡了多少,这时再娶另一个女人,那人就会幸福吗?总之一句话,他再娶就是对不起他死去的妻子。我们怎样看待这个人。但偏偏在武侠世界中这样的论调易引发共鸣。这是为什么?我们现实中做不到苦守一生就要求小说中的人物做到,这本身是否不太人道?违背了人性?

在此不禁为羽生先生的小说感叹,他的作品其实是最注重在作品中描写活生生的一个人,但却是那么多人认为他的作品缺乏人生,缺乏人性。殊不知很多人在追求武侠小说中的人生同时迷失了人生。


congrc言:如果人人都有张丹枫的气量和胸襟,那也就不是我所崇拜的张丹枫了!云家诸人的所作所为,一般人在同样情况下都会这么做的,没有什么可以指摘和批评的!

期待你的文章也收入梁羽生迷作品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2

主题

2109

回帖

6689

积分

一派掌门

整理马甲号

积分
6689
声望
6058 声
银两
28703 两
回帖
2109
精华
2
阅读权限
100
注册时间
2006-11-15
最后登录
2024-3-21
 楼主| 发表于 2008-2-2 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心中的那阙《浣溪纱》BY天山游龙

望里青山接翠微,无情风自送潮归,钱塘江水怅斜晖。
我似江潮来又往,君如鸥鹭逐波飞,人生知己总相违。

《散花女侠》一书中,铁镜心思念于承珠,于情怀难遣中写的这一阙《浣溪纱》。一直以来极为偏爱这阙词。“知已相违”?铁镜心于词中将心中的不解、无奈、惋惜尽情抒发。直至此时,他依然不解,文采风流,武功出色而又痴心一片,甘愿为心爱的人付出所有的一切,但偏偏得不到心上人的一丝爱意,反而是渐行渐远,究竟自己错在那里?或许他虽痴恋于承珠,但是依然不明白于承珠之心,故此一番痴恋终成空。

于承珠,张丹枫之徒弟,拯救明廷命运的大忠臣于谦之遗孤,跟随于张丹枫、云蕾身边多年,尽睹师傅的绝世风采。张丹枫太过出色了,在本书中,依然是如此光采夺人,闹沐王府、惩治阳宗海、戏弄洪岩道人、苍山战魔头、闯皇宫,最耀眼的光芒依然集中于张丹枫身上,这是一位让任何人见之都为之心动的绝世人物。于承珠内心深处,潜藏着是对张丹枫那一份深深的依恋之情,张丹枫是高山,是大海,是一本费尽毕生也无法穷尽的书。而出道以来,她将心中有所好感及对她有好感的男子,于心中都不自觉地与张丹枫相比较。毕擎天曾是那么豪迈超群而气势迫人,也有恩于她,但是这种气势豪迈不是她心中所要,或许毕擎天身上缺少的是那一股文采,草莽之气固然可以折服绿林群豪,但无法征服于名门出身的于承珠,这与她梦想中的人相差太远了。而这时,同样具备文采风流气质的铁镜心无疑给于承珠带来最大的惊喜,救商船、杀倭寇、谈笑于公堂、蔑视官员、鼓舞民心同抗倭寇,这一切和当年的张丹枫多么相似,或许梦中的人正是铁镜心。那里的于承珠已暗中倾心于铁镜心,当报讯时见到关切铁镜心的石文紈,内心深处竟然泛起一丝酸意,这对于承珠,实是有生中的第一次。铁镜心与于承珠,才貌武功相当,又都是官宦之家出身,本也可算是般配的一对。然而这时,于承珠却发现铁镜心个性中的另一面,自大、目无余子而又带点夸夸其谈,但是让于承珠最为反感的是他身上的软弱。竟然受大内卫士的胁迫下要求师傅石惊涛“缴剑”,这一切让于承珠对铁镜心由倾心转为反感。其实一味指责铁镜心也是不公平的,此时的于承珠已是身遭毁家之痛,无牵无挂闯荡江湖,且与明廷天子更有杀父之仇。而铁镜心却是有父亲之挂,更是从小接受忠君爱国之教育,他不可能如于承珠那样与明廷走向对立。当父亲安危受到胁迫时,你又能对他作出何种要求?于承珠不可能真正理解铁镜心的内心痛苦,正如铁镜心无法了解到于承珠的内心所要,两人终渐行远。个人以为,于承珠内心深处除了对张丹枫深深依恋之外,可能还有一种寻求依托的心灵探求,毕竟毁家之痛,父亲蒙冤惨死于一位十多岁的少女身上是不可承受之重,她的心上人,除了具备张丹枫那样的绝世风采外,还应有张丹枫那样勇于承担天下事,这样才能以让其惨痛的心得到一点安慰,寻求一份依靠。但毕擎天不是,正如她心中的毕擎天好似那冲天而下的瀑布,虽然气势迫人而一时显得惊天动地,但是瀑布最终是流下大海还是于湖塘之中,成为一汪死水,这是谁都无法预测的,毕擎天无法带给她这种安全感。而她钟情的铁镜心原来还有这么软弱的一面,当她看到了这一面,这与梦想中的归属是形成如此强大的落差,于是她的心再一次受伤了。换成毕擎天肯定不会让她如此心伤,但这毕竟是她曾经钟情过,曾想托付终身的心上人,他们都无法给他以归属感。铁镜心在其心中成了江南园林中的玫瑰,虽然是那么娇艳,但却无法经霜傲雪。她只有远离铁镜心,但是曾经的付出那有这么容易从心中抹去。除了张丹枫,谁能让她所求的一份归属。而这时泛起她心底深处中反而是那长一辈,朴实无华的抗倭英雄叶宗留,她不解,为什么她竟会将长辈叶宗留和她曾经心上人铁镜心和对她有意的毕擎天交织于一起。一似遮风挡雨的大青树,一似江南园林中的玫瑰,一似寻冲天而下的瀑布,内心深处是那么的剪不断,理还乱。由于叶宗留是作为她的长辈之故,这时她的整个心灵围绕的还是她曾钟情也痴情于她的铁镜心。但这时叶成林出现了,作为叶宗留的侄儿,具有与其叔同样的质朴大气包容的个性,又与之年龄相当,虽然不具备张丹枫与铁镜心般的文采,但是比起铁镜心至少更令于承珠感到安全。于承珠想要的不是相伴山中,吟诗赋词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她身上具有于谦、张丹枫那视天下为已任的血统,加上此身所背负的血海深仇,她想要的是一同闯荡与血雨腥风生死与共又为她抵御风雨的爱人。苍山、王府一战,叶成林既表现出深藏的才气,及个性中的包容、谦逊更深深折服了于承珠,偏偏此时铁镜心又赶到云南,两两相较,终于铁镜心在于承珠心中渐行渐远,剩下的不过是一种对以往情感的追忆及一份对铁痴情的怜悯。

然而铁镜心虽然痴恋于承珠,却一点不明白于承珠之所想之所要,他所看到的于承珠只是停留在初遇那段时光的认识,以为凭自已一腔痴情总能感动于承珠。他也的确做到了他所能做的,千里追寻,闯谷家庄,为于承珠恶斗阳宗海而负伤,他肯为于承珠舍弃一切,包括他生命中无法舍弃的其他东西,但是他太过关心于承珠了,于承珠想要的伴侣不是对她一人之关心,而是心系苍生的英雄。叶成林肯为江南千万百姓舍弃十万饷银,铁镜心却只为于承珠而泄漏义军的军情,终使于承珠心中对他残存的那一丝感动、那一丝怜悯尽化为乌有,于承珠留书离去,并发誓永不相见。此时的铁镜心才如梦初醒,终于不惜舍弃生命救出了被围的义军,也令得于承珠对他有所改观,但为时以晚,假若他早悟于此,或许这段感情还有挽回的余地,但世上许多事往往要经过惨痛的经历才能明白一个“为什么”,但为时已是太晚了。可叹此时铁镜心仍托叶成林规劝于承珠不要再闯荡于江湖中,认为这不是于承珠所应选择的生活。或许他们两人就如同在一个起点出发,却背道而驰,终于越走越远,留下的是一个影子、一份追忆,到头来落得个“一个相思,一份闲愁”的结局,他们本不是同路人,命运的偏偏安排了这份相遇,为彼此生命中留下了这段感情,但却是注定了没有结局的感情。正如铁镜心所呤的“我似江潮来又住,君如鸥鹭逐波飞”,江潮与鸥鹭或能偶尔溅起一抹水花,但却注定没法在一起,最终只能落得“人生知己总相违”。

好在于承珠最终找到了她想要的那一份归宿,铁镜心也最终受到了王府郡主沐燕的倾慕,于是有了再一阙《浣溪纱》:

酒冷诗残梦未残,伤心明月倚栏干,思君悠悠锦衾寒。
咫尺天涯凭梦接,忆来唯把旧诗看,几时携手入长安。

这第二阙《浣溪纱》表达了沐燕对铁镜心悠悠思念之情,而且是劝铁镜心学韦庄一样,既然在中原不得志,那就不如到云南去另寻一番作为。两人最终心意相通,一切尽在不言中。也应了羽生先生在结尾的词中所写的“大树凌云抗风雪,江南玫瑰簇朝霞,各随缘份别天涯”。虽然彼此之间各随缘份,然心中的那份影子毕竟不是那么容易抹去的,带着这种意犹未尽的遗憾,这种感觉、这份感情终在七年后得到升华。

期待你的文章也收入梁羽生迷作品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2

主题

2109

回帖

6689

积分

一派掌门

整理马甲号

积分
6689
声望
6058 声
银两
28703 两
回帖
2109
精华
2
阅读权限
100
注册时间
2006-11-15
最后登录
2024-3-21
 楼主| 发表于 2008-2-2 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求索武侠世界的人生路--品读《联剑风云录》BY天山游龙

求索武侠世界的人生路
        --品读《联剑风云录》

在羽生先生的系列小说中,如果说《冰川》、《云海》、《冰河》是最完整的三部曲,《弹指》、《绝塞》及《剑网》、《幻剑》本为一部书,那么《散花女侠》和《联剑风云录》则构成了完美的姐妹篇,《散花女侠》写的是少年意气闯江湖,而《联剑风云录》则是继续《散花女侠》未完的故事,相同的人物渐步入成年之后那份对人生不同的感受及体验,两部书的联系是何等的密切,只读一部都会让人感觉到不完整。

在武侠小说的世界中,很多都是写及男女主角的少年时期,他们往往是二十来岁时就练成绝世武功,功成名就,使整个人生达到了一个巅峰,之后的结局多是偕美归隐,这样的写法虽然颇为激荡人心,但是漫长的人生就此归隐,岂非显得寂寞?相比之下,系列小说更能反映出一个完整的人生,不只是少年意气,更有中年情怀,还有老年的寂寞、忧伤,这也是系列小说的可贵之处。

《联剑风云录》中,继续讲述了于承珠、叶成林、铁镜心、霍天都、凌云凤步入成年之后用心感受着人生,各有各的选择、各有各的快乐、忧伤和愁怀,在悲喜间见证着那份生命中的“不得不”,从而活出更为多彩多姿的人生,“中年情怀浓如酒”,严格而言,在本书中,他们都尚未步进中年,然而解读他们各自的人生之路,却仿如品尝着一杯杯醇酒,让人平添几多感叹和唏嘘。

梦醒黄粱 功名随逝水 心悬知己 鲜血溅尘埃
还是继续那一曲未了的《浣溪纱》。京城高官,各省武师面前,铁镜心血溅阶前,掉转青锋刺向自己咽喉,再而自断心脉。
这一刻,他的生命之花绽放着。七年前,他为于承珠拼着一死救出被围的义军;七年后,还是为了她,再次冒着生命危险而自断心脉。七年,整整的七年,心中那份潜藏着的感情可曾淡却?尽管那份回忆不只是快乐,还有那深入心灵的创伤,久久而不能愈合。“你记不记得我以前对你说过的话,不管什么,只要你的事情,我纵赴汤蹈火,亦所不辞。这次的事,我只是要向你证明我是一个可以靠得住的朋友。”无所求,更无所望,只有平平淡淡的一句表白,用一个行动作出了证明,惟其如此,更显得这份感情纯洁而可贵,任那时光流逝,任是背道而驰,然人间自有真情在。喜欢铁镜心,不喜欢铁镜心,于此时此刻都为他而打动。他本是“平凡一书生”,文武全才,也有豪情壮志,却总显得时运不济,他用心去感受着人生,更没有想过要伤害谁,然而命运却给予了太多无奈的选择,太多的“不得不”,造成了师傅的不谅,苦苦爱恋的意中人离他而去。

然一味地指责他是多么的不公平,谁都有软弱的时候,设身处地,易地而处,他们又当如何。可惜这个世界没有太多的如果,所以他只有默默地承受着心中那份难以言明的苦楚。所幸这个世上还有倾慕于他的痴心女,让他于无助中得到一份安慰,得到一份平静,也让饱经非难的人生得到了暂时的休憩。四季如春,风景如诗如画的昆明山水中,花团锦簇的郡马府中,闺中联句,月下弹琴,飞阁奕棋,花间作画,说不尽的夫妻恩爱,韵事频频,度过了七年的光景,在富贵丛中,繁华梦里,却彰显出另一份难以排遣的寂寞。他生命中的两名女子,于承珠和沐燕任谁都不曾读懂铁镜心,前者只感受到他的虚荣和软弱,未能体味他那一份真情及勇气;而后者只欣赏他身上文采风流的气质,却未及意会到那隐藏着的不甘寂寞的豪情。

七年后,为了贡物,他再次重走江湖,追怀那少年闯荡江湖的激荡年华,然江山代有人才出,武学一道,本来不进则退,更要在江湖那生与死的磨练中以求进境。七年光阴,于他毕竟太过平静了,得到一些就难免失去一些,他在不知不觉中落后了,空怀豪情逸兴,却先后被少年的张玉虎、龙剑虹所羞辱。“却似移舟上碧滩,一滩经过千滩难!酷怜剑气销磨尽,飞瀑流泉日影寒!”怀着难抑的悲伤,狂歌当哭,让人心生怜意。而朝思暮想的人再次相见竟然显得如此之陌生,心头千言万语竟只得几句客套话,曾经的共同患难变成了陌路之人,两人之间隔着一层厚厚的障壁,不可打破。问苍天何其残忍,予他以如此之伤害。虽有恩师的谅解,师徒间冰释前嫌,赠予剑谱,然而这也无法弥补那份陌生感给他带来的伤害。扬名天下又如何?高官及第又如何?每当想起她总是那份不安、不自信及伤痛,他对她无所求、无所望,只想作出一个证明,一个表白,将生命中的那份真情展现出来,那怕是付出生命的代价。怀着心中的这份真情,他终于踏出了这一步,由生到死又从死到生的一步,既完成了人生的涅磐,又作出了这份表白,赢得了所有人的尊敬,更打开了两颗紧闭的心扉。七年了,他们终于又再一起心对着心进行交流,为了这一晚,他等了整整七年。那刻在心头中的伤痕于不知不觉中愈合了,那份感人的情谊也得到了升华。这是天地中难得的一份情,值得付出生命代价的一份情。相信至此所有的人都会感受到一种轻松和欣慰。

铁镜心,很平凡的一个人,惟其平凡,彰显亲近。一直对他抱着一份好感,我不喜欢张玉虎和龙剑虹,只因为他们羞辱过铁镜心,埋怨着于承珠对他的陌生感。当书中提及铁镜心渗透了惊涛剑法,成为一代的武学大师,心中不由感到一丝的欣慰,而在《牧野流星》中,看到后人竟将其与张丹枫相提并论,更感到开心,老天终于予他一份补偿。

一凤凌云,失群亦是合群时,只伤旧侣欲安归
正在林子里那对交柯合抱的大树底下,凌云凤孑然独行,刚刚走过。她与霍天都彼此有不同的抱负,谁勉强谁跟从自己都将令对方郁闷终生,因此,他们在没有半点争吵的情形下分手了。


当张丹枫以绝世武功击败不可一世的乔北溟,群雄纷纷欢庆胜利,当张玉虎与龙剑虹,周志侠与阴秀兰那两双小儿女纷纷缔结百年之好的欢声笑语中,却有着一双伤心人,凌云凤伤心,霍天都何尝不伤心,因为他们的内心深处都是如此深爱着对方,青梅竹马的快乐时节,共历磨难的追思光景,双剑合璧中那甜蜜的心与心相连,这一切都是无法轻易抹去的。然人生就是如此,不是简单一个爱字就能战胜一切,因为他们彼此都有他们的抱负,他们的理想,这是值得为之付出一生、付出一切的理想,不是轻易可以放下的。

融会百家,独创一派,为武学增添新的一页,这是霍天都终生的追求,在他眼中。芸芸众生,奔波劳累,为谁辛苦为谁忙。人生光景数十年,弹指一挥间,回首望去,留下了足以载入史籍,另令后人受益的一点东西,是多么的难得的事,是值得为之付出一生。天下有太多不平事,愿以一已之力,为苍生尽一份力量,却是凌云凤的追求,置身事外,忍见受苦众生,这样的生活不能令她心安。即使练成绝世武功又当如何?难道学武不是为了世间那种种的不平之事?更何况她不愿为笼中的金丝雀,却愿是冲天凌云的一凤,管尽人间不平事,救尽世上可怜人。当两种不同的理想在一起发生冲突碰撞时,任谁也不能解开,曾经,他们都是那么地期待对方,愿用自身的爱感动对方,化解这段矛盾。但他们愿为对方付出一切,甚至是付出自己的生命,却无法交出自己所追求的理想信念,这是高于生命的追求。世间有太多的未知领域,需要有为之穷尽一生的钻研者、探究者,才能开启新的领域,造福于后人;然世间也有太多的不平事,需要舍弃自己为苍生的革命者,正是这两种人都是我们需要的,因为在理智上、情感上他们虽然都感受到分手带来的痛苦,却在一定程度上都找到内心的平衡,因为他们都将一切献身于他们的理想,对已对人都是意义重大的事业。

当凌云凤在张丹枫的指点下领悟了新的剑法,旁人都希望用这套剑法弥合彼此之间的矛盾,在此基础上双方相互探讨,心心相连而永不分开,然让人想不到的是反而使凌云凤更加自立,更不用倚靠于霍天都,而勇敢地走向自己的生活。也许人生道路上充满着太多的不可知,远离了少年的那份热情,步进了成年,换来的是对生活的那份思索。还是那句话,“中年心事浓如酒”,而霍天都和凌云凤的最终分手,仿似苦涩的一杯酒,让人反思,让人回味。

想想《联剑风云录》这个婚姻悲剧,真如革命时代的张中行和杨沫,也是曾经是那么的深受对方,却因不同的志趣及追求走上不同的道路,一位成了国学大师,另一位成了革命者。我们既感动于张中行,由于他的学术成就和探研精神,我们也感动于杨沫,那份革命热情,和那份追求女姓自尊自立的可贵精神,他们都是这个世界所需要的,对比与霍天都与凌云凤,真觉得有很多的相似之处,这相似的两段婚姻悲剧,又能苛责于谁,只能是感叹和感伤造化弄人而已了,因为外人永远无法感受当事者的那份痛苦而又无悔的情感。

凌云凤忽地拾起头来,一手携着龙剑虹,一手携着张玉虎,哽咽说道:“咱们同一条路走吧,该回去了!继续她救助天下苍生的道路,而霍天都终创立了天山剑法,也为日后武林中流砥柱的天山派打下了一个武学基础。三十年不见,三十年刻骨铭心的思念,但是他们在痛苦中都无悔于他们的选择,这或许已足够了。

自古正邪不两立,看那一场巅峰的决斗
崂山顶上,张丹枫和乔北溟相向而立,一边是天下第一剑客,一边是天下第一魔头,一场震动武林的生死决斗即将开始,决斗双方此时怀着的却是一份“可惜”。


自古以来,巅峰人物的孤独寂寞只有自己知道,人生求一知已何其之难,而求得一位尊重的对手更是难上加难,但可惜自古正邪不两立,他们注定要进行一场你死我活的决战。一方要称霸武林,一方要维护武林正气,一方是邪派人物的倚靠,一方是武林正义之士的希望,这场决斗是无法避免的。

张丹枫,宛若无法穷尽的一本书,他的绝世风采、绝世武功依然如此醉人,只要张丹枫出现的场合,其他的男主角都不可避免地黯然失色,且看中年的张丹枫,皇宫中纵论天下大势,迫使皇帝放弃追究劫贡物一事,解救了各省护送贡物的武师;指点凌云凤,使其剑法自成一家;巧计使铁镜心摆脱险境,而又损耗自身功力为铁镜心疗治;在乔北溟凶焰嚣张时,两次现身决战乔北溟,这时的张丹枫,已俨然是正派之士的希望,他虽然不是书中的主角,但是每次的出现都注定有不平凡的事,中年的张丹枫,那份成熟的气质神采更让人心醉,他的存在集中了所有的光芒,也使他身边的人不由自主成了配角,霍天都也不例外,更不用说张玉虎了。乔北凕,可以说是羽生先生笔下影响最大的魔头。“乔北漠双眸炯炯,神光湛然,一看之下,竟似深得正宗内功精髓的一代宗师,要仔细观察,才瞧得出一两分邪气,心知他果然是参透了正邪两派的上乘武学,另辟练功蹊径,达到了正邪合一,扭转阴阳的境界。”作为邪派一代宗师,他的气度,心机,甚至智慧都是惊人的。不论是巧用霍天都、凌云凤的内功医好僵化的双腿,还是借用毒药之功增进修罗阴煞功的修为,借诘难武学之法盗得正派内功心法,从而终成为邪派中第一位练成正邪合一的宗师,更不用说其后来留下那足与任何一派争雄的正邪合一的武学秘籍。而力败霍天都、凌云凤的双剑合璧,在崂山上视天下英雄为无物的气势,足让所有的人为之胆寒。

一场震惊整个武林的决战终于开始了,这是一场百年难得一见的大战,张丹枫的绝世剑法和内心心法与乔北溟的第九重修罗阴煞功和正邪合一的功夫展开了惊人的碰撞,从力求速战速决到彼此相持,再到彼此使出了杀手神招,张丹枫以绝顶内功硬接了乔北溟一掌,最终还是邪不胜正,乔北凕终于心服口服,尽管他练成正邪合一的武功,然张丹枫是不可战胜的,不仅败于张丹枫的绝世武功,更败于其伟大的人格,这场大战终于结束了,然而它又远未结束,此后是乔北凕矢志复仇,在荒岛上留下了武功秘籍,直至三百年后,厉胜男凭乔北溟遗下的秘籍挑战天山派掌门人唐晓澜,并使尽各种手段终于胜了唐晓澜,为师门争光。然乔北溟虽败却保住了性命,而厉胜男虽胜了却失去了生命,这场三百年后以生命换来的胜利是否太过昂贵了。

梦好总难圆 珠还琴断 情天长有恨 凤泊鸾飘
七阴教主爬到百毒神君的跟前,将他的尸身再行摆好,叹口气道:“诱你为恶的两个坏朋友,我都给你收拾了,你也可以死得瞑目了吧?”声音越来越弱,最后苦笑道:“恩恩怨怨,是是非非,都已了结,我也到了该走的时候了。”


难忘的是七阴教主阴蕴玉人生经历的种种苦难。她的一生可说是历尽了世间的苦难,出生时遭亲生父母所遗弃,抚养其成人的师父赤霞道人不仅拆散了她的大好姻缘,更是怀着不愦之心。受师兄的奸污和毁容,最终更死在其手下。红颜薄命,种种的劫难令人看后觉得心酸。受尽伤害的一颗心,怀着拯救天下受苦的女子的心愿成立了七阴教,却因行事诡秘又手段狠毒而为正派所不谅而沦为邪派,或许还有那被毁之容,然而谁又想到那张被毁之容背后还有着如此悲惨的故事,自尊自强,却又自怨自艾,既然名门正派都瞧不起自己,又何必高攀,一切都是挥不去的烦恼。对女儿的爱,对昔日爱人及爱人之手的爱,让她愿为之付出一切,观万家树写给阴蕴玉的遗书,才觉得原来世上还有这等纯洁的感情,经年不变,在羽生先生的整个创作生涯中,他总在寻求着那种超乎寻常男女之情的更珍贵感情,羽生先生是善良的,他相信人世间会有如万家树夫妻这样善良的人,这样珍贵的两颗心,更有那可宝贵的一段感情,虽然不能成就姻缘,虽然分别多年,但是无改彼此间的信任,死别的一封托孤遗书,将亲生儿子交予交托到昔日爱人手中,他坚信,她必将无负自己所托。她也做到了,只可惜她的苦难尚未结束,毁她一生的所谓丈夫最终还是杀了她,而为了所爱的女儿,她放弃了生存的机会,将解药留给女儿生爱的人。真是苦难般般都历尽,而今撒手别人间。

满怀心事如潮湧,月色花香只惹愁
龙剑虹心中悲痛,忐忑不安,撬开张玉虎的牙关,用温水送那半颗解药,喂他服下。
这是经历了多少挣扎,多少斗争而作出的选择。

平心而论,我个人不喜欢张玉虎和龙剑虹,理由是因为他们少年得志中透着一点让人难以接受的轻狂,仿佛少了一点内涵。看张玉虎对霍天都的指责不满,觉得其为人处事中似乎带着一种自我为中心,自以为真理在手而藐视一切的缺点,所以更破坏了对他的印象。然而当张玉虎中毒受伤时,龙剑虹历尽磨难求取解药还是让人为之一动。

当龙剑虹怀着二颗半解药回到山寨时,她的内心经历着的是如何重大的痛苦不安。受伤的三个人,一是她的姐姐兼恩师凌云凤;一是抵御外敌,身系天下安危的金刀寨主;一是心爱的人张玉虎。应该牺牲谁,这对每一个人内心都会难以作出选择。更何况这种痛苦不能让人知道,她是心忧天下的侠女,她选择了应救周山民,她受凌云凤太多的恩情,所以她救了凌云凤,然而她的这一做法,有可能是用自己的手葬送了爱人的生命,更有负于为救人而舍弃生命的七阴教主阴蕴玉,和深受着张玉虎的阴秀兰,此后情何以堪,一生都将于不安中度过。然而她还是做出了这样的选择,不为什么,也无法探究为什么,人世间的情感是复杂的。怀着这种欠疚的心,当阴秀兰为张玉虎疗伤时,她却怀着负疚之心而选择留书离去,不仅是为了牺牲自己而成全阴秀兰,更重要还是觉得有负于张玉虎和阴蕴玉母女,这不是简单的一个“让情”。

在此再提一提羽生先生常为人诟病的“让情”,其实羽生先生笔下的让情,往往只是由于一些原因而产生的一个想法或一时情感冲动,给相爱双方爱情路上增添的一点波折,然羽生先生笔下最尊重的也是爱人之间的那份真挚情感,最终相爱的双方终成美好姻缘,试看羽生先生笔下,何尝真有过将自己的爱人让与他人的事,最多也就是由于种种原因而黯然退竞争的那份神伤。

阳宗海和娄桐逊
贯穿两部小说的两位反面人物,在《散花》中,这两人应该算得是主要的反派人物,可惜在本作中乔北溟太过光芒迫人,两人只有沦为配角了。然两人可说还是坏事做绝,狠毒阴险。谋夺复职,劫取解药,挑动南管北乔联合与正派对抗,杀死乔少少而嫁祸于承珠种种都写出了一对卑鄙阴毒的反面人物。最终阳宗海自杀,而娄桐逊却又溜走,想来如果再有一部续集,这个人物应该还有很大的表演舞台。

其余种种反面人物,管神龙、摘星上人武功虽高,却不具有一代宗师的气魄。石镜涵、楚天遥、萨力雄徒见狠毒,流于俗态。乔少少虽为乔北溟独子,也有一身武功,其智慧却不及其父之万一,只见其好色,不见有所作为,最终惨死于自己人之手。倒是厉抗天对主之忠心,让人钦敬,临危救主,也有了后来的厉家后人复仇故事。



花无语:一直认为《联剑》是本很好的书,很多人物刻画得非常好。如铁镜心,梁公开始写到铁的时候未必有多少重视,但过程中却倾注了很多的情感。我兄人近中年,更能体会铁的心态吧。我觉得铁的可爱之处在于文人的天真清高,很直白地体现了他的缺点。

期待你的文章也收入梁羽生迷作品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2

主题

2109

回帖

6689

积分

一派掌门

整理马甲号

积分
6689
声望
6058 声
银两
28703 两
回帖
2109
精华
2
阅读权限
100
注册时间
2006-11-15
最后登录
2024-3-21
 楼主| 发表于 2008-2-2 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品读《武林三绝》前二回by天山游龙

《武林三绝》一书可以说是广大梁迷的一个心结,一份遗憾、一个期待,心中总是希望见到这部书有出版的一天,但却总是失望。这次承三英二云兄帮助,提供《武林三绝》的连载版,圆每一位关心这部书的梁迷(当然包括个人)的一个心愿,对此向三英二云兄深深表示感谢!
到目前为止连载已发了二回多,六位男女主角已经写了四位,故事情节慢慢铺开,虽然不知到此后的情节如何发展,通过个人的阅读,谈一谈对已连载部分的一点想法,请一起阅读的朋友指教一下。

谜一般的《武林三绝》
《武林三绝》这部书一直未能出版,真正原因至今没有向外公开。是版权纠纷问题、还是涉及修改的问题,抑或是其他原因,此中缘故一直为读者深深关注。记得侦探写的《梁羽生密码》一文中对这方面也有所提及,目前该文章还在创作中,期待这篇文章完成之日也为梁迷揭开这一问题;文章修改的问题则是在一篇羽生先生的专访文章,羽生先生于专访中提到《武林三绝》尚在修订中,现下羽生先生对这部书的修订进展情况一直不得而知,当然希望的是羽生先生将这部书修订完成,早日交付出版。至于这部书的出版是否涉及其他原因,只能期待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慢慢揭开。

羽生先生提过这部书正在修订之中,究竟现在是否还在修订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从阅读的前二回看,对照羽生先生的天山系列,感觉中这部书确实有一定修订的必要,书中的很多情节破坏了天山系列小说的连续性,让人产生了一个突兀之感,记得之前心海泛舟兄好象曾在一个帖子提及羽生先生可能有意牺牲《武林三绝》的出版,保持天山系列小说的连续性,是否存在这种可能现下不得而知,但是《武林三绝》一书破坏天山系列的连续性则是显而易见的。

结合《白发魔女传》、《联剑风云录》、《武林三绝》和《广陵剑》的情节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小说的情节存在较为明显的冲突。《白发魔女》中霍天都只有一名弟子岳鸣柯,而《武林三绝》中则有包括岳鸣柯、霍天云在内的好几名弟子;凌云凤(凌慕华)同样只有玉罗刹一名弟子,而《武林三绝》中唯一名弟子为风鸣玉,凌云凤也在书中埋骨荒野,同《白发魔女》的情节相冲突,以上的情节冲突在一定程度影响了从晦明禅师、白发魔女包括后来的“天山七剑”开创、发展天山派的主脉络。《联剑风云录》、《武林三绝》都提到了张丹枫的弟子霍天都和于承珠,而《广陵剑》在张丹枫的弟子中除了临终所收的关门弟子陈石星外,则只提到霍天都。查阅一下侦探整理的梁羽生创作年表,《联剑风云录》的创作时间是1961年7月至1962年11月,《广陵剑》的创作时间是1972年6月至1976年7月,《武林三绝》的创作时间是1972年10月至1976年8月,之前未了解《武林三绝》 内容,一个看法是《联剑风云录》同《广陵剑》创作时间相距差不多十年,在创作《广陵剑》的时候对《联剑风云录》的一些细节记得不是很清楚,这也是清理之中,或许有人埋怨羽生先生为什么不事先查一查书,把问题弄清楚再写,但是说说容易,做起来就不那么容易,羽生先生创作小说主要是刊于报纸连载,而且每天要同时应付三至四份报纸,实在是很难想像还有什么时间和精力校核原创作的部分小说内容。但是在阅读《武林三绝》时又感到有点困惑,因为《武林三绝》中提到了于承珠,而《广陵剑》和《武林三绝》也是同期创作,很难想像的是在创作《广陵剑》时忘了于承珠这个人物,而在创作《武林三绝》中又突然记起,这是一个比较困惑的问题,如果不想深究的话,只能解释为在创作中需要保持每一部小说的完整,需要避开一些与本小说情节无关的系列人物,从而不可避免会造成整个小说系列之间的一些冲突,《武林三绝》和《广陵剑》中的于承珠应该属于这种情况,对《武林三绝》的一个愿望是希望从本书中解决一下张丹枫与霍天都的师承问题,如果羽生先生真的想修订这部书的话,个人希望是将这个问题解决一下。

《武林三绝》的情节同时联系羽生先生的宋代系列,如风鸣玉是黑旋风和云中燕的后代,上官英杰的师父檀道安是武林天骄的后人,加之尚未出场的狂侠与魔女的后代,将本书与宋代系列小说紧紧联系在一起,从某种程度看,其实本书与宋代系列小说的联系可能比明代系列小说更为紧密一些。从梁羽生武侠小说的创作年表看,羽生先生从1964年7月开始创作《狂侠天骄魔女》起1972年10月创作《武林三绝》8年间,先后创作了《狂侠天骄魔女》、《瀚海雄风》、《鸣嘀风云录》、《风云雷电》等宋代系列小说,而《武林三绝》正是《风云雷电》于《大公报》连载结束后于《大公报》刊登的新一部武侠小说,沿着这条线写下去,羽生先生在创作《武林三绝》时对宋代系列小说可能更为熟悉一些,因此个人感觉,从某种意义上看,《武林三绝》与其说是《联剑风云录》的后传,不如说是《风云雷电》的后传更为适合,尽管两者隔的年代久远一些,但这部小说的大部分主角人物都是宋代系列小说人物的后人,而且延续了宋代系列小说多名主角的特点,阅读之时想着如果将这部小说与明代系列的人物割裂开了,根据这些人物的形象另外创作相类似的人物,将年代提前到元代初年,或许会更完美一些。一方面无损天山系列的完整性,另一方面将这部小说与宋代四部小说更为紧密联系在一起,而且还填补了梁著中元代的空白之处,那真是一举数得,不过这也只能是流于个人空想而已。

对前二回的一些看法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雁门关外,骏马嘶风。侠士突围,胡骑追逐。

书的开头展示了这么惊险的一幕,蒙古骑兵对风从龙一家的追杀,引出了风从龙是黑旋风和云中燕后代的身世来历,联系到了《风云雷电》,从韩紫香相救助凌云凤联系到了《联剑风云录》,短短的章节将两大小说系列联系起来,之后两回书的情节发生于雁门关,通过雁门关外发生的事,揭示了天下大势,有蒙古各部与明朝到纷争和妥协,金刀寨主对外力拒蒙古虎视耽耽,如时不时的进攻;对内应付明朝权奸的压力,如娄烈一伙于附近山头的窥探,蒙古与明廷权奸的勾结,联手对江湖侠士如风从龙、凌云凤的加害,展示出武林正义之士所面对局势之艰难,如金刀寨主的山寨不得不迁移,而且于众多江湖侠士失去了联系,等等事实也为场面的铺开埋下很好的伏笔,相信后半部书围绕着三方争夺展开的故事将会更为精彩。

一代女侠凌云凤悄悄地葬身于荒山中,生前叱咤风云,死时悄无声息,伴随于身边只有女弟子风鸣玉,让人心酸感叹中。那不愿做笼中之鸟,只愿为凌云一凤的意愿,那同于承珠论剑较技之英姿,那同叶成林苦守困局的艰险,那劫夺贡物、力战乔北溟的豪气,那同霍天都分手时的痛苦全埋葬于荒山之中,凌云凤是真正独立于世间的女侠,世间有太多的不平事,令她难以独善其身,同爱侣享受那神仙羡慕的合籍双修的快乐日子,她只能挥起手中宝剑,挑战不平的世道,或许当她决意离开霍天都的时候,她已料到今后日子里将要面临的危险,之前她其实已经是遭遇多次的生命危险,如本书所说的为雷神掌所伤、还有《联剑》中被百毒神君的毒掌所伤,差点都让她丧命,还有那一次次的死里求生的大战,但是她追求的是自己的独立,也愿承担此后的责任,即使到了生命最后一刻依然是无悔,而是希望霍天都教导弟子要行侠仗义,其所具备的完整人格无疑是羽生先生笔下最令人尊敬的女侠之一。

本书可贵之处是刻划了凌云凤和霍天都之间的爱情,尽管因志趣不同而最终分手,然而两人无疑是深爱对方,因此分手也铸成了两人之后十多年那不可磨灭的痛苦,霍天都将收养的弟子起名霍天云,将他的名字和凌云凤的名字合在一起,寄寓着对凌云凤的深深思念,还有书中所记述的霍天都为了凌云凤与檀玄竣赌赛采雪莲的往事也足以表达霍天都对凌云凤那份深情;而凌云凤的心中也无时无刻忘却霍天都,相爱的人不能在一起无疑是最为痛苦的,但这是无法改变的,一切只能化为两人心中的那一份相思和记挂。《联剑风云录》一书中过于侧重他们各自人生观的分歧,本作中更着重于写出他们之间那一份真正的爱情,合在一起方能领略之份复杂的情感,更能看到一个完整的人生,可以说本书是对《联剑》的一个很好补充。

本书延续了宋代系列写群体主角的特点,风鸣玉、霍天云、上官英杰、周剑琴先后出场,根据各自的成长阅历也表现出各自的个性形象,如霍天云朴素刚毅充满侠气,当听说风从龙有难就急忙前往帮助,尽管他从未见过风从龙,对未谋面的师妹风鸣玉的关心爱护,可以说霍天云虽然未与师娘凌云凤谋面,但是继承了凌云凤的侠气;风鸣玉天真无邪,易受人欺,却是一片诚心待人,虽然多次被骗,却也因祸得福;上官英杰背负师父遗命,不得不加害霍天云却又因本性善良而为自己带来的痛苦;还有周剑琴那份傲气和娇气,以及对于风鸣玉寻找霍天云于心头中流露中矛盾心理都是刻划细腻婉转,复杂多变,足以让人于仔细品味中。

上官英杰与霍天云,这对由师命而结下的生死冤家,将如何化解这段仇怨无疑让读者记挂着。于此中感叹上官英杰的师父檀道安怨毒之深,不仅要上官英杰立下听从师命的誓言,而且在立下命令后于当晚自杀,让师命变为最后的遗命,使上官英杰明知有错还必须执行下去,而再没有化解余地。以自己的生命,换取徒弟执行自己的命令,让人不寒而栗。究竟未来的日子中这段仇怨如何化解?

前二回书中有很多精彩的情节,如风鸣玉、上官英杰遭遇狼群、霍天云天山剑法败娄烈、武林天骄神箫绝技大战雷神掌、风鸣玉、周剑琴力战西门化都写得颇为精彩;韩紫香义助凌云凤而不幸身亡,凌云凤师徒的生死之别,上官英杰追述往事,风鸣玉、周剑琴义结金兰都写得颇为生动或感人。

不是很满意的一点是凌云凤传授风鸣玉的剑法为“蹑云剑法”,这可是梁著中写得最多的剑法,如果改为“反天山剑法”似乎更好一些,周志侠和阴秀兰这两位人物没有提到,读《联剑》的时候,很喜欢阴秀兰,希望能在这部书中能再见到他们二人,但是可能羽生先生对这两位人物的印象不是很深。

小说刚阅读了二回多,暂就阅读的小说提些个人粗浅的看法,指这段时间共同阅读的朋友指教或交流,希望能随着小说的继续品读能有更好的想法。

注:今年7月份,三英二云兄曾就已连载部分于清风阁羽生阁邀文,限于个人水平及阅读的匆匆,一直未能写好这篇文章,于今也只能就已连载部分提点想法,请三英二云兄及其他朋友莫要见笑!于此再一次对三英二云兄提供连载报纸表示深深感谢!!

期待你的文章也收入梁羽生迷作品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2

主题

2109

回帖

6689

积分

一派掌门

整理马甲号

积分
6689
声望
6058 声
银两
28703 两
回帖
2109
精华
2
阅读权限
100
注册时间
2006-11-15
最后登录
2024-3-21
 楼主| 发表于 2008-2-2 23:56 | 显示全部楼层

空白

待补

期待你的文章也收入梁羽生迷作品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2

主题

2109

回帖

6689

积分

一派掌门

整理马甲号

积分
6689
声望
6058 声
银两
28703 两
回帖
2109
精华
2
阅读权限
100
注册时间
2006-11-15
最后登录
2024-3-21
 楼主| 发表于 2008-2-2 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武当一剑BY天山游龙

  《武当一剑》是梁羽生的封笔之作。作者在创作本篇小说过程中继续探索新的创作思路。整篇小说表现出三个方面的创新。一是"情节"的创新,小说以一宗十五年的悬案为线索展开情节,将读者一下子吸引到小说中去。直到小说最后一章,真相才最终大白,这在梁羽生以前的小说中显属少见。整篇情节扣人心弦,每有出人意料之笔,吸引读者一口气追看。很多人说梁羽生小说开篇吸引人,中间显得平淡,呈现前工后拙之势,但通过这部小说,可以看到,梁羽生在设置小说悬念,增加小说曲折程度上也有很高的水准,不过是早年不致力于此而已。二是"人物"上的创新。本书在人物创作上作者显然是希望继续围绕"人性"方面进行更深的发掘,力求表现人性的复杂。作者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功。试看小说的几名主要人物,老一辈的"小五义"中,七星剑客郭东来是一名正义的侠客,但明朝和后金的双料间谍,堂堂的大侠居然是"双料间谍",这和作者之前多坚持的侠客"独来独往"的思路有了明显不同。"聋哑道人"王晦闻在小五义中有着较响亮的名声,也颇受江湖中人尊重,但却是一名不折不扣的后金奸细。但他同时又对武当掌门无相真人忠心耿耿,对蓝玉京则是疼爱有加,以致多次有机会将之致之死地而主动放手,最终反而死于蓝玉京剑下。西门牧由爱生恨,处身积虑,图谋报复,在武当山掀起了一场十五年的风波,表现出黑道枭雄的霸道、狠毒,但无疑对西门夫人付出了真正的爱,而且在民族大节上表现了凛凛气慨。慧可一身武功,但无疑个性过于软弱,因情避世于少林二十多年,仍无法忘情,再度出山。虽有一身武功,但易受人欺,容易动感情,最终身死辽东,令人惋叹。中州大侠牟沧浪(后为无名真人)武功、才干、智计均为上乘,是一位当之无愧的领袖之才。但早年用情不专,背弃西门夫人,又误交常九娘,为日后埋下了隐患。加之太过重视大侠这一形象,为人处事带有虚伪的一面。牟一羽精明强干,却心机过于深沉,私心过重,所做多从维护其父子的形象利益出发,而且还多次利用蓝水灵,设计对付东方亮,缺乏光明磊落。东方亮绝顶聪明,珍重与耿玉京之间的友谊,多次在其危难之际出手相助,但为了压倒武当,多次设置陷井从耿玉京手中偷学武当剑法,无疑缺乏朋友之间推心置腹,以诚相待之品格。武当一派的人物的作者笔下也都各有所表现,无相道长雍荣大度,一派得道高人之风。但当爱徒临死之时也表现了常人般的悲痛。无量道长则深沉奸诈,无色道长耿直豪爽,重视感情。甚至武当的不戒、不波、不败、不悔等二代弟子也在作者笔下显现出不同的个性。作者在书中塑造了众多不同的人物形象基础上,又从本书主角蓝玉京的义父不歧道长身上充分表现了人性的复杂。不歧道长早年无疑深爱着师妹,但一方面个性懦弱,另一方面却因嫉生恨,假公济私杀了耿京士。他抚养耿玉京成人,两人之间具有父子之情,而又怕耿玉京报仇,在教授剑法时故意教得似是而非,差点害了耿玉京。同时由于个性懦弱,不敢面对当年的错事,因此被无量道长所挟持,差点成为师门罪人。小说中许许多多的人物,都不能从其表面去看,不能从其表象去猜度,也不能简单定性为"好与不好,邪抑或正",他们都是有血有肉的人物,都有各自的形象和人格,也有各自的私心和弱点。   

  相形之下,本书男女主角耿玉京、西门燕显得单纯,毕竟他们都是十五、六岁的少年,简单的生活阅历不容许他们表现出太复杂的个性。但作者在塑造他们也独具笔墨,既单纯又不死板,另具一格。三是"武功"上的创新。梁羽生小说的"武功"描写早期达到了极高的水准,创造出了发天山剑法、双剑合壁等激动人心的武功。但进入中期以后较少创新,过于注重道德力量,正邪区分过于清楚,从而导致被一些缺乏全面了解 的读者进行讥评,认为过于单调。但是进入后期可能作者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进行了创新,如冰川剑法中的剑意、幻剑非剑的灵气等。在本书中作者借鉴了"庖丁解牛法"的哲学原理,描写了耿玉京领悟"剑道"的过程,颇为耐人寻味。庄子的哲学,既符合武当的道家 宗旨,而且也是一种"治学之道"。同样的一招"白鹤亮翅",不同的人使出有不同的后果,在乎各人的领悟,各人的入道。对武功的描写,显然已进入了另一个境界。最后,作者在创作这部小说中还别出心裁的把"武当一剑"一化为三,既写了耿玉京学剑悟剑道的艰难历程,又相对刻划了东方亮、牟一羽。最后三人都称得上"武当一剑",一在辽东,一在西域,一在中原腹地。走的都是侠义之道,也最终贯彻了作者"宁可无武,不可无侠"的创作精神,可谓作者推陈出新之作。  这部小说无论在情节、人物、结构上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但本书仍然具有一定的缺陷,我个人认为本书仍然难以达到前期一些颠峰之作水准。一是本书情节扑朔迷离,但是也出现有一定的情节漏洞,结构上也未能尽善尽美,如作者苦心安排的"武当悬案"中,西门牧的报仇与王晦闻的挑动武当内乱,夺取武当大权照作者交代他们是各行其事,但却在同一时间互为配合,有点不近情理。慧可究竟为谁所杀,西门牧、王晦闻书中欠了一个交代,照理解应是西门牧,为什么杀他,为什么慧可不肯说出凶手,书中都没有进行说明。二是作者在本书中着力发掘"人性",表现出人性的多方面,但书中男女主角显然压不住阵脚。尽管我在前面认为他们都是十五、六岁少年,不可能有太多的阅历,因而显得单纯,但是读者仍然希望书中的主角应是最为光彩夺目,本书显然没能做到这一点。使人觉得遗憾。三是作者是写"情"高手,但本书显然在这方面写得不是很好,需要在梁羽生小说中排名的话,这方面我认为可能排到34或35位,书中所写的不歧道长因嫉生恨,西门燕的痴心东方亮均是泛泛而谈,最后作者又因为西门夫人一句话,强行将耿玉京和西门燕撮合一起,令人莫名其妙,充着这方面的缺陷,本书难以进入梁羽生十佳之作。我个人认为本书排中的话可排十二、三位吧。

期待你的文章也收入梁羽生迷作品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2

主题

2109

回帖

6689

积分

一派掌门

整理马甲号

积分
6689
声望
6058 声
银两
28703 两
回帖
2109
精华
2
阅读权限
100
注册时间
2006-11-15
最后登录
2024-3-21
 楼主| 发表于 2008-2-3 0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情到深处情转薄 ——也谈卓一航与练霓裳的爱情BY天山游龙

卓一航与练霓裳的爱情,是羽生先生最为震憾人心的爱情,也是最令人心痛的爱情。看练霓裳一夜之间,那青丝换白发的一瞬间,任谁都会心痛。但是这悲剧的结局,似乎不能完全埋怨于一人。早自他们相爱、相恋,这一幕悲剧的种子也已悄然种下,并悄悄地生根成长。

  他们是两个不同的人。卓一航是世家子弟、武当的未来掌门,其身份决定了他所应承担的责任,他是一个规范体制中人,而练霓裳则是吃母狼乳,又被凌幕华养大之人,其个人是游离于整个体制之外。不同的身份决定了其负累、责任感的差异。然而,彼岸又是如此令人向往。卓一航那温文儒雅的谈吐是练霓裳整个生活空间所不具备的;而练霓裳那爽朗开放的个性又是卓一航所难以接触的。两人的相遇相爱充分显示了人对彼岸的向往。然而,他们谁也难以逃脱自身所生活的空间,那么各自所代表的规范必将发生冲突,天长日久,只能是爱得越深而痛得越深,任谁也回避不了。

  记得一位朋友说过“别忘了,殷素素也只能为名门正派的张翠山一改魔女本色,做个贤妻良母,然而练霓裳要求的却是卓一航跟她走,她不理卓一航对红尘的所有羁绊牵挂,只是任性的要求对方也不顾一切去爱她。 这种爱付出的代价,一般人承受不起。她太真,水至清则无鱼,一苇难以成航”。

  个人也赞同这段话。有朋友认为,一个女子可以为他放弃一切,难道他不如一个女子。这似乎脱离了他们所处的环境。练霓裳本身就无牵无挂,她并没有放下什么。而卓一航本身背负着重大责任,这一切要放下似乎放在谁身上都没那么容易。要知卓一航并非没有胸怀、没有抱负之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传统在他身上显现。他痛恨奸阉、汉奸,忧国忧民。也曾想过中当上掌门当改革武当一派近年那自高自大之气。这一切任谁都不是想放弃就放弃之。我认为,爱情不能构成人生之全部,在事业、抱负、爱情中出现难以抉择,表现出犹豫、不决是完全符合一个人的实际的。要求一个人为了爱情轻飘飘地放下一切是不切合实际的。所以当卓一航决定与练霓裳归隐已是下了最大的决心。但当练霓裳与师门冲突,一下子把他推到了难以自处的境地。一面是师恩深重,师门荣辱,另一面是朝思暮想的爱人。他实在是有太多的无奈,江湖道义、师门规矩像一张无形的网将他牢牢束缚住,换了任何一个人,恐怕都不会有更好的选择。而且他当时身受师叔责骂,又被同门鄙视,精神震荡、神智迷糊,他出手又有很大一部分是受耿绍南的怂恿,他事后连自己干了什么都不知道,他所承受之痛苦同样是巨大的。这可以从他后来追悔莫及、历尽艰辛,苦苦追踪上看出。正邪之恋,是注定要一方为另一方付出惨重代价的。这是一场早已注定的悲剧。再提武当四老,其实象他们这样不争权势,无私之人也是极少的。一派掌门何等风光,但他们全都寄望于卓一航。当何绿华提及黄叶道人整天将自己关在云房中,念及卓一航,并要求白石远赴塞外,寻找卓一航,看到此情此境,不由让人心酸。换言之,他们不顾卓一航、练霓裳之感受,硬要包办一切,那么从另一个角度看,练霓裳又是否顾及他们及卓一航之感受,双方都是关心卓一航,但双方硬是少一分设身处地的理解。这个比喻,可能会有很多人反对,但个人觉得,两者似乎不无共通之处。那么之间的痛苦和滋味则只能留于卓一航独自承受。此后六十年间,练霓裳念及是卓一航之负情,武当派或会提及卓一航之辜恩。但卓一航在苦苦守候优昙花开之余,夜深人静,念及师门,未始没有深负师门,对不起恩师之负罪感。那么此后一生中,最痛苦的又会是谁?

  但他们又似乎都是难以责备。因为他们的一切,都在他们的世界中理所当然。他们的爱情,本来就承担两个世界的碰撞,其碰撞是震憾的,其火花是凄美的,其结局也是无奈的。

期待你的文章也收入梁羽生迷作品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2

主题

2109

回帖

6689

积分

一派掌门

整理马甲号

积分
6689
声望
6058 声
银两
28703 两
回帖
2109
精华
2
阅读权限
100
注册时间
2006-11-15
最后登录
2024-3-21
 楼主| 发表于 2008-2-3 00:27 | 显示全部楼层

空缺,待补

期待你的文章也收入梁羽生迷作品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家园基金|梁羽生家园 ( 鄂ICP备16023429号-1 )

GMT+8, 2024-4-28 14:11 , Processed in 0.10937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