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夜朝天中遁刀 发表于 2019-9-24 16:42

結客四方知己遍,何必定問有仇無

本帖最后由 郎夜朝天中遁刀 于 2019-9-24 16:49 编辑



結客四方知己遍,何必定問有仇無
  「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老子《道德經》是能追溯到「門戶」的最早出處。「粉絲」一詞源於英文「Fans」,乃相對於「偶像」(Idol)而言。讀者與作者之間這一層關係最早出現於何時?已不可考。  大抵粉絲最顯明重要的特點都有自覺維護偶像的相關名譽,深層次一些,甚至利益。  又因為其本身的自覺性,缺乏客觀公正的外在力量來約束。決定其言行舉措的漫溢無羈性,其勢也,恍恍乎一如水火。粉絲個人本身的修養就成為唯一控制這個度的關鍵。究其原因,根深源長,主要實由「門戶」生發而來。世界範疇而言,一國即是一個「門戶」,國與國之間利害衝突也鬧「門戶之見」,況於家山!國家範疇而言,家與家之間是為不同「門戶」,這個很好理解,也是門戶的本意。  門戶……門戶……  一切嫌隙的滋生處!  大比儒林,「門戶」之見更是屢見不鮮,且但見日增不見少。有淸一代,相逢先問有仇無的激烈表現無過「桐城文章」與「揚州風骨」。  流風所及,後世徑有直書入俠稗者。  是以說武俠小說——無疑應足可代言泰半虛幻——中「門戶」之設還是有其現實基礎。  再說投身武俠創作者,盛時作家,擬《詩》三百。作家與作家之間,不相往來的有沒有?此一情況是存在的,據林保淳教授《訪雪雁先生》一文,武俠作家雪雁卽曾坦言與別的武俠作家之間從無往來。相較而論,此類作家無疑是少數。  多數匯聚成潮流。  潮流是大多數作家之間或多或少的都有個聲氣相通。  這一點或多或少的聲氣相通,發生在作家之間,在所難免的就會出現像他們筆下的人物一樣,生發一些小到睚眥之怨,大到不共戴天的仇隙。不共戴天似嫌誇張其辭,恩怨也多卻也是不爭事實。  對於當下作爲讀者的我們,與鶴駕西去的碩果僅存的神龍見首不見尾的作者而言,好有一比:  「吾儕豈不一如作者筆下之主角。」  「主角如何?」  三條線說從頭——  一條線:  「以後妳要緊緊記著:若碰著張宗周一脈所傳的人,不論男女老幼,都要替我把他們殺掉,化骨揚灰!」。  再一條線:  「謝謝妳告訴我這個消息……」他喃喃道:「這樣我可以跟妳一起去了!」  他作了一個不十分顯眼的動作,等到二女忽然發覺到他的面色有異時,顯然他已完成了凌厲的剖腹動作,右手乍抬,玉龍劍霍地由腹內拔出,摔置一邊,「嗆啷啷!」一聲脆響,大片的紅血,由他小腹噴出來,真真稱得上怒血四濺!  三一條線:  「你們不懂,你們不懂什么叫國破家亡的蝕骨銘痛,你們沒嘗過忍辱偷生,流亡的生活。」  神尼抽咽地訴道,使得衆人不知如何是好?  「鹿兒,如果你親眼看見自己的皇室,自己的親人慘遭人寰,你絕不忍不負起復明大業的」  神尼越說越傷心,狸子爲她拭去淚水。  鹿兒像做錯事的小孩垂立者。  「我等了近百年,好不容易才等到今天。眼看你們就要成人了,沒想到……」  說到傷心處,神尼淚珠如注直傾。  鹿兒突然昂起頭來,大聲道:「神尼,如果真的反清復明,那勢必要掀起另一場血戰,戰事一定會使百姓遭殃,與其這樣,不如不要打仗,也不會傷害更多生靈的生命!」  三條線雖不能盡然代表所有,但亦基本代表一衆武俠作家筆下主人翁處理兩代恩怨的方式方法。筆者的門戶亮出了,讀者諸君,若還背負各自輕重不一的包袱。粉絲與偶像之間,會如何處理這門戶之見?  和解如雲蕾——喜字良結今世緣!  貫徹始終如尹劍平——情殘劍斷有誰憐?  放棄如朱瑾(鹿兒)——恩怨一例付雲煙,相逢何必說從前。
  二〇一九年九月二十四日酉,墨莊不敢樽前稱已醉,爲望月華滿江城
據葉洪生、林保淳二先生合著《台灣武俠小說史》的不完全統計:迨及全盛時期(1961-1970)投身武俠創作行列者多達三百餘人,可謂極一時之盛。
梁羽生《萍蹤俠影錄》。
蕭逸《甘十九妹》。
遼海漁夫《頑劍雙英》。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結客四方知己遍,何必定問有仇無