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889|回复: 16

[江湖] 【转】从“枪手”到“名家”——于东楼的武侠之路

[复制链接]

6

主题

79

回帖

1217

积分

声名鹊起

积分
1217
声望
1082 声
银两
6380 两
回帖
79
精华
1
阅读权限
40
注册时间
2008-12-17
最后登录
2011-6-29
QQ
发表于 2009-6-11 13: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武侠的魅力何在?为何能如此撼动人心?是英雄美人的缠绵爱情?是瑰丽诡奇的江湖风云?是千奇百怪的武功兵器?是幻想的自由与现实的人性情感的实现?是的,以上的理由都是,但也还不足以形容。武侠的世界是许许多多知名不知名的作家,用他们的心血耕耘出一片锦绣山河、风云江湖。于东楼是其中一位特殊的武侠小说作家,他才“新”出道十多年,却有数十年的武侠小说历鍊,这样一位有着傲骨与坚持的老先生,他一生的文学创作之路,也经历了台湾武侠小说的风华与没落,“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且看大老诉说动人的“武林外史”。

【贫困的求学之路】

  于东楼,本名于志宏。天津市人,1934年出生。13岁随父亲来台湾,高二时到日本就学,先后就读于东京玉川学园高校及国立千叶大学。大学二年级时因家中变故,经济来源顿失,只得辍学。本欲至香港发展,后因朋友劝说再次回到台湾。在日本时,常因经济拮据,三餐都了成问题,即使在餐厅也不敢点餐。

  “有次餐厅老板将一大堆食物往我们几个穷学生桌上放,吓得我们直说:‘不是我的!不是我的!’,那中国厨师睁大眼睛看着我们,只说了一个字,‘吃!’,一副非要我们吃完的样子。那时我们虽未言谢,其实心里一直是感激他的。”

  于先生说出这段艰辛的求学历程,其中自有一番不足与外人道的甘苦。于先生表示在这段日子里,是他最辛苦也最充实的时光,“因为平时无事,读书便成了唯一的乐趣了。说到古典文学的基础,是从(千叶)松户图书馆内学习来的,至于现代文学的部分,就是在内山书店里完成的,内山书局是当时少数卖中文书籍的。而我几乎将内山书局里所有的小说都看光了!”于先生自豪地说。

  由于经济来源不继,于先生只得中辍了学业;回到台湾后,在基隆市政府地政科工作了一年多,后于文山中学及当时最大的补习班志成补习班,当任干事。因为职务的关係,他自创一套讲义印制、发放的办法,说起今日的补习班的讲义制度可说是他所草创的呢!也因此机缘,认识了许多在补习界的教授与学者,进而推荐他到教育部的中华制片场,当任拍摄工作。

【美人恩与武侠创作之路】

  人生的际遇谁能预料?在于先生身上我们或能见真章,就在一切堪称顺遂的时候,于先生遇到了自古英雄也难过的——美人关。陷于热恋的于先生,不顾女方家长的反对,放弃了高薪稳定的公职,两人逃到了高雄,成立了自己的家庭。初到高雄,于先生只好靠着打零工过生活,后因搬送书本,渐渐与书局有了接触,写起稿子来。于先生的第一篇作品是在建业出版社完成的,当时正是枪战小说的全盛时期,优越的稿费对当时的于先生来说,不啻即时甘霖,从此步上写作的坦途:

  “非常幸运地,自我写作投稿以来,从没尝过被退稿的滋味。至于当职业作家,其实是想也没想过,因为我的个性不喜欢受到拘束,但是,一旦动起笔来却停不下来。所以,我的作品大多是被逼出来的。”

  于先生说道,写作的情形,就像是甜蜜的负荷一般,令其无计可施,却又甘之如饴。枪战时期的作品有很多,几乎都在报纸上发表过,由春秋出版社出版,如《白菊花》等作品,稿约不断,每天要写600字稿纸15张,如此两年。当时于先生也不过28岁,当真英雄出少年。

【“天下第一枪手”】

  说到近代武侠小说史,其中最混淆视听,令人眼花潦乱的要算是“代笔”的问题了。名武侠小说作家稿约不断,自顾不暇时,就只好利用“分身”。因为代笔的人多,又不能登上台面;其中品质的优劣更是参差不齐,有着天壤之别,这若认真说起来又是一段故事了。于先生表示,他几乎帮所有的名家代过笔,赢得“天下第一枪手”的美称。于先生表示在好友古龙过世以前,从未想过自己创作武侠小说,即便为人代笔捉刀,也只是应出版社要求,勉强而为。

  “当时认为(古龙在世时),写武侠小说一定逃不出金庸、古龙这两个一代大家的框架,既没有金庸的博学与文学底子,也没有古龙的天纵才情、豪放气派。直到后来,我自己写起武侠小说才知道,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儿。因为我严谨重理智的个性与他们俩完全不同,我喜欢写是市井小民更胜于那些英雄、大侠,我不喜欢写深山大泽,莽莽大漠,我偏好的是‘人间’的东西,我书中的人物都是生活中‘小人物’,有锁匠、厨师、小捕快,发生的事件也是他们周遭的事物。要说我的作品风格的话,可能是近乎写实吧!”

  说起来,这个际遇还真像他最近被改编为八点档连续剧、风评极佳的《短刀行》男主角小孟一样,小孟以一介厨师,无心之下,在江湖中踏出了第一步,便无可奈何地成为道地的江湖人;于先生无意以武侠名家,却也因缘际会,“无可救药”的成为武侠的擎旗手;后半生的人生、交游、事业,皆与武侠结下不解之缘。古龙,这位台湾武坛不世出的怪杰,也正是在这情况下,成为他一生莫逆的知交。

【数武坛风流人物】

  谈到武侠小说的耆宿大老,于先生不免一阵唏嘘感慨,毕竟老成凋零,实属遗憾。说到才气第一,必非古龙莫属,但要说谁是最伟大的武侠作家,于先生首推卧龙生,“我认识卧龙生,其实他书读的不多,小说嘛也只看过一些侠义小说而已,却能够写出《玉钗盟》、《飞燕惊龙》这样精彩的武侠小说,真要令人佩服了。”于先生由衷地说。

  相较于卧龙生,古龙可是扎扎实实地作学问,“古龙看书的时间比写作的时间还要多呢!古龙武侠创作前期,多阅读国外的翻译小说与侦探小说,直到后期,逐渐体认到所学仍不足,于是回头读起中国的古典文学”,由于先生口中得知,古大侠的地位不只是他的才气拼凑出来的,更是花了许多的努力与苦心经营而成的,其一再求新求变的精神,到现在都是写作后辈的楷模及典范。

  这儿有一插曲要点说一下,在谈武侠小说创作过程中,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就是作家间的相互影响。于先生曾经创造了这样一个角色,此人为一暗器高手,外号“非金不打”,出手便是黄澄澄的金子,因为若不是黄金制的暗器,到他手上就会失了准头,就这样祖先留下的万贯家财都被他给“打”光了,最后只有沦落丐帮,就在这逼不得已的情况下,他发明了打出去,却还会回来的—回旋鏢。(署名诸葛青云的《百劫孤星》)这个人物角色,让人联想到古龙的作品《欢乐英雄》,古龙在创作这部作品的当时,两人正交往密切,而日后于先生作品所呈现的明快手法也正与古龙风格相应,作家间的交互影响,或由此可见一斑。

  说起两人相识,是标准的“以文会友”,因枪战小说的风行,于先生的文章几乎天天可见,引起古龙的赞赏与好奇,欲一睹庐山真面目,就在春秋出版社吕秦书先生的引荐下,两人一见如故,从此莫逆,经常一起讨论武侠小说的故事情节。“但说到动手写自己武侠小说,却是在古龙去世以后的事了,因为心里想,有古龙写就好了,反正要写也写不过他嘛!”由这儿便可想见于先生对好友古龙的评价和赞誉了。

  说到有次他与古龙讨论故事情节,却为了一件事意见相左,那就是武侠小说一直略而不谈的——“钱”的问题。古龙笔下的大侠,一出手就是一百万两,要的就是这份非凡气魄,而于先生想到的则是,若有这一百万两,该怎么带呢?要多少辆马车,多少人力,对于独来独往的大侠来说,不啻是个天大的难题吧?顾及这点,对古龙来说未免缚手缚脚,失之拘谨,少了一份豪放的快感。如是反观,凡事要合情合理才肯下笔,这对严谨的于先生来说却是最先需要考量的事。由于体认到个别的差异这一层,于先生终于能开创出属于自己的武侠风格,以其明快的节奏与活泼的气氛,藉由文字传达其对人生的体验,生活的智慧,打动了读者的心灵。

【创立汉麟,致力出版事业】

  从创作枪战小说以来,于先生与出版社的接触日渐频繁,也认识了不少作家,这成为日后成立汉麟出版社的最大主因与后盾。1972年,于先生时年38,与朋友合作成立了汉麟出版社,最初以出版言情小说的《小说报》为主,以一篇或一个题目的方式出版,以其轻薄小巧的外形,创造了极佳的销量,在火车站或是路边贩售,一时蔚然成风,当时著名的作家如玄小佛等名家,几乎都是汉麟出版社培养出来的。大约第二年,1973年开始出版武侠小说。第一部出版的是卧龙生的《飞燕惊龙》,之后陆续出版《玉钗盟》、《金剑雕翎》及其他如古龙(《萧十一郎》)等名家作品。

  汉麟在台湾武侠小说发展史中多次开创先例,造成了出版界的“版面革命”,如原本的武侠小说是三十六开大小,薄薄一册,无论阅读或整理,都不便利(出租店通常将三本合订成一本,装订更耗费时间、人力),有鉴于此,汉麟首创了三十二开,份量约7册内容的版式,其后又改进为二十五开的版本(现在通行的武侠小说版式),且版面设计新颖精美,获得大众的肯定,对出版界造成很大的影响,成功地创造出许多出版奇迹。在汉麟最盛之时,没有一家通俗书店没有汉麟的书,不但买书要排队,若是买不到还要领号码牌等候的情形,真是现在无法想像的情况!

  于先生本着“不做就不做,要做就要做第一”的想法,为他自己带来了许多的荣誉与契机。于先生因缘际会下与出版结缘,专心致力于出版事业十二年,后因合伙的朋友故逝,于先生亦无心经营下去,于是转让给现在的万盛出版社。万盛早期也曾轰轰烈烈,曾出版了“古龙作品全集”,如今一改武侠小说的经营方向,朝爱情小说发展,说到这里,于先生难免又为武侠小说的没落唏嘘感叹了一番。  

【“于东楼”及其武侠小说】

  于先生在武侠小说创作方面,出道很晚,作品也不多,只有四部,但要论经历资格却是老字号,而且一鸣惊人,在大陆的文学奖项中,屡获青睐。他的第一部武侠小说《铁剑流星》于1986年完成,也是于先生自己最喜欢的一部。《铁》作原是于先生受朋友之托所写的剧本,再改写成小说,于《常州日报》以及《神州传奇杂志》上连载。第二部作品《魔手飞环》于1989年完成后,分别在上海的《新民晚报》与武汉的《中国故事杂志》上连载,该部作品还赢得了“武汉通俗文学·长篇奖”的荣耀,第三部《短刀行》完稿于1991年,也让于先生获得“第一届中国武侠文学会·银剑奖”(同时得奖的有金庸、温瑞安及梁羽生),这不仅是对其作品的肯定,更确立了他的武坛地位。于先生表示该部作品原先计划要写五部或十三部的长篇大作,对于一部只写三十万字左右的于先生而言,是项突破的举动,不过总是好事多磨,事与愿违,由于身体状况不佳,使得于先生不得不提早结束故事,使这篇连载于《世界论坛报》的“长篇小说”,就这么平白“缩短”了。于先生表示若有机会,他还是会继续完成的。《短刀行》也分别于《现代体育报》(广州)、《新明报》(新加坡)以及《神州传奇》上连载。最近更被翻拍成电视剧,于有线电视上播出,甚受观众欢迎。但因为编剧的关系,角色与剧情都作了大幅度的更动。

     “我的小孟怎么变成色鬼了?!”对于这点,于先生很不赞同却不失幽默地道出心中的不满,“值得庆幸的是,合约仅为期两年。”接着,于先生松了一口气道。

  第四部《侠者》亦于同年(1991)完稿,分别在《大成报》与天津的《今晚报》连载,尚未正式出版。以上提到的一至三部作品,由万盛出版社出版,如今,于先生的版权都已收回,目前为这四部作品作校订工作,以为日后的定本,完成时将于风云时代出版。

  于先生以“于东楼”为笔名,说起由来,颇令人会心一笑,原来于先生写稿时,住在公寓最东边,完稿时于文末注明“于东楼”(写于东楼),出版社不明所以,以为是笔名,“于东楼”就这么来的了,真是“无巧不成书”呀!

【于东楼的“联想”与“创新”】

  当作者完成作品时,作品已然成了独立的个体。相对于作品,作者与读者也只不过是诠释者的角色,一个是由作者的角度在看,一方用读者的视角在诠释,三者相即不离,也不相等同,却有异曲同工之妙——让我们对作品能有进一步的认识。

  在武侠小说的创作方面,于先生自个道,他的作品是被逼出来的,交稿的压力正是创作的动力来源。至于小说的灵感来源呢?就是源自于生活的点滴、丰富的联想与生命的体悟。他笑着说:“我现在满脑子都是灵感,满脑子都是故事呢!像《短刀行》写作时,脑中浮现出‘武力,并不能解决问题’这样一个观念。人若是妄想用武力解决,以暴制暴,只徒取灭亡而已,乱却无由而止。唯有仁者才能无敌”,就是作者极力彰显、表现的主题。除了故事所呈现的大主题外,亦常有言外之意,如作品《短刀行》中透露出“一个人有多大气度,就有多大成就”的气象,假如两岸的问题也能作如是观,那么问题不就不存在了吗?所以,就另一层面而言,武侠小说可是再写实不过的了,虽然事件、背景可以捏造,可以际遇曲折诡奇,令人匪夷所思;但说到其对人性的刻划、人生课题的探讨,往往直指人心,看透潜在的根本问题。如此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属于中国人最深远睿智的人生哲学呀!

  另外,在读者的评价方面,诚如大陆学者陈冲所言,于先生作品风格轻松有幽默感;在人物角色的摹写上,更成功地打破了通俗小说中人物必须是扁平人物的成见。

  “他们都是由偶然事件被卷入了矛盾冲突的旋涡当中,他们在事件中的地位,与他们原本的在生活中的地位,呈强烈的反差。他们代表正义的一方,但仍然保留着‘小人物’的种种性格特征,使人物性格更加鲜明,也使故事平添几分喜剧性,读来格外有趣。”

  于先生成功地打造出武侠世界中的另类英雄,他们有血有泪,他们有矛盾冲突,他们凭藉的不是无敌的武功,也没有背景后盾,有的,是一腔真诚仁心,由平凡中显示出的是真正的坚毅与勇敢,真正的无谓。

  提到“武打”那可是武侠小说不可或缺的重要的一环,陈冲先生也提出了他“武功假定”的说法来诠释“武功”:“所谓的‘武功假定’是指小说中对于武功的假设性的逻辑前提。”

     相信读者不难发现,在金庸小说中有着很明显的“武功假定”,那就是“内功”,内功的高低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就像张无忌,他无师自通《九阳真经》,对于武功的招式毫无技巧可言,但他却可以和明教高手布袋和尚比轻功,可以接下灭绝师太那威力无比的三掌而无大碍,“内功”还当真神奇哩!由是反观于先生的作品的特点,他并不着重武功的比斗,主角也不是书中最强的,他斗的是智,打的是气度之战,这点正可说明于先生书中零星的武打场面的原因了。

  “于先生书中的‘武功假定’比较虚,且单个人物很少是全才的,多为一技之长,这一技哪怕高到极致,别的方面总有弱点。于是便有了各种‘技’,亦即各种人物的排列组合。不同的组合,便有不同的优劣态势,不同的胜负结果。这不仅为‘斗智’提供了可能,尤其还为正义一方‘争取多数’提供了内动力,最终的胜负体现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涵义。当然,这种‘武功假定’有得亦有失。单以武打场面来讲,看起来就不是很过癮了,而且多少有点随意性过大。”

  陈先生真是一针见血的指出了于先生写作的特点,这样的写作风格实是种创新,将武侠小说的血腥之气淡化后,将之提升到和平仁爱的新境界。这样的创新尝试,也正是推动武侠小说发展的源头活水。唯有不断的创新,才能挣脱类型化、模式化的创作牢笼,可为武侠小说创作者之殷鑑。

【武侠的新希望在未来】

  目前65岁的于先生正享受生活,闲居内湖。对故乡总怀有一份孺慕之情。他一直以来有个心愿,希望能在两岸三地出版武侠杂志《武侠文学月刊》,然而大陆的种种政策,想要在大陆办起武侠杂志有实际上的困难,只得改变方针,由介绍出版武侠小说入手。先后介绍的港台作家,如卧龙生、柳残阳、高庸等名家作品集,使大陆的武侠小说能有完整的版本,可免遗珠之憾。

  近年来大陆对通俗文类——武侠小说日趋重视,成立了“中国武侠文学会”,举办第一届武侠文学奖,于先生亦于当地设立了古龙文学基金,奖励武侠小说创作者能有好的作品出现,并当任中国武侠文学会的海外理事,负责海外联络事谊,对于武侠小说在大陆地区的推广,可说是不遗余力。如此地努力,不外乎希望武侠小说能再创高峰,光耀文坛。大陆地区可说是武侠小说的“新大陆”,而目前于先生正积极与若干武侠同好规划成立“中华武侠文学会”,并有心在台湾创设“古龙文学奖”,结合爱好武侠小说人士齐心努力,武侠小说的未来如何?我们且拭目以待吧!

  “武侠小说还是很有希望的,就像言情小说一样,原以为琼瑶之后就后继无人了,谁知又有新秀席娟的出现,相信武侠小说不会一日被人遗忘,只是仍在‘深蛰沉潜’当中,有朝一日,武侠新秀将如彗星般,照耀武侠这片天空,再创武侠小说的新纪元。”于先生以坚定的口吻,殷殷期盼着这一天的到来。“有为者,亦若是”,与喜爱武侠和即将投入武侠小说行列的朋友共勉。


                                                採访于一九九九年七月二十八日

6

主题

79

回帖

1217

积分

声名鹊起

积分
1217
声望
1082 声
银两
6380 两
回帖
79
精华
1
阅读权限
40
注册时间
2008-12-17
最后登录
2011-6-29
QQ
 楼主| 发表于 2009-6-11 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于先生已经去世了……
前段时间经朋友推荐,看了于东楼的《短刀行》,觉得很不错,俺孤陋寡闻,还以为于东楼是个新人,心想可比那些所谓新武侠强多了,谁知今儿个查了下,原来是与金梁同一时代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63

主题

1万

回帖

4万

积分

武林盟主

折腾梁迷平台的

积分
45769
声望
37070 声
银两
509069 两
回帖
11906
精华
11
阅读权限
200
注册时间
2006-11-15
最后登录
2024-6-7

宣传大使书编十年坚守同心圆

发表于 2009-6-11 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家园还有哪些密码不记得人可以找我还原密码232790139@qq.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79

回帖

1217

积分

声名鹊起

积分
1217
声望
1082 声
银两
6380 两
回帖
79
精华
1
阅读权限
40
注册时间
2008-12-17
最后登录
2011-6-29
QQ
 楼主| 发表于 2009-6-11 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太孤陋寡闻了,要抓紧修炼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910

回帖

3940

积分

亦狂亦侠

积分
3940
声望
3019 声
银两
12531 两
回帖
910
精华
0
阅读权限
45
注册时间
2009-1-27
最后登录
2012-4-24
QQ
发表于 2009-6-11 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认得这个于东楼哎


第一次听说
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63

主题

1万

回帖

4万

积分

武林盟主

折腾梁迷平台的

积分
45769
声望
37070 声
银两
509069 两
回帖
11906
精华
11
阅读权限
200
注册时间
2006-11-15
最后登录
2024-6-7

宣传大使书编十年坚守同心圆

发表于 2009-6-11 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是几年前听粱迷书的,觉得有点意思吧

这个人的书还没读过,估计也不容易在书店里看见他的书

多谢可儿,长见识了
家园还有哪些密码不记得人可以找我还原密码232790139@qq.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8

主题

1万

回帖

2万

积分

梁学精英

积分
21770
声望
19184 声
银两
38625 两
回帖
11366
精华
0
阅读权限
50
注册时间
2007-1-31
最后登录
2024-4-11
QQ
发表于 2009-6-11 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张卫健版的小孟由进入沈家起就被编剧变得很是香艳起来。署名古龙的《枪手·手枪》实为于东楼作品。风铃中的刀声也有一些是于的代笔。
梁羽生家园,梁迷网络的家http://www.yushengbbs.ne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3

主题

1439

回帖

1万

积分

一派掌门

积分
18492
声望
7247 声
银两
88618 两
回帖
1439
精华
3
阅读权限
100
注册时间
2007-1-3
最后登录
2024-6-6
QQ
发表于 2009-6-11 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短刀,好像是齐秦唱的插曲,纳兰觉得故事及表演如何?
梁书初次连载顺序口诀:
虎莽七塞江白踪,川花还魄帝联弓。
唐河钗狂九慧剑,凤骨瀚鸣游雷电。
牧广三绝惊传烽,尘幻天骄一剑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8

主题

1万

回帖

2万

积分

梁学精英

积分
21770
声望
19184 声
银两
38625 两
回帖
11366
精华
0
阅读权限
50
注册时间
2007-1-31
最后登录
2024-4-11
QQ
发表于 2009-6-11 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短刀行应该是比较好找的啊。旧雨楼温古知心区是这么介绍的”不识古龙枉少年,一剑丁情留古痕;惊魂黄鹰动心魄,浪子乘风仗雪刀;魔手东楼另辟径,瑞安名捕震京都。"
梁羽生家园,梁迷网络的家http://www.yushengbbs.ne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537

回帖

1146

积分

声名鹊起

积分
1146
声望
607 声
银两
3901 两
回帖
537
精华
0
阅读权限
40
注册时间
2008-10-26
最后登录
2011-9-29
发表于 2009-6-12 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龙书之所以 能顺利 整理出版 很大程度上 归功于 于老啊
致敬!
梁羽生家园,梁迷网络的家http://www.yushengbbs.ne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8

主题

1万

回帖

2万

积分

梁学精英

积分
21770
声望
19184 声
银两
38625 两
回帖
11366
精华
0
阅读权限
50
注册时间
2007-1-31
最后登录
2024-4-11
QQ
发表于 2009-6-12 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恩,确实如此。古龙自己整得好乱!
梁羽生家园,梁迷网络的家http://www.yushengbbs.ne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79

回帖

1217

积分

声名鹊起

积分
1217
声望
1082 声
银两
6380 两
回帖
79
精华
1
阅读权限
40
注册时间
2008-12-17
最后登录
2011-6-29
QQ
 楼主| 发表于 2009-6-12 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是朋友推荐,才去看的,个人觉得真的很不错,可能我比较喜欢那里面的搞笑成分吧,通篇几乎由对话构成,文字轻松明快,情节也很吸引人,而且尤其幽默,据说于先生也是古派,不过古龙没有他的风格轻松,也推荐药师姐姐去看
至于电视版短刀行,我连想都不敢想,印象中沈玉门应该是眉宇轩昂、英气逼人,且凭他那难以想象的人际关系,应该有股不言自明的超凡魅力,就是比较花心了点,小孟虽然不是沈玉门,但面貌却是
对了,俺这里有电子书,可比网上下载的正确率高呵,俺一边看一边改的(前段时间整理剑谱犯得职业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63

主题

1万

回帖

4万

积分

武林盟主

折腾梁迷平台的

积分
45769
声望
37070 声
银两
509069 两
回帖
11906
精华
11
阅读权限
200
注册时间
2006-11-15
最后登录
2024-6-7

宣传大使书编十年坚守同心圆

发表于 2009-6-12 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的,好的

希望楼上有兴趣看家园的游剑江湖,或者其他还需要整理的
家园还有哪些密码不记得人可以找我还原密码232790139@qq.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7

主题

2236

回帖

3万

积分

一派掌门

积分
37197
声望
25483 声
银两
117792 两
回帖
2236
精华
13
阅读权限
100
注册时间
2007-7-29
最后登录
2024-4-26
发表于 2009-6-15 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读过古龙的<,名剑风流>,据说结尾就是这位于老先生续的,确实不是一般的烂.
梁羽生家园,梁迷网络的家http://www.yushengbbs.ne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8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VIP名士

积分
87365
声望
67904 声
银两
1070688 两
回帖
28937
精华
23
阅读权限
180
注册时间
2009-5-28
最后登录
2024-4-15
发表于 2009-6-15 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名剑风流,后面写丢了很多角色啊,比现在很多网络连载小白文还夸张。
我家藏马是最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8

主题

1万

回帖

2万

积分

梁学精英

积分
21770
声望
19184 声
银两
38625 两
回帖
11366
精华
0
阅读权限
50
注册时间
2007-1-31
最后登录
2024-4-11
QQ
发表于 2009-6-15 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3楼练霓裳于2009-06-15 11:33发表的  :
我读过古龙的<,名剑风流>,据说结尾就是这位于老先生续的,确实不是一般的烂.
名剑风流的结尾约三万字是由乔奇续写滴....乔奇就是哪个著名挽词的作者....小李飞刀成绝响,人间不见楚留香....
乔奇,本名熊堃,1948年自大陆赴台湾,搞铁路财务,穷困潦倒,上世纪60年代开始创作侦探小说,创造了“黑猫女侠”这一在台、港家喻户晓的女刑警形象;他跟本名熊耀华的古龙并称“岛内二熊”。 o(╯□╰)o
梁羽生家园,梁迷网络的家http://www.yushengbbs.ne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5

主题

624

回帖

2462

积分

亦狂亦侠

积分
2462
声望
1663 声
银两
3635 两
回帖
624
精华
2
阅读权限
45
注册时间
2008-1-5
最后登录
2023-12-19
QQ
发表于 2009-6-26 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枪手.手枪》就是他写的,感慨个,写的非常好,打有《绝不低头》的气魄。
男人趁着年轻,要吃最辣的菜、喝醉烈的酒、坐最快的车、看最美的姑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家园基金|梁羽生家园 ( 鄂ICP备16023429号-1 )

GMT+8, 2024-6-7 14:39 , Processed in 0.07616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