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838|回复: 2

[音画视听] 黄沾的音乐生涯之最

[复制链接]

40

主题

85

回帖

883

积分

闯荡江湖

积分
883
声望
758 声
银两
4424 两
回帖
85
精华
0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06-11-19
最后登录
2007-9-9
发表于 2007-8-26 03: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佳拍档——顾嘉辉

 ■最早作品——《问我》

 ■最满意作品——《两忘烟水里》

 ■最红歌曲——《万水千山纵横》及《上海滩》,当年为最受欢迎之电视剧主题曲,继后剧集于内地、东南亚至欧美等地播映,成为八十年代电视剧主题曲之代表。

 ■合作最多歌手——罗文,曾演唱黄沾多首金曲,《亲情》、《家变》、《狮子山下》等,皆是家喻户晓作品;郑少秋,当年演出不少电视剧之主题曲,皆出自黄沾之手,如《烽火飞花》、《楚留香》、《倚天屠龙记》、《誓要入刀山》、《轮流转》、《做人爱自由》等。

 ■最印港人心歌曲——《狮子山下》,多年来港人每遇逆境必想起此曲,最能代表港人多年来自强不息的意志,前财爷梁锦松亦以此曲勉励港人。

 ■最多歌手演唱作品——《明星》,原唱为叶德娴,之后曾演唱之歌手不计其数,最令人怀念是张国荣于个唱中的深情演唱。

 ■最威著作——《不文集》,前后加印共六十二版,至今仍未有人打破。

梁羽生家园,梁迷网络的家http://www.yushengbbs.net

402

主题

730

回帖

4526

积分

亦狂亦侠

积分
4526
声望
3191 声
银两
23414 两
回帖
730
精华
4
阅读权限
45
注册时间
2007-7-15
最后登录
2023-10-5
QQ
发表于 2007-9-2 07:31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貼黃霑生平

黄霑(1941年2月21日-2004年11月24日),原名黄湛森,洋名james wong、外号不文霑、霑叔等,生于中国广东广州,是香港著名填词人、广告人、作家及传媒创作人,创作接近2000首流行曲,中港台三地获奖无数。著名填词作品包括《獅子山下》、《问我》、《上海滩》、《沧海一声笑》等,一生致力推动粤语流行歌曲创作;经典广告作品包括提倡节育的「两个够晒数」、「人头马一开,好事自然来」。自他病故后,香港文化界高度推崇他对岭南文化的贡献。

目录
1 生平

2 丧礼安排

3 恋爱

4 论文内容

5 生平年表

6 主要填词作品

7 主要著作

8 曾合作过的艺人

9 外部链接


生平
1941年,黄霑在广东广州出生,籍贯广东番禺,八兄弟姊妹中排行第六,1949年随父母移居香港,入读喇沙书院。1963年在香港大学中文系毕业,1983年获港大哲学硕士学位,2003年于香港大学社会科学系取得哲学博士学位,论文题目为《粤语流行曲的发展与兴衰:香港流行音乐研究(1949-1997)》(the rise and decline of cantopop : a study of hong kong popular music (1949-1997))。

黄霑一直与顾嘉煇合作,为香港的电视剧集(尤其是无线电视)创作主题曲。中英谈判期间,他在《明报周刊》撰写《数风云人物》,访问当时香港各界首屈一指的人物,结集成书出版。这些访问成为认识当年香港社会面貌的重要资料。1990年代,黄霑开始担任电视节目主持,在周梁淑怡入主亚洲电视之后与倪匡及蔡澜于凌晨主持成人节目《今夜不设防》。其后任无线电视问答游戏节目《江山如此多fun》的主持。黄霑生前爱烟爱酒,晚年因病才戒掉。

黄霑在推动粤语音乐文化方面有极大的贡献,获奖无数,1991年更是大丰收之年,先后获得金针奖、最佳唱片监制、最佳作曲、最佳歌词及金曲金奖。

黄霑在媒体行业成就突出。他曾为电影编、导、演及配乐;他是香港资深电视主持人,精通国、粤、英语,有即兴急才。他也曾写曲、当监制、创作广告歌曲;出版书目逾30本,包括杂文、小说、访问、广告心得,其中《不文集》更印行超过60版。

在广东文化圈上笔耕40年来,黄霑的作品贯穿多个层面。他填写的《世界真细小》已成为香港经典童谣;他在《家变》一曲写下「变幻原是永恒」,成为港人常说的口头语;他替香港家庭计划指导会创作宣传歌曲《两个够晒数》,是夫妇间谈论要生多少孩子时常引用的说话;曾有一段时间,他的著名歌词「千山我独行,不必相送」,也成为台湾送别离世亲人的歌曲。

八十年代作品《獅子山下》,描写香港人从贫穷走向繁盛,成为凝聚港人的歌曲,前香港财政司司长梁锦松及前国务院总理朱镕基[1] (http://www.chinanews.com.cn/2002-11-20/26/245280.html)2002年在香港经济陷入谷底时,亦引用该曲歌词,勉励香港市民同舟共济,在香港引起罕见的广泛回向。

踏入90年代后,黄霑影响力走向滑落。他欠下巨债、部分唱片公司认为他的风格已经过时,不愿接收他的作品。文化评论员陶杰就曾指,黄霑的年代,其实早已在逝世时就已结束。不过,在黄霑病逝后,他的歌曲除了被重新播放外,有关他的文化定位以至岭南文化未来定位,重新引起文化界的关注。

他2004年11月24日凌晨零时46分,黄霑在沙田仁安医院因肺癌去世,终年63岁。其逝世消息传出后,大部分报章香港报章当日深夜更改头条。 黄霑为歌手张敬轩所填的blessing(广东版)也成为了遗作。

新华社及中新社都发布了黄沾逝世的消息。中联办宣传文体部发出唁电,表示深切哀悼[2] (http://www.takungpao.com/news/2004-11-25/gw-334062.htm)。香港政府多名高级官员,包括民政事务局局长何志平[3] (http://www.news.gov.hk/tc/category/administration/041124/html/041124tc01001.htm)和财政司司长唐英年亦对黄霑的离世表达了惋惜。

丧礼安排
黄霑生前在创作领域上,突破广东歌是低俗品味的既定型象,亦把「不文」(色情)内容带向当时较为保守的香港社会。他一手替自己安排的丧礼,亦作出最后突破。

自他病逝后,外间一直关注丧礼安排,希望向这位巨匠作最后致敬,但2004年12月1日正午1时,黄霑的丧礼在家人出席下于柴湾哥连臣角火葬场完成,遗体随即于下午2时15分火化,事前完全没有风声,与该段时间病逝的名人,安排完全不同。

相反,他的亲属于同年12月5日下午3时,不拘一格在香港大球场举行「黄霑博士追思会」,让公众向他作最后致敬。大会原预计1万人出席,最后有2万人前来哀悼黄霑,大会在最后环节,播放黄霑生前感谢大众关心的片段,不少市民忍不著落泪,场面悲戚。


恋爱
1967年,黄霑与著名歌星华娃结婚,育有2子1女,其女儿即无线电视主持黄宇诗。1980年代与著名女作家林燕妮相恋,当时华娃虽然怀有黄宇诗,但仍坚持与黄霑离婚。黄霑与林燕妮的关系维持了14年,期间更合组「黄与林广告公司」,并在金庸见证下成婚,但最后二人分手收场,林燕妮亦郑重否认并没有与黄霑注册结婚。1995年,黄霑与助手winnie陈惠敏,于美国拉斯维加斯注册结婚,黄霑一直极力保护这名妻子,不让她的容貌在报刊上曝光。

黄霑常被人指他爱得疯狂,他死后,林燕妮开腔指黄霑生前将她抹黑,并称他不愿让陈惠敏曝光,只因她生得不美,这番言论引起娱乐圈非议,成为他死后被不停炒作的娱乐新闻。


论文内容
与娱乐圈名人不同,黄霑是少数拥有真正凭研究而夺得博士学位的人物。自他病逝后,论文内容被一再转述,成为2004年底香港文化界一个热闹的话题。他的博士论文导师、香港大学教授刘靖之形容他是一位严肃学者。大学考试评审委员质询他的博士论文内容时,刘靖之指他当时没有多少怀疑,已能顺利过关。大学认为整篇论文行文畅达、资料厚实、独具个性。

《香港经济日报》早前整理黄霑论文的部份内容时指出,由《世界真细小》到《沧海一声笑》,他一手把岭南文化的精髓,重新包装,成就响遍全球华人的cantopop (http://en.wikipedia.org/wiki/cantopop)文化,但他临终前的博士论文上却写下一个极其悲观的结论:粤语流行曲已完全失去从前的优势,未来或许只能像粤曲一样,「成为古董式的精英文化,在高级文化场所变中国曲艺来演出。」他希望借这篇论文,呼吁港人重新认识香港文化的位置,成为探索未来的基础。

论文现收藏于港大图书馆,题为《粤语流行曲的发展与兴衰》,以社会学的法兰克福学派方法分析粤语流行曲的兴衰,上溯至满洲没落,文学革命崛起,一直论及1949年天安门广场响起《义勇军进行曲》,直到1997年香港金紫荆广场响起同一首歌为止。

黄霑指,50年代初粤曲佔尽优势,既遇香港广东人口急升,还有《伶星报》等报刊推波助澜,但粤曲制作「七日鲜」变成「三日鲜」,同时也遇上南下的上海人冲击。当时虽有香港人创作「粤语时代曲」,但质素粗糙,只为迎合新加坡矿工口味。他提出一个新颖观点,认为香港流行曲的兴起,拜「不说废话」的广告歌所赐。

当年极流行的《四牛炼奶》、政府歌《马路如虎口》总是易唱易记,十分悦耳。1959年正式启播的香港商业电台,高层全通晓粤语,对广东歌词把关更紧。黄霑在文中不忘以第三者看自己的成就:「这时候加入广告创作的音乐人如顾嘉煇、歌诗宝、黄霑」,令粤语广东歌水准急升。

他认为,1974年仙杜拉主唱的《啼笑姻缘》,意味粤语流行曲受社会认同。何解有转变?「其中重要因素之一,是香港开始形成了强烈的本土意识。」他分析,早年香港难民到港后,60年代经历社会动乱、72年有山泥倾泻、74年股灾,复甦后慢慢凝聚港人身份。他更以许冠杰作为一个独立篇章,例如对有人指许在歌词加入「赖野」,黄霑反以元代周德清《中原音韵》指出:「太文则迂,不文则俗」,对许的贡献极为推崇,但他也说,许氏歌艺一般,但咬字却是全港歌星中最顶尖。

不过,广东歌的衰落,在90年代已埋下伏笔。与大部分音乐人不同,黄霑并没有把盗版视为导致广东歌衰落的重要原因,他提出七大理由,直指港曲衰落的核心原因。


「香港人这时(70-80年代)注重小我,发展一种自恋式(narcissistic)的感性消费;而一个转身,就投入一窝蜂的潮流去。」港英政府对香港文化的放任政策,造成一个矛盾现象。「一方面包容,另一方面歧视。」既令社会呈现多采的面貌,也令港人为一己成就,为其他华人社区不及。

这一矛盾而多元的环境,成为香港文化达至颠峰的背景,影响力更席卷两岸。他在论文中举例,1984年,张明敏参加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唱出由黄霑填词的《我的中国心》;这首歌马上走红,全国传诵。中国文化部门开始对港曲稍有改观,《上海滩》及《爱在深秋》随之北上。

凭借电影《刀马旦》和《英雄本色》,「港歌」同样风靡台湾。「本来,香港地处两岸中间点,正好在两地交往,做交流的中介。」他悲观说:「可惜只有地利,另外却有其他因素,令这完美结合没有发生。」

由1978年邓小平坚决改革开放路线,1984年中港签署《中英联合声明》,影响已在港人北上潮中,悄然逼近。

与今天的乐坛人不同,黄霑认为两岸开放,令香港昔日的海外市场,变成竞争对手,才是对香港音乐产业构成最大冲击。其次是唱片业不肯培训新人,只求现卖现买。至于常被音乐人挂在口边的「盗版」问题,在十多万字的论文中,只佔半个标题,以数百字交代。

高级软件令未受训练的人,也能担当演唱人;香港生育率低,令唱片业消费群减少;香港未能消化欧美的新风格如hip hop、euro pop, techno,只留下一堆不伦不类的作品;歌手不务正业;产品沦为卡拉ok上的发洩音乐。黄霑指这正是导致港曲没落的核心原因。

这位巨匠寄语,眼看香港音乐由盛而衰,心情沉重。他说:「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声音...香港因缘际会,创造了划时代的普及文化高峰」,不过回归以后,「声音会随时间湮没,除了存在人们的记忆和几张尘封的唱片里,下一代未必再有人惹起共鸣了……回归后香港,纵然偶有独唱,也只是大中华合唱的单一环节。」

论文以罗文《强人》一曲,写下一个可堪回味的结语:「莫记此中得失∕不记恨爱相缠∕只记共你当年,曾经相识过!」

[此帖子已被 lxc1988 在 2007-9-1 23:36:37 编辑过]

有你,有我,有家园.<br>相识,相知,相欢聚.<br>云开尽见含春蕾,枫红未若痴心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2

主题

730

回帖

4526

积分

亦狂亦侠

积分
4526
声望
3191 声
银两
23414 两
回帖
730
精华
4
阅读权限
45
注册时间
2007-7-15
最后登录
2023-10-5
QQ
发表于 2007-9-2 07:38 | 显示全部楼层

生平年表
1941年3月16日于广东省广州出生。
1949年移居香港,入读喇沙书院,任口琴队队长,屡获奖项。期间已参加电影配乐及电台播音工作。在喇沙书院毕业一年更获选为学生长。
1957年向著名口琴家梁日昭拜师学艺。
1960年进入香港大学文学院中文系,开始填词工作。
1961年获罗文锦爵士纪念怡和奖学金,积极参与香港大学话剧演出,又参加柏港业余话剧社,于丽的电视经常有演出机会;开始在乐坛活跃,不时为电影充当幕后合唱。
1963年香港大学荣誉文学士毕业,于培圣中学任教两年。
1965年以业余形式主持电视节目,及于报刊写作专栏。
1965年9月进入英美烟草有限公司广告部。
1967年4月15日与华娃结婚,育有两子一女。
1968年擢升为广告副经理,公司保送英国接受商业管理训练。
1969年获最佳电视节目男司仪奖,被喻为「电视王子」。
1970年转职华美广告公司(ling-mccann-erickson),任联合创作总监,是首位获美国广告界最高荣誉「基奥奖」(clio award)的香港人。
1972年获国泰广告公司(cathay advertising)聘为总经理,同年出任香港作曲家及作词家协会(cash)理事。
1973年与好友组成「宝鼎电影公司」(cauldron cinematics),自编自导创业作《天堂》打入该年十大卖座电影。同年撰写《不文集》。
1975年执导电影《大家乐》(电影取景于九龙华仁书院),温拿乐队凭该片走红,该电影成为该年十大卖座电影季军。
1976年因爱慕才女林燕妮,与华娃离緍。同年与林燕妮创办「黄与林广告公司」,自任主席。忙碌工作之余返回香港大学攻读硕士。
1978年凭填词作品《誓要入刀山》、填词作品《倚天屠龙记》、作曲填词作品《鳄鱼泪》,入选香港电台《第一届十大中文金曲》。
1979年为《明报周刊》撰写《数风云人物》专访。
1980年凭填词作品《亲情》、《轮流转》、《上海滩》入选香港电台《第三届十大中文金曲》。
1981年凭作曲填词作品《旧梦不须记》、《做人爱自由》入选香港电台《第四届十大中文金曲》;同年凭作曲填词作品《忘记她》获得 cash rthk 最佳中文流行歌曲奖。
1982年入选香港电台《第五届十大中文金曲》填词作品:《今晚夜》、《忘尽心中情》、《万水千山纵横》、《勇敢的中国人》、《两忘烟水里》,其中《两忘烟水里》更获当年「最佳中文流行歌词奖」。
1983年获香港大学哲学硕士学位,同年凭《世界始终您好》入选《第六届十大中文金曲》。
1984年以填词作品《我的中国心》得到中国音乐协会歌曲编辑部颁发第三届神钟奖。
1985年香港无线电视「18年主题金曲大选」中,黄霑的《狂潮》、《奋斗》、《上海滩》、《两忘烟水里》、《万水千山纵横》、《世间始终您好》、《交出我的心》全部获选。
1986年「黄与林」被世界最大广告公司盛世集团收购,黄霑任香港区副主席。同年以填词作品《当年情》入选《第九届十大中文金曲》,亦为「英女皇访港青年精英大汇演」填写歌曲《这是我家》。
1987年黄霑作品《倩女幽魂》电影配乐及电影主题曲《黎明不要来》所获奖项:《第七届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歌曲、最佳电影配乐、《香港导演评选大奖》最佳配乐、《亚太制片人协会第32届影展大会》最佳音乐、最佳音效。
1988年凭填词作品《半岛有情》获国内主要媒体主办《第三届通俗歌曲金兔杯创作比赛》大奖。
1989年与倪匡、蔡澜主持亚洲电视清谈节目《今夜不设防》,又与电影工作者支持内地学生民主运动。同年获「香港艺术家联盟」填词人奖、凭填词作品《我的中国心》荣获「中国改革十年全国优秀歌曲评选活动之改革十年1978-1988全国优秀歌曲」、「庆祝建国40周年--唤起我美好回忆的那些歌」优秀作品奖。
1990年在台湾推出首张国语专辑《笑傲江湖》,销量冲破30万张;同年以作曲填词作品《沧海一声笑》得到第27届台湾金马影展「最佳影片歌曲」
1991年连获香港乐坛12项大奖,包括「最高荣誉金针奖」、「最佳监制」、「最佳作曲」、「最佳歌词」、「最佳电影配乐」、「金曲金奖」、「cash电影主题曲最高播放率年奖」等。同年凭《黄飞鸿》电影配乐获第28届台湾金马影展「最佳配乐」。由黄霑亲自作曲填词,替红线女推出的《四大美人》专辑经过三年终告完成。与林燕妮正式分手。
1992年《黄飞鸿》再获第1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配乐」。
1993年签约无线电视,主持各类大型综艺节目。
1994年获中国国务院及新华社香港分社委任为「香港事务顾问」。
1995年《梁祝》获第1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配乐」。与助手陈惠敏(winnie)结婚。
1996年任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荣誉院士。
1997年在中国大陆主持《江山如此多娇》电视节目,合共31辑。
1997年7月为「香港各界庆祝回归委员会之96小时回归全接触」节目担任主持。
1997年9月为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主持「创作人谈创作」讲座。
1998年与顾嘉煇合作《顾嘉煇·黄霑·真友情演唱会》,在香港、广州及新加坡演出13场。
1999年主持「创意与创造力」讲座,开创益智talk show系列。
2000年再与顾嘉煇合作《香港煇黄2000演唱会》,共演出16场,在新加坡及马来西亚再演出6场。
2000年6月演出春天舞台制作的《虾碌戏班》舞台剧共43场。
2000年10月获「香港作曲家及作词家协会」颁赠最高荣誉「音乐成就大奖」。
2001年替「春天舞台制作」的《丽花皇宫》舞台剧担任艺术总监,为香港新城电台每朝主持早晨节目《开心大闹钟》、为无线电视主持名人访问节目《香港龙情》、为亚洲电视主持清谈节目《三个光头佬》。
2001年4月证实患上肺癌。
2002年为亚洲电视主持《黄霑香港情》。
2003年与香港民乐团合作「黄霑·獅子山下演唱会」在香港体育馆演出两场;于中国《南方都市报》、《新京报》撰写专栏;为香港话剧团、香港民乐团及香港舞蹈团合作演出的音乐剧《酸酸甜甜香港地》撰写全剧歌词;工余在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及社会学系修读博士学位,研究香港流行文化。9月获得博士学位。曾在电台披露抗癌成功经过。
2004年11月24日凌晨零时46分逝世

主要填词作品
《两忘烟水里》 词/黄霑 曲/顾嘉煇 唱/关正杰、关菊英
《上海滩》 词/黄霑 曲/顾嘉煇 唱/叶丽仪——电视剧《上海滩》主题曲
《问我》 词/黄霑 曲/黎小田 唱/陈丽斯
《獅子山下》 词/黄霑 曲/顾嘉煇 唱/罗文——香港电台电视剧《獅子山下》主题曲
《沧海一声笑》 词/黄霑 曲/黄霑 唱/罗大佑、许冠杰、黄霑、张伟文——电影《笑傲江湖》主题曲
《一生有意义》、《桃花开》、《千愁记旧情》、《肯去承担爱》 词/黄霑 曲/顾嘉煇 唱/罗文、甄妮——电视剧《射雕英雄传之东邪西毒》主题曲及插曲
《当年情》 词/黄霑 曲/顾嘉辉 唱/张国荣——电影《英雄本色》主题曲
《点解手牵手》 词/黄霑 曲/黄霑 唱/陈秋霞
《只有知心一个》 词/黄霑 曲/黄霑 唱/温拿
《旧梦不须记》 词/黄霑 曲/黄霑 唱/雷安娜
《明星》 词/黄霑 曲/黄霑 唱/叶德娴
《blessing》 词/黄霑 曲/张敬轩 唱/张敬轩(本曲为黄霑遗作)

主要著作
《下不文集(长青特别版)》(香港,博益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人海同游》(香港,博益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广告人告白》(香港,明窗出版社有限公司)
《浪荡人生路─人生篇》(香港,壹出版有限公司)
《浪荡人生路─人物篇》(香港,壹出版有限公司,1994年)
《我自求我道》(香港,皇冠出版社(香港)有限公司,1996年)
《数风云人物》(香港,博益出版集团有限公司,1996年)
《开心快活人》(香港,皇冠出版社(香港)有限公司,1997年)
《黄霑不设防》(香港,皇冠出版社(香港)有限公司,1997年)
《香港仔日记》(香港,文林社出版有限公司,1998年)
《大家姐传奇》(香港,文林社出版有限公司,1998年)
《咸湿仔自白》(香港,文林社出版有限公司,1998年)
《j j 自传》(香港,文林社出版有限公司,1998年)
《三级片导演手记》(香港,文林社出版有限公司,1998年)
《不文集》(香港,博益出版集团有限公司,1998年)

曾合作过的艺人
男艺人:周润发 成龙 狄龙 钟振涛 任达华 万梓良 吴孟达 黄百鸣 刘德华 刘青云 刘松仁 吴镇宇 张国荣 张学友 梁家辉 梁朝伟 洪金宝 郑丹瑞 郑则仕 黄秋生 曾志伟 林子祥 吕良伟 黄子华 黄日华 陈百祥 陈百强 陈松勇 蔡康永等
女艺人:钟楚红 郑裕玲 王小凤 徐小凤 张曼玉 王祖贤 汪明荃 沈殿霞 林亿莲 吴君如 叶童 袁咏仪 邱淑贞 叶德娴 梅艳芳 杨紫琼 张敏 罗美薇 刘嘉玲 赵雅芝 狄波拉 周慧敏等

有你,有我,有家园.<br>相识,相知,相欢聚.<br>云开尽见含春蕾,枫红未若痴心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家园基金|梁羽生家园 ( 鄂ICP备16023429号-1 )

GMT+8, 2024-5-8 07:19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