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去掉那些“续貂之作”──说说梁羽生的佳作

雷霆千里

 

 

 

  说起武侠小说,便不能不提到金庸、梁羽生和古龙。金庸是众所公认的绝顶高手,虽然有部分梁迷和古迷不愿承认,但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鼓吹赞扬金庸小说的文章多如牛毛,很多文章对金庸小说的吹捧已到了无以复加甚至是肉麻的程度,其中最令人厌恶的一种吹捧方式就是,贬低其他武侠作家,借以抬高金庸。其实金庸的成就有目共睹,根本不需如此,可依然有一些无聊之辈耽于此道,并乐此不疲。前不久在书店翻到一本《挑灯看剑话金庸》,这本书的作者是位老人家,我向来尊老,但此老在书中所表达的观点实在让我难以认同。作者在书中说:金庸、梁羽生、古龙为新派武侠三大家,其他作家比起这三大家差得远了,因此他不看其他人的作品;另外,就是在三大家中,梁羽生、古龙与金庸相比也是差距极大(原书大意如此)。看到这些话之后,我立即将书放回架上,心中升起一个念头:这位老人家太无知。
 

  金庸的成就虽高,但也不能掩尽天下秀色。我一直认为:在金、梁、古三人之中,确实以金庸的成就最高。而金梁二人风格相近,古龙则是另辟蹊径,于旁门左道(注:此词无贬意)而达巅峰之境,因此古龙之后的温瑞安、黄鹰、龙乘风等创作的、走古龙路线的武侠小说,虽然颇有可观,但却未能超越古龙。金梁文风虽然相近,却也隐然有别。与金庸相比,梁羽生显得更传统。而且我认为,能与金庸作品相媲美的,唯有梁羽生的部分作品。换句话说,即在梁羽生的作品中选出14部佳作与金庸的14部作品相比较,二人的成就便会不相上下了,纵算梁著有所不及,但也相差不远。
 

  在我的心目中,梁羽生的如下作品可与金庸作品相比而不逊色,分别是:《女帝奇英传》、《大唐游侠传》、《飞凤潜龙》、《还剑奇情录》、《萍踪侠影录》、《白发魔女传》、《塞外奇侠传》、《七剑下天山》、《江湖三女侠》、《冰魄寒光剑》、《冰川天女传》、《云海玉弓缘》、《风雷震九州》、《侠骨丹心》。
 

  梁羽生最为人所诟病的就是作品水平参差不齐,如果梁羽生只写了以上十四部作品的话,只怕“梁学”研究早就蔚然成风了。

  《七剑下天山》──旧瓶装新酒
 

  《七剑下天山》是梁羽生的早期作品,与旧派的武侠小说风格相近。有人说,梁羽生在《七剑下天山》中写的康熙杀顺治是历史上所没有的事情,而且这种写法有损康熙一代明君圣主的形象;与金庸《鹿鼎记》中描写的康熙拜见顺治的情形相比差的远了。其实这种论点很荒谬,且不说两部书创作的年代不同,而且两部书想要表达的思想意思本不相同。在《七剑下天山》中,康熙只是中国历代皇帝的一个代表,梁羽生只是在他身上表现一下做皇帝之人的猜忌、自私、狠毒而已。若说不符合历史,金庸在与《七剑下天山》创作时间差不多的《书剑恩仇录》中,将乾隆写的更加不堪,其中乾隆派喇嘛呼音克火烧雍和宫的做法与《七剑下天山》中康熙派阎中天杀顺治的做法如出一辙。为何人们只责梁羽生违背历史,有损“明君圣主”的形象呢?这是不是双重标准呢?况且,康熙是否算得上“明君圣主”还是个问题呢?

  《白发魔女传》──可怜未老头先白
 

  《白发魔女传》是梁羽生的名著,与同样描写明末背景的《碧血剑》相比毫不逊色,只是两部书各有侧重。《碧血剑》是反讽农民军;而《白发魔女传》在讴歌农民军的同时,更着力描绘玉罗刹与卓一航的爱情悲剧以及玉罗刹的反抗精神。与《碧血剑》相比,《白发魔女传》的爱情故事更加震撼人心。

  《塞外奇侠传》──塞外奇情
 

  我一直认为《白马啸西风》是金庸作品中写情写的最好的,但《塞外奇侠传》与之相比并不逊色,同样是描绘发生在回疆的故事,书中描述的飞红巾的爱情悲剧,同样震撼人心。只是两部书的风格不同。《白马啸西风》对李文秀的爱情悲剧刻画的更加细致动人,而《塞外奇侠传》中飞红巾的爱情悲剧同样令人掩卷唏嘘。

  《云海玉弓缘》──情为何物
 

  《云海玉弓缘》是梁著中比较“另类”的作品。这部书最震撼人心的一幕是出现在结尾处的“厉胜男之死”,可以说,全书是在高潮中结束的,留给人无限的遐思。最后的两句诗:“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更是留给人无尽的回味。金庸作品中,同样是以情动人的《神雕侠侣》,则给人留下极强的斧凿痕迹,让人总感觉杨过与小龙女的悲苦命运完全都是作者刻意安排的。虽然有人吹捧此书描绘了一个伟大的爱情故事,但与金著的另一部写情为主的《白马啸西风》相比,浑没有《白马啸西风》的细致婉转,流畅自然。因此也就缺少了一份像《云海玉弓缘》这样震撼人心的张力与感染力。所以,《云海玉弓缘》在写情这一节上是胜过《神雕侠侣》的。

  《江湖三女侠》──巾帼不让须眉
 

  梁羽生喜欢以女性为书主,这表现出梁羽生对女性的尊重。《江湖三女侠》是梁著中以女性为主角作品中的佼佼者。在此书中,成功塑造了三位形象鲜明又各不相同的女侠:冯琳的刁钻古怪、冯瑛的忠厚正直以及吕四娘的豪迈大气、铮铮侠骨皆跃然纸上,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该书与金著中同样在“侠”字上下功夫的《飞狐外传》相较,可用一句话概括:巾帼不让须眉。两部书在“侠”字上不相上下,而在“情”字上,《江湖三女侠》要逊于《飞狐外传》。《飞狐外传》中程灵素为救胡斐而死的场面,让人看后欲哭无泪,心绪难平。《江湖三女侠》中的爱情故事则显得老套而又平淡了许多。

  《大唐游侠传》──纵死尤闻侠骨香
 

  《大唐游侠传》是一部颇具“古意”的作品,其中一个重要情节是描写段圭璋、南霁云等侠士协助张巡守卫睢阳,最后以死殉国。这一点与金庸笔下的郭靖死守襄阳为国殉难的故事颇类,只是郭靖“侠之大者”的形象是通过《射雕》与《射雕》两部书完成的。持平而论,《大唐游侠传》的整体水平确实略逊于《射雕英雄传》,但决不在《神雕侠侣》之下,而为国为民的侠者风范则不相上下。而此书的古朴气息,更是金庸笔下所无,其他名家笔下也罕见的。单以此点而论,《大唐游侠传》便可称之为经典佳作。

  《冰川天女传》、《侠骨丹心》──浪子心声
 

  金庸笔下的浪子是令狐冲,而梁羽生笔下的浪子是金世遗,只是金世遗的浪子狂性只存在《冰川天女传》和《云海玉弓缘》之中,而后金世遗由邪入正,成为一代大侠。他的儿子金逐流在《侠骨丹心》中出场时,颇有几分浪子气息。只是无论《冰川天女传》还是《侠骨丹心》,虽在局部上有所成就,但就整体而言,确实逊于《笑傲江湖》这部政治寓言,但并不低于金庸的早期作品。
 

  《侠骨丹心》是我看的第一部新派武侠小说,那大概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了,只是当时并没有看完全,但梁羽生在我的心目中的位置是无可代替的,虽然我同样也很喜欢金庸。

  《萍踪侠影录》──侠之大者;魏晋风度
 

  《萍踪侠影录》是梁羽生最受欢迎的作品,也是梁羽生本人最为得意的佳作。此书以明朝“土木堡之变”为历史背景,塑造了张丹枫这一光辉夺目的“侠之大者“的艺术形象。有人说金庸笔下真正的大侠只有郭靖与萧峰。张丹枫与郭靖、萧峰比起来毫不逊色,甚至犹有过之、更加完美。郭靖虽好,却显得有点假,与读者有些距离;萧峰则是典型的悲剧英雄,他英武豪迈,机智过人,却因为执着于私仇而错杀爱侣,铸成终生憾事,最后以一腔热血化解了宋辽两国的战争,以生命的代价换来了大侠的形象。与他们相比,张丹枫智勇兼备,胸襟广阔,而他身上独具的魏晋风度更是令人神往。可以说,张丹枫是个完人,是个有血有肉、能哭能歌的完人,与萧峰的缺憾美相比,并臻佳妙、各尽其至。

  《风雷震九州》──亦正亦邪
 

  《风雷震九州》同样是一部“奇特”的作品,之所以奇特,是因为梁羽生在此书中花费极大笔墨,刻画了一个反派角色──叶凌风,甚至有人认为此书的主角就是叶凌风,但我觉得叶凌风只能算是一号反派,而江海天是一号正派。书中对叶凌风由邪向正,再由正入邪的心路历程刻画的细致入微,这样的写法是金著所无,其他作家的作品中也罕见(至少本人没见过),算是梁羽生的一个创举吧。

  《女帝奇英传》──武侠小说历史化
 

  《女帝奇英传》也是梁羽生的得意之作,有人认为此书的主角是武则天,我觉得真正的主角是李逸和武玄霜,虽然此书被认为是为武则天“翻案“之作。该书以李逸复国为主线,直写到李逸身死结束,中间穿插了李逸与武玄霜、上官婉儿、公孙壁的感情纠葛。此书中的李逸与金著《天龙八部》中的慕容复颇有类似之处:两个人都是为了复国而在江湖上奔走,最后的结局都很凄凉(一个身死,一个发疯)。
 

  但此书最重要的是,梁羽生表明自己的历史观,陈墨提及此书时说:“最新的历史观,也许是《女帝奇英传》对武则天的全盘肯定。要说,这又会引起史学界的争议。提及此书,是想证明梁羽生对中国历史确实花了一番真功夫,而且有自己的独到之见。你同不同意他的观点是另外一回事。无论你同意与否,都应该尊重他的观点,因为那不是随便张口,而是成一家之言的。”
 

  陈墨的说法,我十分认同。我觉得在这部书中,充分体现了梁羽生“历史小说武侠化,武侠小说历史化”的特色。

  《还剑奇情录》──悲情人生
 

  在《金庸梁羽生合论》中,梁羽生自认《还剑奇情录》是他的作品中结构最好的,并与金庸的《雪山飞狐》相提并论(具体可看《金庸梁羽生合论》)。

  《飞凤潜龙》──尔虞我诈
 

  其实我觉得,《飞凤潜龙》的结构比《还剑奇情录》还要好,最起码不在其之下。此书讲述的蒙古、南宋、金三方间谍斗智的故事,虽然在武侠小说中不是绝无仅有,但也不是很常见。而且篇幅不长,结构紧凑,绝无拖泥带水,与金庸的《雪山飞狐》相较,可以说是各擅胜场,是武侠小说中不可多得佳作。

  《冰魄寒光剑》──异国风光
 

  《冰魄寒光剑》的篇幅同样不算长,基本与《飞凤潜龙》、《还剑奇情录》相当。本书的独特之处是,梁羽生让读者领略了一回真正的异域风光──尼泊尔。
 

  在其他武侠作家的作品中,虽然偶尔也会见到描述外国的故事情节,但基本上都是“虚写”,而像《冰魄寒光剑》这样直接写发生在外国的故事是很少见的(印象中似乎只有金庸的《鹿鼎记》写过)。但梁羽生却早《鹿鼎记》多年在《冰魄寒光剑》中描写了桂华生与尼泊尔华玉公主交往,并亲历尼泊尔宫廷政变的故事。按其故事本身来看,并不出奇,若是放在中原内地便是一个俗套的故事了,但是梁羽生用他那生花妙笔带领我们游走于异国他乡,大大的开阔了读者的眼界,令人耳目一新。

  之所以写此文,主要是受到《挑灯看剑话金庸》的“刺激”,同时也想表达一下自己这么多年来看梁著的感受。我总觉得,梁羽生的作品中,如果剔除掉那些“续貂之作”的话,梁著的整体水平会有一个极大的提高。就好像《大唐游侠传》之后,不写《龙凤宝钗缘》和《慧剑心魔》的话,反而会更加完美。
 

  应该说我是个武侠小说迷,但并不局限于某一个人的作品,凡是好的作品我都喜欢。就算是金庸,他的《鸳鸯刀》写的很平常,我就不是很喜欢。
 

  这篇不成样子的文章,断断续续写了几天,才力所限写的不好,而且过于简略了些,等哪天我文笔好了再重新写过。

 

                             二零零八年六月二十五日

 

 

精品回复
 

  私家侦探:
 

  有部分观点不甚赞同,楼主对于《风雷震九州》、《塞外奇侠传》、《侠骨丹心》和《七剑下天山》的评价似乎过高。但整体文章还是不错的。另外,我觉得梁羽生的有些作品,虽然情节上没有什么翻新的花样,但也可以自成一种风格,例如《鸣镝风云录》,整体的结构可能稍差,但基本上每个小故事都还不错。还有一个问题,楼主是否过于忽视梁羽生的中晚期作品,例如《广陵剑》、《游剑江湖》以及《武当一剑》,这三部小说的知名度虽然不高,然而若论水平的话,却至少不会低于《江湖三女侠》、《飞凤潜龙》等。

  雷霆千里:
 

  我并不是忽略了梁羽生中晚期的作品,我只是觉得他中晚期的作品确实没有超过他早期作品的水平,用陈墨的话讲是“原地踏步”。另外你提到的《鸣镝风云录》,我感觉结构太松散了。如果说金庸长篇写的好,我觉得梁羽生写的长篇就不是很好,也包括这部书的前传《狂侠·天骄·魔女》。
 

  以上只是我的个人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