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ngzi 发表于 2024-4-10 08:03

【百年】对《女帝奇英传》大胆猜测:梁羽生是春秋笔法明褒实贬武则天

本帖最后由 gongzi 于 2024-4-11 06:11 编辑

《女帝奇英传》是梁老质量最高的作品之一,但是对于武则天本人的塑造,明显受时代影响工作需要而吹捧。经常被人说吹也吹不到点,甚至影响了书的质量。但是如果仔细看,梁老对于武则天其实春秋笔法甚多,真正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武则天,作为一个君主来说,是亮点有限,黑点大部分都偷偷呈现了,再用一些苍白甚至在书中都明显看得出不合理的说辞来搪塞。
他的本意到底如何难以得知,但这至少是一个可以进行的猜测。
残杀清洗

首先,武则天滥杀皇族这一点,梁老是完整呈现的,不仅李逸又说,旁白也提到了武则天酷烈的手段。尽管来俊臣等人没有被提及,但是这一点也洗不掉。
李逸点点头道:“我就是在那一事件之后,逃出宫的。幸而我及早见机,要不然焉有命在?呀,你也许还不知道,就在这七年之中,那女魔王接连杀了三十六家王亲国戚,皇帝宗室被杀的更多,连她自己的儿子也不能幸免,或被贬谪,或被毒杀,思之令人寒心!”
不久武则天开始揽权,贬削王公贵族。
武则天何等精明,不动声色的暗中布置,布好了天罗地网,突然抢先动手,将最重要的两个人物——国舅长孙无忌和西台侍郎上官仪杀了。接着连杀了三十六家公卿贵族。尉迟炯武艺高强,又见机得早,幸而逃出京城。这样一来,反对武则天的人物,在这一役中几乎被一网打尽。

而大皇子李弘之死,他人说毒死,误服毒药仅仅是武则天自己和太监的说辞。
武则天微微笑道:“凡人皆有一死,做了皇帝就能免死么?何必讳言。你是知道的,我有四个儿子,大儿子李弘误服婆罗门毒药,早已身死;
太监道:“十多年前有一个乌荼国的婆罗门给先帝配了不死药,天后劝阻先帝,说是千万不可轻信婆罗门的邪说,世间哪有不死之药?先帝因此并不服食,但却把它藏在合璧宫里。不料你的哥哥却把它偷去了,你的哥哥也像你一样,身子很虚弱,吃了婆罗门的所谓不死药,当晚就七窍流血,死在合璧宫里

如果要洗白,用史家认为的病死显然更能洗清嫌疑。李弘又不是傻子,而且武则天如此厉害,怎么能轻易让李弘拿走危险的药。事后居然也没有追究。
李贤被废所谓历练,也仅仅是武则天的说辞而已。
二子李贤,现在又被刺杀,他是死读书的书呆子,纵然不死也不能传以大位;
还有婉儿的祖父父亲,武则天的解释就更可笑了
他要挟先帝,要把我废掉,连诏书也由他拟好了,那诏书的底稿,将来我可以给你看。他教唆我的儿子反对我,甚至在东宫埋伏甲兵想暗杀我。

上官仪都能要挟李治了,真这样武则天大可以以此为罪名诛杀上官氏,名正言顺。
当然,这些都只是ZZ手段,评价皇帝还是看具体治理。
养大老虎,纵容叛臣具体朝堂是个什么样呢?也远远不是表面看来这么好。
自己太子这么废了,而武三思,武承嗣这2个勾结突厥,祸国殃民,都能拉起一帮人支持。武则天在其中也是不断给与力量帮助其做大,作为皇帝,培养出一个能勾结外敌的组织,无论如何称不上贤明。
  原来自武则天称帝之后,改唐为周,关于帝位继承的问题,一直就在朝廷上争论得很激烈。本来按照“一家天下”的观念,既然是姓武的做了皇帝,就该姓武的子孙继位。可是一班有力的大臣,却主张武则天传子不传侄。武承嗣一心想做皇帝,另外也勾结了一班大臣拥护他。在武则天称帝的第二年,武承嗣便运动了一班人,以凤阁舍人张岑福为首,几百人签名上表,请武则天明令以武承嗣继承帝位,当时的宰相岑长倩极力反对,事卒未成。武则天为了缓和两派的争执,一方面以自己的第四个儿子李旦改姓武氏,封为“嗣皇”,一方面立其侄儿武承嗣为魏王、武三思为梁王,其他诸侄皆为郡王,姓武的势力大大压倒了姓李的。武则天本来要封武玄霜做郡主的,武玄霜不愿受封,但却因此更得武则天的信任。

武则天甚至还很中意暗中谋划这样阴谋的二人,更昏君本色尽显。
只听得武则天往下续道:“我的侄儿武三思虽然也不是什么有才能的人,但好像比我这几个宝贝儿子稍为好些,我将他立为皇嗣,你看怎样?”

虽然武承嗣勾结突厥并非来自武则天授意,但是即便被揭穿后,也只是罚酒三杯,甚至本人都没有处死。和之前残杀李唐宗室和王公形成了鲜明对比。
武则天自己的说辞是:
我老了,魄力远不及年少之时,而且又在和突厥大战过后,国力消耗过甚,我不想再惹起任何乱事了,不论规模大小,我都要避免。所以我只褫夺承嗣的各种职权,让他没有力量造反,我的苦心,你明白吗?

然而武承嗣是否因此就没有能量了?要没有,武则天自己当初杀那么多人干啥?比如上官仪一家一堆问号。
他们都是出头弹劾武承嗣的人,见武承嗣虽被削去职权,却仍然稳坐王府,他们自是更为忧虑,生怕武则天一旦死去,二武争权,国事便要弄到不可收拾,因此只有趁这时机发动兵变,用快刀斩乱麻的办法,请武则天退位,迎太子回朝,恢复李唐正统

连武则天自己信任的大臣们都不相信这点。武则天一个如此狠辣,一路杀出来的帝王,会不懂这个道理?不还是为了武家的力量和不能否定自己。宁可给身后朝堂埋一个大雷。
太平公主也是滥用职权,处罚都没有。
  武则天喘了口气,续道:“还有人密告你鬻官卖爵,任用私人,窦怀贞、萧至忠等人都是凭藉你的势力得官的。”

开头武则天最大吹点之一可就是杀贪官啊
那老人又道:“说到乱杀人嘛,听说她杀的都是王孙贵族,或者做大官的人。别处地方我不知道,在咱们这个县子里,几年来倒没有听说杀冤枉过一个老百姓。倒是三年前有一个贪官叫做曾剥皮的被她杀了。”

然而太平公主这样的行为却没有任何处理,武承嗣、武三思更是营私多年,对百姓绝不可能秋毫无犯。足以证明武则天这套无非就是打打苍蝇或者消灭敌人,自己这边的老虎继续养着。
梁老若真的要洗白武后,大可以写武则天要杀他们,但是其他人背锅。然而就是这么利落的展现出了武则天纵容奸佞。也就上官婉儿这样的傻迷妹会被忽悠了,监督,真的让人发笑。
纵容男宠

当然,有一个解释就是这么处理武承嗣,是为了掩盖男宠的事。然而男宠里名声最臭的二张都写出来了。
武则天最被诟病的男宠问题,梁老也看似洗了一下
武则天道:“我见他们二人懂得音乐,的确是把他当作嬖臣看待,留在宫中解闷的。我是一个老太婆了,本来以为不会有什么闲话的。唔,但他们说得也对,二张并不是正派的人,要防备他们恃着我的宠爱而卖弄权势

男宠本身不是问题,管你是交流音乐还是交流身体,都是私生活。然而给人权势祸乱天下就是不对了。
哪怕武则天也承认,二张人品能力都是垃圾。
而他们地位到底如何呢?我们看结尾神龙之变时太平的一句重要说词:
我已经叫张易之兄弟调动宫中的宿卫军士了。

二张能调动宫中卫士,绝对不是一般人能获得的职权。
太平公主能让这两人指挥宿卫,就说明此二人绝非什么沟通下音乐的弄臣。
特别后面一点我们看到,太平是有能力指挥比御林军更亲近的神武营卫士的。
这两个人正是李逸以前在神武营时候的同僚,一个叫崔仲元,是剑术名家谢补之的弟子,未入神武营以前,在北五省就大大有名,另一个名叫周大年,也是个内家高手。

照理说是不用去联系二张这种废物的。这说明并不是简单的她指挥二张,而是二张深受武则天宠信执掌宫内,连她也不能完全越过。
卫士们也将其称呼为:
两位张大人也都给叛军杀了!

武则天这里看似不赞同,听到二张被杀也是显露了下啊
武则天愠道:“二张有罪,也应该让大理丞去依法审问才是,怎么可以擅杀呢?另外还杀了什么人没有?”

因而狄仁杰和神龙之变那几位才会拿他们来说,证明武则天对于男宠的纵容,非但不是她说那么简单,反而和历史上接近。
滥用民力

还有人民生活,这也是武则天吹点。然而除了武家乱事。武则天大耗民力修建天枢,梁老非但没有回避,也提到了。
对其辩白的,也只是武则天自己的话,而且更加苍白无力。
武则天悚然而惊,说道:“用了这么多铜铁,办事的人竟然没有告诉我!这是去年我在病中,他们替我‘祈福’,而建造的,当时我想这也无可无不可,一时考虑未周,便答应了,想不到他们得了我的旨意,便大兴土木,耗费民力,唉,刚才我还责备我的女儿修驸马府呢,岂知我的错比她还大!真是令我痛心!还有一件是什么?”
这么大的工程,需要动用这么大人力物力,皇帝居然全程不知道?就是一个装糊涂甩锅。婉儿实在太傻了。还是武玄霜聪明点,看透了就那回事,跑路了。
所以仔细分析下,《女帝》的武则天是一个:
残杀反对者,违抗先帝旨意让武承嗣、太平公主等做大作威作福,甚至勾结外族。只拍苍蝇,不打自家老虎纵容男宠祸乱朝纲治国有一定亮点,但也滥用民力修建天枢对于继承人处理烂到极致
总体而言还不如司马炎的君主,和现实中一些较为负面也不全面否定的的武则天评价差别并不大。
李逸的话,估计也是梁老的真实看法:
“她用了许多我佩服的人,也杀了许多我佩服的人。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说才好,她的千秋功罪,还是留待后世的史家去评论吧。”

这个手法其实很妙,只是表面过多言不由衷的尬吹,多少还是影响了书的质量,特别是婉儿的呈现,不得不说可惜。
而武则天应该如何塑造呢?艺术作品中,艺术形象显然是第一位的,符合历史是其次的。哪怕三国演义中,对于曹魏和东吴也略去了不少劣迹,比如曹操的大肆屠城和孙权的二宫之争都扯的不多。不少影视作品的武则天就是可以自圆其说的。
只是女帝这本书的源头-当时对于武则天的美化并不是为了艺术或者满足女观众,而是ZZ宣传。就像历史上因为武则天是女人而遭到非议一样。这不仅扭曲了武则天的历史形象,也扭曲人物特别作为一个人的属性,同期不少类似作品现在看来也显得颇为古怪别扭。梁老在这个基础要求下,自然是束手束脚,真要刻画出一个书中让人信服,也不出戏的武则天并不简单。
特别书中写的是后期的武则天,是作为皇帝而不是挑战者。前期能用的“反派”比如王皇后萧淑妃长孙无忌都用完了,自己更是滥用男宠被赶下台。而且不少历史大事件包括神龙之变都被写入,又不好写黑李唐的情况下,就更难更别扭了。哪怕不少以武则天为女主角的作品,这个阶段武则天也很难描绘出多少光彩,甚至呈现反派形象。因而实际呈现的作品中的扭曲感是难以避免的,真的全面美化武则天,只会让作品变得像同期很多围绕历史人物的作品一样更难以下咽。这样的春秋笔法未必是最好的处理方式,但在当时,也是一个不差的选择,不管对于作品还是呈现作者自己的看法。

gongzi 发表于 2024-4-11 06:11

结尾稍微加了一段。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百年】对《女帝奇英传》大胆猜测:梁羽生是春秋笔法明褒实贬武则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