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473605 发表于 2024-4-7 22:13

幻剑灵旗,海峡文艺出版社85代序

新派武侠小说的开山祖(代序)
多年前,我到广州一个堂兄家里坐,见桌上放着二十多本书,说是从加拿大寄来的。我心里有点疑惑:什么稀世之珍,要从万里以外的大洋彼岸寄来?我好奇地翻开看看,啊——全是梁羽生的武侠小说!
梁羽生何许人也,他的书竟能使人当宝贝,从西半球的异邦寄回家乡馈赠亲友?当时这位作家的名字就象外星人那样神秘、陌生。纵然生活中会有很多巧合、奇遇,但是那时我也不敢想象和这位天壤相隔的骚人雅士会有一面之缘。
过了一些年月,广东等几家出版社出版了梁羽生的几部著作,不少报刊杂志也转载了梁羽生的作品,一些大报也对梁羽生的创作情况作了报道。这位香港作家在国内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了,一时成了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新闻人物”。
今年初我在香港呆了几个月,使我得到一个谋面的机会。古人云:“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我虽未到如此程度,但也很想一识梁羽生。一天下午,我便按照友人提供的地址欣然前往。我从中环乘巴士,在港岛绕了半个圈,来到扯旗山背面薄扶林道的置富花园。这位“造就”出无数武林豪侠的异人,其“洞府”就在此地。这里环境优美,枕山面海,花木扶疏,一座座高耸的大厦盘立其间。大厦上面密密麻麻地排列着一行行、一行行的窗格,远远看去

165473605 发表于 2024-4-7 22:18

165473605 发表于 2024-4-7 22:24

好象一叠叠、一叠叠的稿纸,仿佛这位高产作家几十年来写了近二千万字的书稿尽堆在这里。
在见面之前我揣摩着:这位大名鼎鼎的武侠小说作家,会是怎么样的人呢?也许是他的作品对我的影响,使我很自然地认为,他是一位气宇轩昂、抖擞雄威、精通刀枪拳棍的大汉。可是见面一看,并非如此,原来是笑容可拥、文质彬彬的一介书生。他个子中等,肌肉丰脾,面色红润,神态慈和,按虚龄计刚登“耳顺”之年,而须发未雪,未见“老之将至”。他热情好客,对我这个素味平生的人也一见如故,妮妮而谈。他告诉我,他正在修改旧作,准备重版,由于时间紧迫,连亚洲电视台来采访录像也谢绝了。他还谈了最近到北京开文代会的见闻和他的作品,以及海外的一些文学情况。此次见面之后,我翻阅参考了一些香港和海外出版的关于梁羽生其人其书的报刊,这才使我对他有个比较全面的了解,现在这里简略介绍一下。
“梁羽生”是他发表作品时用的笔名,真实姓名叫陈文统,广西蒙山人氏,生于世代书香之家,从小好弄文墨,爱填词作诗。他之所以有今日的古典文学根底,受“文必四六”的外祖父影响是一个重要因素。十八岁时,日寇横行,家乡沦陷,他来到桂东一处地方避难。一天,他面对青山绿水,思绪万千,旋填《水龙吟》一首:
“天边缥缈奇峰,曾是我旧时家处。拂袖去来,软尘初踏,蒙城西往。短锄栽花,长诗佐酒,几回凝伫。惯裂笛吹云,高歌散雾。振衣上,千岩树。
莫学新声后主,恐词仙,笑侬何苦!摘斗移星,惊沙落月,辟开云路,蓬岛旧游,员峤新境,从头飞渡。且笔泻西江,文翻北海,唤神龙舞。”

165473605 发表于 2024-4-7 22:25

165473605 发表于 2024-4-7 22:27

这首词豪气纵横,表达了他一生的心志。
那时一些学者避难到蒙山县城,他们当中,有今日在香港的简又文教授和饶宗颐教授。梁羽生的词受到这两位学者的赞赏,后来便拜他们为师。简教授教他学历史,饶教授教他学诗词,使他终身受益不浅,对他后来的创作也颇有影响。
抗战胜利后,梁羽生就读于广州岭南大学,获经济学士衔,后来到香港一家报馆当副刊编辑。他平素不谱武术,只学过两下太极拳,而且早已忘得一干二净了。那么,他是怎样写起武侠小说来的呢?说起来还有一段奇妙的故事:一九五四年,港澳武坛有两个派别,一个叫太极派,个叫白鹤派。太极派的掌门人吴公仪和白鹤派的掌门人陈克夫互不服气,在报纸上公开对骂,愈演愈烈,最后双方决定在澳门新花园打擂台一决雌雄。这场比武不到三分钟就结束了。太极派的老掌门吴公仪虽然年纪比较大,可是功力不浅,一拳就把白鹤派的陈克夫打得鼻血直流;裁判赶快叫停,决斗就此结束。香港各报在这次比武前后都大事渲染,一时轰动遐途。《新晚报》总编辑见此情景,突然灵机一动,想乘比武未了之余波发表武侠小说来增加报纸的销路。可是那时人们都认为武侠小说不登大雅之堂,各大报是不登这类作品的;写这种小说的人也如凤毛麟角,所以一时不知找谁来写才好。总编忽然想到,梁羽生素以多才多艺著称,便向他求助。梁羽生是搞正统文史的,对武侠小说不感兴趣,没有承诺。可总编不管三七二十一,在报纸上登了预告,说明天有精彩武侠小说见报。这一招真绝!梁羽生被逼就范,连夜赶写,次日便以《龙虎斗京华》的标题刊出,逐段连载,读者反应甚佳。这部作品有武有文,情节曲折,人

165473605 发表于 2024-4-7 22:28

165473605 发表于 2024-4-8 09:50

本帖最后由 165473605 于 2024-4-8 09:53 编辑

物刻划细腻,环境描写逼真,在武侠小说世界里显出了崭新的风貌,与当时一般武侠小说作者那种马虎态度和粗糙笔调迵然不同,因而获得各方面的好评。他原来打算写完这部就辍笔,可是由于读者反应强烈,报馆不肯放人。就这样,他一直“涉足武林”,“闯荡江湖”,尔来三十有一年矣。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他一共写了三十五部长篇,以平均每部五十万字计,合起来就是一千七百五十万字了。
自从梁羽生开创新派武侠小说的先河之后,港澳等地的武侠小说一时如山洪爆发,各大小报刊争相登载,琳琅满目。梁羽生因有开山劈石之功,被人们尊为新派武侠小说之鼻祖。
梁羽生的作品不但风靡港澳,在海外也有很大影响,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美洲等地的中文报刊都有转载和评论,译成各种外文的也不少。据一九八四年十二月十八日新加坡《南洋·星洲联合早报》报道,梁羽生著作已译成印尼文的就有十七部之多。有人寄过几份束埔寨文版给他,他.说:“可惜无一字认得。要不是认出插图是《散花女侠》第九回,真是相亲相望不相识了。”
一九八四年九月,梁羽生的武侠小说参加了在新加坡举办的国际书展,他也随香港出版界代表团到了新加坡,并应《南洋·星洲联合早报》、新加坡文艺研究会、国际书店和著名学术团体新社、南洋学会的特别邀请,作了两次专题演讲,反应强烈。听众中有很多是教授、讲师、作家和专业人士。事后新加坡广播电台又将他的讲话录音播放,影响甚大。有的外国大学还设专门的组织,系统地研究他的作品。梁羽生的武侠小说在国内外都大受欢迎,它的主要特色是什么呢?读过他的作品的人大都有这样的看法:

165473605 发表于 2024-4-8 09:56

一、它兼有历史小说之长。《萍踪侠影录》就是最有代表性的一部。此书以明代土木堡之变为背景,写忠臣于谦对蒙古抗战的事迹,与历史记载相符。《女帝奇英传》主要写唐朝武则天的故事,《七剑下天山》主要写清代第一词人纳兰容若,这些都可以找到历史的根据。因此他的小说不但可以使人得到艺术享受,而且还可以增长不少历史知识。有人说他的作品是“历史小说武侠化”、“武侠小说历史化”。
二、擅长刻划文采风流的名士型侠客。梁羽生作品中的豪侠,大多是才子、名士,学识渊博。例如《萍踪侠影录》中的张丹枫、《七剑下天山》中的纳兰容若、《大唐游侠传》中的李白、《幻剑灵旗》中的楚天舒等。由于作者精熟诗词歌赋,因此他作品中的人物也常会张口吟诗,挥毫作赋。《白发魔女传》中的玉罗刹,《云海玉弓缘》中的金世遗,二人虽不会吟诗作赋,但就其气质、感情来说,还是属于名士型的。这也许是“文如其人”的缘故吧。有位香港评论家说:写名士型侠客,没有哪位作家能够胜过梁羽生。
当然其他类型的侠客他也写过,例如《云海玉弓缘》中的江南、《大唐游侠传》中的史逸如、《幻剑灵旗》中的上官飞凤等,但是不多,而且没有那么成功。
三、传统风格,泥土气息。梁羽生自小受古典文学熏陶,博览大量诗词、小说、古文、史籍,受影响颇深。所以他的小说从内容到形式,处处都可看出中国传统小说的痕迹。例如,他喜欢用字句对仗的回目,小说开头照例有题诗题词,经常寓诗词歌赋于刀光剑影之中。写作手法也比较朴实,一个故事告一段落再接另一个故事,大体上是传统小说的写法,虽有创新,仍不脱其泥土气息。当然梁羽生也有受欧美文化影响之处。例如,《七剑下天山》模拟英国伏尼契

165473605 发表于 2024-4-8 09:58

165473605 发表于 2024-4-8 10:03

的《牛虻》,以牛虻为原型写了凌未风;在金世遗身上可以看到约翰·克利斯多夫的影子;在厉胜男的身上可以看到卡门的影子;玉罗刹大闹武当山,敢与武当五老冲突,这与安娜.卡列尼娜敢于与上流社会公开对抗,在精神上也很接近。这显然是受了欧洲十九世纪要求个性解放的文艺思潮的影响。此外在心理描写方面也或多或少地运用了欧美小说的手法。
四、丰富多采的爱情描写。在这方面梁羽生作品的艺术水平和思想高度超过了以前的武侠小说。由于梁羽生早年主持过报纸信箱,信箱的信件大多是请教爱情问题的,因此他非常了解各种各样青年男女的心理,这样写起来自然别开生面,缠绵感人。例如《白发魔女传》中的玉罗刹与卓一航,一个刚强,一个柔懦,彼此都专心一意爱着对方,但在经过种种磨难之后终于悄然分手。一般小说中的爱情悲剧,或是由于一方死去,或是由于罪恶势力阻挠,或是由于第三者插手,而玉罗刹与卓一航的分手却不是这样。香港已故老词人刘伯端看完此书后写了一阙《踏莎行》赠作者,其中三句道:“郎意难坚,侬情自热,红颜未老头先雪。”这便是悲剧的症结,由性格矛盾所造成。这就不落俗套而且更有深度了。有人把梁羽生的武侠小说分为三个时期:《白发魔女传》以前是初期,《白发魔女传》到《冰川天女传》是中期,以后是后期。初期的作品受白羽等人的武侠小说影响较深,比较写实,不大注重情节。从《白发魔女传》开始,作者运用了浪漫主义的手法,情节比较丰富。继《冰川天女传》之后,出现了什么冰魄神弹、修罗阴煞功等等,已经沾上神怪的气味了。
梁羽生是个高产作家,平均每年写一部以上的长篇,有

165473605 发表于 2024-4-8 10:06

时因为“市场需要”而同时写三部,此外他还要花更多的时间去收集和阅读诸如历史、地理、宗教等参考资料。由于时间逼促,作品水平难免有参差不齐和疏漏不妥之处,这点不多谈了。
关于武侠小说,梁羽生在新加坡演讲时谈得非常精辟。他说:“顾名思义,标明是写武侠小说,有武有侠。我认为,武是一种手段,侠是一个目的,通过武力的手段去达到侠义的目的。所以,侠是最重要的,武是次要的……那么,什么叫做侠,这有很多不同的见解。我的看法是,侠就是正义的行为。什么叫做正义行为呢?也有很多很多的看法,我认为对大多数人有利的就是正义的行为。”
梁羽生的武侠小说就是按照这个指导思想去写的,所以读后使人激越,向上,憎恨邪恶,热爱正义。
梁羽生现在准备封笔,今后“敛迹江湖”,转向历史小说创作,第一部可能是写太平天国的革命斗争。让我们以股切的心情,等待梁羽生的新作问世,并预祝他登上新的高峰。
   杨绿白
   一九八五年五月九日

165473605 发表于 2024-4-8 10:24


新派武侠小说的开山祖(代序)
   多年前,我到广州一个堂兄家里坐,见桌上放着二十多本书,说是从加拿大寄来的。我心里有点疑惑:什么稀世之珍,要从万里以外的大洋彼岸寄来?我好奇地翻开看看,啊——全是梁羽生的武侠小说!
   梁羽生何许人也,他的书竟能使人当宝贝,从西半球的异邦寄回家乡馈赠亲友?当时这位作家的名字就象外星人那样神秘、陌生。纵然生活中会有很多巧合、奇遇,但是那时我也不敢想象和这位天壤相隔的骚人雅士会有一面之缘。
   过了一些年月,广东等几家出版社出版了梁羽生的几部著作,不少报刊杂志也转载了梁羽生的作品,一些大报也对梁羽生的创作情况作了报道。这位香港作家在国内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了,一时成了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新闻人物”。
   今年初我在香港呆了几个月,使我得到一个谋面的机会。古人云:“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我虽未到如此程度,但也很想一识梁羽生。一天下午,我便按照友人提供的地址欣然前往。我从中环乘巴士,在港岛绕了半个圈,来到扯旗山背面薄扶林道的置富花园。这位“造就”出无数武林豪侠的异人,其“洞府”就在此地。这里环境优美,枕山面海,花木扶疏,一座座高耸的大厦盘立其间。大厦上面密密麻麻地排列着一行行、一行行的窗格,远远看去好象-叠叠、一叠叠的稿纸,仿佛这位高产作家几十年来写了近二千万字的书稿尽堆在这里。
   在见面之前我揣摩着:这位大名鼎鼎的武侠小说作家,会是怎么样的人呢?也许是他的作品对我的影响,使我很自然地认为,他是一位气宇轩昂、抖擞雄威、精通刀枪拳棍的大汉。可是见面一看,并非如此,原来是笑容可掬、文质彬彬的一介书生。他个子中等,肌肉丰腴,面色红润,神态慈和,按虚龄计刚登“耳顺”之年,而须发未雪,未见“老之将至”。他热情好客,对我这个素味平生的人也一见如故,娓娓而谈。他告诉我,他正在修改旧作,准备重版,由于时间紧迫,连亚洲电视台来采访录像也谢绝了。他还谈了最近到北京开文代会的见闻和他的作品,以及海外的一些文学情况。此次见面之后,我翻阅参考了一些香港和海外出版的关于梁羽生其人其书的报刊,这才使我对他有个比较全面的了解,现在这里简略介绍一下。
   “梁羽生”是他发表作品时用的笔名,真实姓名叫陈文统,广西蒙山人氏,生于世代书香之家,从小好弄文墨,爱填词作诗。他之所以有今日的古典文学根底,受“文必四六”的外祖父影响是一个重要因素。十八岁时,日寇横行,家乡沦陷,他来到桂东一处地方避难。一天,他面对青山绿水,思绪万千,旋填《水龙吟》一首:
   “天边缥缈奇峰,曾是我旧时家处。拂袖去来,软尘初踏,蒙城西往。短钮栽花,长诗佐酒,几回凝伫。惯裂笛吹云,高歌散雾。振衣上,千岩树。莫学新声后主,恐词仙,笑侬何苦!摘斗移星,惊沙落月,辟开云路,蓬岛旧游,员峤新境,从头飞渡。且笔泻西江,文翻北海,唤神龙舞。”
   这首词豪气纵横,表达了他一生的心志。
   那时一些学者避难到蒙山县城,他们当中,有今日在香港的简又文教授和饶宗颐教授。梁羽生的词受到这两位学者的赞赏,后来便拜他们为师。简教授教他学历史,饶教授教他学诗词,使他终身受益不浅,对他后来的创作也颇有影响。
   抗战胜利后,梁羽生就读于广州岭南大学,获经济学士衔,后来到香港一家报馆当副刊编辑。他平素不谙武术,只学过两下太极拳,而且早已忘得一干二净了。那么,他是怎样写起武侠小说来的呢?说起来还有一段奇妙的故事:一九五四年,港澳武坛有两个派别,一个叫太极派,个叫白鹤派。太极派的掌门人吴公仪和白鹤派的掌门人陈克夫互不服气,在报纸上公开对骂,愈演愈烈,最后双方决定在澳门新花园打擂台一决雌雄。这场比武不到三分钟就结束了。太极派的老掌门吴公仪虽然年纪比较大,可是功力不浅,一拳就把白鹤派的陈克夫打得鼻血直流;裁判赶快叫停,决斗就此结束。香港各报在这次比武前后都大事渲染,一时轰动遐迩。《新晚报》总编辑见此情景,突然灵机一动,想乘比武未了之余波发表武侠小说来增加报纸的销路。可是那时人们都认为武侠小说不登大雅之堂,各大报是不登这类作品的;写这种小说的人也如凤毛麟角,所以一时不知找谁来写才好。总编忽然想到,梁羽生素以多才多艺著称,便向他求助。梁羽生是搞正统文史的,对武侠小说不感兴趣,没有承诺。可总编不管三七二十一,在报纸上登了预告,说明天有精彩武侠小说见报。这一招真绝!梁羽生被逼就范,连夜赶写,次日便以《龙虎斗京华》的标题刊出,逐段连载,读者反应甚佳。这部作品有武有文,情节曲折,人物刻划细腻,环境描写逼真,在武侠小说世界里显出了崭新的风貌,与当时一般武侠小说作者那种马虎态度和粗糙笔调迵然不同,因而获得各方面的好评。他原来打算写完这部就辍笔,可是由于读者反应强烈,报馆不肯放人。就这样,他一直“涉足武林”,“闯荡江湖”,尔来三十有一年矣。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他一共写了三十五部长篇,以平均每部五十万字计,合起来就是一千七百五十万字了。
   自从梁羽生开创新派武侠小说的先河之后,港澳等地的武侠小说一时如山洪爆发,各大小报刊争相登载,琳琅满目。梁羽生因有开山劈石之功,被人们尊为新派武侠小说之鼻祖。
   梁羽生的作品不但风靡港澳,在海外也有很大影响,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美洲等地的中文报刊都有转载和评论,译成各种外文的也不少。据一九八四年十二月十八日新加坡《南洋·星洲联合早报》报道,梁羽生著作已译成印尼文的就有十七部之多。有人寄过几份束埔寨文版给他,他说:“可惜无一字认得。要不是认出插图是《散花女侠》第九回,真是相亲相望不相识了。”
   一九八四年九月,梁羽生的武侠小说参加了在新加坡举办的国际书展,他也随香港出版界代表团到了新加坡,并应《南洋·星洲联合早报》、新加坡文艺研究会、国际书店和著名学术团体新社、南洋学会的特别邀请,作了两次专题演讲,反应强烈。听众中有很多是教授、讲师、作家和专业人士。事后新加坡广播电台又将他的讲话录音播放,影响甚大。有的外国大学还设专门的组织,系统地研究他的作品。梁羽生的武侠小说在国内外都大受欢迎,它的主要特色是什么呢?读过他的作品的人大都有这样的看法:
   一、它兼有历史小说之长。《萍踪侠影录》就是最有代表性的一部。此书以明代土木堡之变为背景,写忠臣于谦对蒙古抗战的事迹,与历史记载相符。《女帝奇英传》主要写唐朝武则天的故事,《七剑下天山》主要写清代第一词人纳兰容若,这些都可以找到历史的根据。因此他的小说不但可以使人得到艺术享受,而且还可以增长不少历史知识。有人说他的作品是“历史小说武侠化”、“武侠小说历史化”。
   二、擅长刻划文采风流的名士型侠客。梁羽生作品中的豪侠,大多是才子、名士,学识渊博。例如《萍踪侠影录》中的张丹枫、《七剑下天山》中的纳兰容若、《大唐游侠传》中的李白、《幻剑灵旗》中的楚天舒等。由于作者精熟诗词歌赋,因此他作品中的人物也常会张口吟诗,挥毫作赋。《白发魔女传》中的玉罗刹,《云海玉弓缘》中的金世遗,二人虽不会吟诗作赋,但就其气质、感情来说,还是属于名士型的。这也许是“文如其人”的缘故吧。有位香港评论家说:写名士型侠客,没有哪位作家能够胜过梁羽生。
   当然其他类型的侠客他也写过,例如《云海玉弓缘》中的江南、《大唐游侠传》中的史逸如、《幻剑灵旗》中的上官飞凤等,但是不多,而且没有那么成功。
   三、传统风格,泥土气息。梁羽生自小受古典文学熏陶,博览大量诗词、小说、古文、史籍,受影响颇深。所以他的小说从内容到形式,处处都可看出中国传统小说的痕迹。例如,他喜欢用字句对仗的回目,小说开头照例有题诗题词,经常寓诗词歌赋于刀光剑影之中。写作手法也比较朴实,一个故事告一段落再接另一个故事,大体上是传统小说的写法,虽有创新,仍不脱其泥土气息。当然梁羽生也有受欧美文化影响之处。例如,《七剑下天山》模拟英国伏尼契的《牛虻》,以牛虻为原型写了凌未风;在金世遗身上可以看到约翰·克利斯多夫的影子;在厉胜男的身上可以看到卡门的影子;玉罗刹大闹武当山,敢与武当五老冲突,这与安娜.卡列尼娜敢于与上流社会公开对抗,在精神上也很接近。这显然是受了欧洲十九世纪要求个性解放的文艺思潮的影响。此外在心理描写方面也或多或少地运用了欧美小说的手法。
   四、丰富多采的爱情描写。在这方面梁羽生作品的艺术水平和思想高度超过了以前的武侠小说。由于梁羽生早年主持过报纸信箱,信箱的信件大多是请教爱情问题的,因此他非常了解各种各样青年男女的心理,这样写起来自然别开生面,缠绵感人。例如《白发魔女传》中的玉罗刹与卓一航,一个刚强,一个柔懦,彼此都专心一意爱着对方,但在经过种种磨难之后终于悄然分手。一般小说中的爱情悲剧,或是由于一方死去,或是由于罪恶势力阻挠,或是由于第三者插手,而玉罗刹与卓一航的分手却不是这样。香港已故老词人刘伯端看完此书后写了一阙《踏莎行》赠作者,其中三句道:“郎意难坚,依情自热,红颜未老头先雪。”这便是悲剧的症结,由性格矛盾所造成。这就不落俗套而且更有深度了。有人把梁羽生的武侠小说分为三个时期:《白发魔女传》以前是初期,《白发魔女传》到《冰川天女传》是中期,以后是后期。初期的作品受白羽等人的武侠小说影响较深,比较写实,不大注重情节。从《白发魔女传》开始,作者运用了浪漫主义的手法,情节比较丰富。继《冰川天女传》之后,出现了什么冰魄神弹、修罗阴煞功等等,已经沾上神怪的气味了。
   梁羽生是个高产作家,平均每年写一部以上的长篇,有时因为“市场需要”而同时写三部,此外他还要花更多的时间去收集和阅读诸如历史、地理、宗教等参考资料。由于时间逼促,作品水平难免有参差不齐和疏漏不妥之处,这点不多谈了。
   关于武侠小说,梁羽生在新加坡演讲时谈得非常精辟。他说:“顾名思义,标明是写武侠小说,有武有侠。我认为,武是一种手段,侠是一个目的,通过武力的手段去达到侠义的目的。所以,侠是最重要的,武是次要的……那么,什么叫做侠,这有很多不同的见解。我的看法是,侠就是正义的行为。什么叫做正义行为呢?也有很多很多的看法,我认为对大多数人有利的就是正义的行为。”
梁羽生的武侠小说就是按照这个指导思想去写的,所以读后使人激越,向上,憎恨邪恶,热爱正义。
    梁羽生现在准备封笔,今后“敛迹江湖”,转向历史小说创作,第一部可能是写太平天国的革命斗争。让我们以股切的心情,等待梁羽生的新作问世,并预祝他登上新的高峰。
   
               杨绿白
               一九八五年五月九日

粗校了一遍扫描错识文字。

Loquat-Honey 发表于 2024-4-8 15:20




我自己见过的较早的梁著估计就是1985年广东旅游出版社上下册《七剑下天山》,开本较小,但纸张厚实,有插图。只是我借阅的是无书皮的很破旧的版本。
梁羽生在大陆的小说,肯定有很多盗版,我没有研究,不敢多说。
这是「亦凡书库」上的读者评论。

云翔        递交于2002-12-28   
  梁羽生先生的武侠作品迄今为止在中国大陆地区共发行了三个版本。现在就以《七剑下天山》为例,介绍给大家。
  《七剑下天山》(修订本) 广东旅游出版社出版 1985年2月第1版 1985年3月第2次印刷 书号10272.37 定价3.98元 (此版本为经典版,内附有:梁羽生作者小传及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的特别版权声明。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此版拥有全套原版精美人物场景的插图,共十三幅,很值得一看。而且印刷,纸张质量皆堪称一流。)有兴趣的网友不妨设法收藏一套。
  《七剑下天山》 广东旅游出版社.花城出版社共同出版 广州购书中心经销 广东中山新华印刷厂印刷 1996年3月第1版 1998年10月第2次印刷(此版只有一张杨云骢与飞红巾草原联合抗击清兵的插图。内文纸张厚度较薄,印刷质量较好,尚未发现错别字) 定价27.50元
  《七剑下天山》 广州旅游出版社.花城出版社共同出版 新华书店经销 广东肇庆新华印刷有限公司印刷 2001年7月第2版第1次印刷(此版插图全部取消。文字印刷得非常清楚,内文纸张质的好并印有防盗版水印“梁羽生”三字,但错别字比96版多) 定价27.50元 (补充:85版为上下两册,96,2001版为合一册)
  希望上述所写对各位网友有所帮助。同时也希望广东旅游出版社再次再版时把插图重新加上。印刷厂方面请加强校对印刷质量。因为我们读者“鱼和熊掌”都是想要的。(笑)



蜀山客 发表于 2024-4-11 09:46

进来看看序言!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幻剑灵旗,海峡文艺出版社85代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